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的杂文创作在文体形式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创新态势,它表明了杂文创作主体在艺术上的成熟。这种创新态势突出地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二是开放自觉的文体意识;三是流派纷呈的语言风格;四是反映民间意识的网络杂文的勃兴。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杂文创作占据鲁迅全部创作的四分之三以上,杂文无疑是最适合鲁迅的文体,鲁迅对自己的杂文创作也是相当自信的。鲁迅的杂文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单是杂文集的取名就体现了一种罕见的意趣,更不消说杂文中散发着魅力的语言和意义旨归了。  相似文献   

3.
在哈尔滨解放区,萧军的创作主要表现为《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因文学与报刊的同存共生关系,散文成为这一时期萧军的文体选择,因同《生活报》的论争,萧军创作了大量论争杂文。这些杂文一方面体现了萧军对鲁迅杂文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也代表了萧军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是东北新启蒙的实践之作,同时也是研究东北"《文化报》事件"的重要文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正> “杂文”作为文章体裁是源远流长的。但杂文赖以独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却历来众说不一。笔者以为杂文的基本特征在于“扎”。一、说“扎”从现代文学史上看,“杂文”这一名称,正式通用于三十年代,二十年代称之为“杂感”。“杂文”名称的通用,标志着这一文体的成熟。这一文体是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与刀下”发展成熟的。把杂文的兴盛说成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把写作杂文骂为“堕落”行为的“围剿”者,也不得不承认这  相似文献   

5.
<正>文体即文章的体裁,主要指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所呈现出的具体样式或类别,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其区别其他文体的独特功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各式各样,不同体裁的作品,其结构、语言及表现手法都是不同的,教师在决定教学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文体的体裁形式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才能使课文的文学价值及语言魅力发挥到最大程度。  相似文献   

6.
印度移民作家奈保尔的生存境遇和文化归属的两重性背景,决定了他在表现殖民地人的边缘生活状态、表达自己作为移民独特的心灵感受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文学体裁形式的革新与实践,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文体风格"四不象"文体.他的作品大部分都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体,经常混杂着小说、纪实文学、传记、游记、散文、随笔、历史记录、杂论、政论等文体因素,很难说清楚哪种文体因素占主导,奈保尔自己有时也难以对自己的创作体裁详细区分,而把它们划分为小说与非小说两类.  相似文献   

7.
杂文浅谈     
杂文是“五四”后新创的文学样式,还是“古已有之”的文学体裁?对这个问题,有人说:“杂文……是适应‘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有人说:杂文是“古已有之”的,因为鲁迅早就在《且介亭杂文集·序言》中指出过。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文体的杂文,不是“五四”后才产生的新文体,而是古已有之的,问题只是古代没有杂文这个名称而已。不过,我们说的古已有之的杂文,与鲁迅当年解释过的“古已有之”的“杂文”的含义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语丝>的诞生,是现代杂文发展的一块里程碑.五四运动的退潮导致了杂文作家的明显减少,许多作家很少或不写杂文.<语丝>的创刊,情形大为改观,大批作家重归或加入杂文创作队伍,他们以深厚的学养,通过对现实和传统的深刻洞察,持现代意义上的自觉批判态度使杂文在斗争中逐步发展为具有文学性的独立文体,使杂文的思想和艺术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体裁形式作为文章内容的载体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形式能够起到准确形象地表达主题的作用,而在高考作文中,如果我们在体裁形式上别具一格,必然能让读者耳目一新,从而从众多同类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体裁的创新历来为名家所重视,鲁迅先生就以他格式的特别而被誉为“文体创新的先锋”。同样,新颖别  相似文献   

10.
聂绀弩的“奇才”、“鬼才”的天赋表现在杂文家的思维视角、批判性的内容以及层出不穷的文体创新等诸方面。在杂文内容上,他凸显向鲁迅“立人”思想学习和深化的过程;在杂文思维上,他擅长以逻辑推理的直接形式进行形象化说理;在杂文艺术形式上,他认为杂文可以自由出入自己的疆域,对相邻的姐妹艺术实行大胆地“拿来”,打破当时杂文创作现状的狭隘格局,这对促进现代杂文艺术形态的多样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古已有之”的杂文,经过鲁迅的继承创新,如今已成为文学的一大门类。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综合性报刊和文学报刊,随处可见它的踪迹,目前更有了专门性的杂文报刊问世。大学写作课中,杂文也是文体论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但和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相比较,杂文的语言艺术特征,似乎研究不够。笔者在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巴人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理论家,巴人在人格和为文上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他一生追随鲁迅并在鲁迅研究上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不仅严格捍卫鲁迅杂文的历史地位和倡导“鲁迅风”杂文,且在自己的创作中秉承鲁迅杂文文体多样性、对时事反应迅捷、寸铁封喉和言辞朴直庄谐的传统特质;同时继承和完善了鲁迅的乡土世界,其小说不仅力承批判暴露质素,并且提炼出两种新兴的劳动人民形象,并在创作中加强了乡土小说对绚丽环境描写的吸收和承用。  相似文献   

13.
《枕草子》开创了日本文学史上"草子"这一新的文学样式,其文体特征鲜明,体裁上属于随笔散文,可以将驳杂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融为一体;在使用假名作为创作符号时,表现出了个性化的色彩;体裁特色及作者个人的创作个性又赋予了作品自由、高雅的风格特征。作为平安文学的双璧之一,其独特的文体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文体的发展演变,杂文已逐渐渗透到各种文体当中。杂文与小小说本属两种不同的文体范畴,但许多杂文作者却喜欢采用小小说的形式和手法抒写杂文,使杂文小小说化的倾向不断加强,甚至出现杂文与小小说界限不清的现象,这虽然拓宽了杂文的表现手法,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削弱了杂文的社会作用,成为杂文萎缩化的一大标志。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辨体的基础上,以体裁的规范、语体的匹配、风格的追求这形成文体的三个层面为论述的内在逻辑顺序,通过对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的探讨界定小品文:小品文文体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体,它是在杂文、随笔等散文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灵动个性、智慧和精微特质的优美文体。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杂文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杂文在文体形式上的多、新、奇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杂文已彻底打破了一切文体的樊篱,形成了无所不包,无体不融的开放与创新的态势。但各种各样的理论专著和教科书中对杂文的归属和概念的确定见仁见智,非常混乱,甚至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分析归纳以往代表性杂文归属及概念界定,结合目前杂文的发展现状,定义杂文是一种以批判、刺世、针砭时弊为天职,汲取一切文学的和非文学的各种表现方式和文体形式来行使其职能的文体。  相似文献   

17.
撇开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观念,杂文可以定义为一种兼容现实功利性和文学审美性的独立文章样式,它既非单纯的文学文体,也非纯实用的应用文章。杂文的文学性可以通过杂文艺术形象的真实存在得以佐证,但并不因此就证明杂文是文学文体。杂文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突出特点有二,一日重“胆”,二日杂文创作的思维品质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18.
体裁形式作为文章内容的载体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形式能够起到准确形象地表达主题的作用 ,而在高考作文中 ,如果我们在体裁形式上别具一格 ,必然能让读者耳目一新 ,从而从众多同类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体裁的创新历来为名家所重视 ,鲁迅先生就以他格式的特别而被誉为“文体创新的先锋”。同样 ,新颖别致也是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这里我以“感动”为话题 ,再结合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吐故纳新法就是指学生在体裁的选择上 ,摒弃那些常用和惯用的 ,而采用那些少用 ,甚至不用的。学生在平时的作…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代初期,由邓拓的《燕山夜话》和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合作的《三家村札记》,掀起了建国后杂文创作的第二次高潮。邓拓等人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创作了大量富有现实意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文笔清新的杂文,三家村杂文独树一帜,不仅显示了杂文创作的实绩,而且充分证明了杂文这种文体顽强的生命力。邓拓从1961年3月至1962年9月在《北京晚报》上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邓拓、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杂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本文对新时期的杂文创作、出版情况作了概述,对杂文鼎盛的时代背景进行了阐释,认为杂文界的不同见解和读者对杂文的不同态度,构成了杂文处境的尴尬,并据此论证了新时期杂文的性质与功能。作者还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杂文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