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舆情、舆情信息的基本概念,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网络舆情表现特征的研究,并对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协调、交流、网络舆情管理保障、舆情信息汇集和反馈、舆情危机应急预警和处理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瑾 《报刊之友》2014,(4):24-25,34
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舆情的发展态势影响着社会舆情的整体走向。文章探讨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不同于普通地方高校的网络舆情危机特征,从制度、人员培养、硬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反应能力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多媒体网络舆情响应问题,梳理并提出以危机风险分型为基础的政府组织响应路径整合匹配、响应工作流程模型构建机理,以期为管理决策者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网络舆情危机精准响应效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危机动力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取出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分型的基础系数,并以多元结构网络舆情信息的多媒体传播路径为视角提取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分型叠加系数,再逐一提取各风险分型下网络舆情危机响应的工作要点。[结果/结论]根据主体结构要素、媒体效力要素、客体属性要素危机作用形态的排序组合,在其关系节点上建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等级基数。根据本体成分分化后对舆情危机的不同影响效果,建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加成系数。建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分型模型,将舆情危机风险解构为等级系数和加成系数。从而更为准确地描述舆情危机的表征,有利于判断舆情危机的未来发展态势,提高与既往舆情危机案例匹配的速度与精准度。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给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校园网络的稳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提升舆论危机公关的应对能力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应对及处置机制,塑造良好的高校网络舆情氛围。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重视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的管理,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和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含义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杨 《东南传播》2014,(9):52-54
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本文关注大连地区网络舆情的发展状态及危机处理表现。调查分析大连地区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结合"6.2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爆炸事件"的案例分析,提出大连地区网络舆情危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的内涵给出了动态的定义,并特别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机制做了探究,构建了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模型,为政府提高社会公共管理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入手,分析了高校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对当前高校网络新媒体特性及舆情特征进行了深入解析,归纳总结了高校网络新媒体舆情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校舆情监控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引导网络舆情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学校树立风清气正的校园风气,创建文明、和谐、稳定的校园网络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处理校园负面网络舆情反映的有关问题,可以更好地督促高校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本职工作、改进工作,能够帮助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从侧面了解敏感的青年学生群体的心理。因此,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与应对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张艳岩 《大观周刊》2011,(33):179-179,178
本文以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支持系统方法整合网络舆情信息,建立网络舆情信息仓库,对非结构化的模糊复杂的信息,运用数据挖掘中文本挖掘技术有效分析网络热点事件的舆情,及时发现重大突发事件,减少危机损失,提高政府管理和监控舆情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宏观视野 微观着手目前的网络舆情分析行业,主要分布在政府部门、媒体、企业和高校.其中政府部门所设立的舆情监测机构侧重于对民生民意的观察、相关措施的制定;媒体设立的舆情分析机构侧重对事件过程的关注,一方面为媒体提供新闻内容,一方面可考察媒体使用情况;企业的舆情分析机构往往从自身效益出发,多为危机事件预防;而高校的舆情分析实验室则一般是研究性机构,更注重反思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网络舆情的走向及其作用,做出客观性、规律性总结,并结合学理思考,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杨玉婷 《新闻世界》2014,(4):181-182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企业需要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考量在新媒体环境下该如何借采取更合时宜、更全面的危机公关方式来引导网络舆情、处理各类网络危机事件。本文借助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因网络微博而起的“西门子冰箱事件”的整个起因、过程结果等,来解读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从预警、处理到善后等各个方面的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网络舆情生态中,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需要特别关注的网络舆情类型,其研判和治理理应引起社会重视。目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管理主体模糊、权责有欠明晰、管理方式落后、观念认识保守等问题,可从理顺工作机制、优化网络环境、培养合格队伍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4.
闫姝静 《今传媒》2020,28(5):47-50
当下高校舆情危机频发,梳理既往案例,可发现高校舆情从无到有的发轫过程中潜藏着"联想-叠加-聚焦"的效应,此机制支配着高校舆情危机的走向,使诸多高校身陷舆情旋涡。在舆情应对中高校普遍存在"对话缺位""扬汤止沸"等问题,既未能找准着力点,亦失去了话语权。因此,由"硬宣传"走向"软对话"成为高校舆情应对的必由之路。"对话转向"首先需要疏浚对话思想的河流,为高校舆情应对的路径转向奠定哲学基础;同时对话语策略进行结构性调整,使高校在舆情应对中得以从容。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舆情频发的今天,政府在危机情景下的表现直接关乎网络舆情事件的走向和发展,甚至影响网络舆情事件的最终结果。本文以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危机情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途径与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得失,以期为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齐建 《传媒》2014,(6):68-70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科学分析高校网络舆情要素,深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规律,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高校网络舆情及其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及演化规律,提出了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环境、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和特点入手,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面临的复杂形势,从应用研究的层面探析增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有效性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赵晋 《新闻世界》2008,(12):97-98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络已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但目前网络舆情分析主要应用于宏观的社会政治管理方面,从企业角度出发利用网络舆情分析进行自身品牌营销和管理的微观商业应用很少。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出发,尝试探讨网络舆情在企业品牌危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和方法在品牌管理尤其危机管理各阶段可能的应用,以期对其起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及应对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是实现科学维稳、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当前,网络舆情对政府回应民情民意民智民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应对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特殊规律和剖析网络舆情的本质,探讨网络舆情危机的实质,进而求得解决之道,无论对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网络舆情软引导的系统研究,目前还处在初期阶段。本文给出了高校网络舆情软引导的概念,分析其主体与对象、引导渠道、噪音干扰等几大要素,并从实际应用中的某高校二级学院团总支微信平台出发,探讨高校网络舆情软引导的模型建构与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