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对当今的电影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精神分析学中的人格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入手,分析了美国导演托尼·凯耶执导的影片《超脱》,对电影中的主人公性格,女性角色设置和电影的救赎主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一、与世界接轨:80年代的中国电影批评理论 邹赞:您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译介国外电影理论,如《(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精神分析与电影:想象的表述》等,同时尝试以当代中国电影的实践去挑战西方理论,这些西方理论资源涉及符号学、叙事学、精神分析等,这期间您经历了一次“语言学转型”。您多次提到过当时开办的电影理论讲习班,一批大师级西方电影理论家到中国传经布道,您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段经历?  相似文献   

3.
张娜 《视听》2021,(1):103-104
导演李安在中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下,凭借出色的影像语言架起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在温情、凝练的镜头下构建出一组组身份各异、温和向善、多元文化包容的魅力女性形象.电影是直观反映人类生存境遇、伦理道德、社会规则的艺术形式.在精神分析学看来,电影是人类自身行为的"反射镜".采用精神分析学透视李安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能够为李安电影...  相似文献   

4.
李常叶 《东南传播》2012,(12):157-159
2009年上映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获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波曼·伊拉尼)、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并获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对于当代西方的解构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来说,拉康的这一理论成果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将用此"镜像理论"分析影片中三位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以及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5.
齐泽克运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征兆合成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希区柯克电影中征兆合成人的生成机制及其叙事策略,阐释了希区柯克电影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品位和深远的文化意义,认为希区柯克的电影是对拉康哲学的生动再现。同时,齐泽克通过对希区柯克电影的拉康主义研究,也深入阐述了拉康哲学思想与大众文化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影史经典的《卡里加里博士》,自诞生以来,其经典性多被集中在表现主义电影、恐怖电影两大主题之下讨论。然而《卡里加里博士》中所表现的潜意识、梦的概念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亦有许多映射与关联之处。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切入,解读《卡里加里博士》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并进一步分析《卡里加里博士》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导读】吴冠军教授的新作《爱、死亡与后人类:“后电影时代”重铸电影哲学》借由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后人类思潮,试图把握“电影之为电影”的本体论要素。这恰恰构成了在后电影时代重新捍卫电影之合法性/独特性的一条坚实的论证途径。引言新千年以降,“后电影状态”(state of post-cinema)似乎悄然“迫近”电影研究的学术场域之中。  相似文献   

8.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西方电影批评便已经从电影制作的附庸进入了电影的本体论研究,在此之后,电影批评脱离了早先尴尬的位置,转变成独立的意指过程,并进而发展出电影符号学、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等诸多脉络。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电影批评“语言学转型”的需要,纷繁的电影理论被译介到中国,并被运用到各种表意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9.
麦茨结合精神分析学与符号学,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移置”与“凝缩”概念按照拉康的理念“投射”到修辞学所言的“隐喻”“换喻”的对立结构上,从而论证隐喻之于电影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直接影响到了导演钟孟宏的多部创作。钟孟宏在作品中按意识逻辑比对物质世界中相关要素,创造符合物质现实的影像外形,寻求影像与物像的相似性。其新作《瀑布》将意指设置于类梦化编码、符号性隐喻以及视觉化表征三方面,建构起一部含混多义的台湾地区现实影像。  相似文献   

10.
吴月 《东南传播》2021,(5):58-60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第二电影符号学的重要基础.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转世》不再直接讲述哪吒的少年英雄事迹,而是将其重构为一个顽童的自我探寻、逆天改命的自我成长故事.哪吒这一角色的自我认同以及身份建构的过程契合了拉康的"镜像—主体理论",再探索电影中哪吒与敖丙的成长变化以及这两个角色的身份建构和认同,也许能让受众逐渐对自我的本质有更多的思考,重新进行自我的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的电影创造出新的物质性和体验感,相关电影理论研究却暴露出某种不足,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指出观众有意识、无意识活动过程及其重要性被严重低估。在以精神分析学为研究模式的电影第二符号学视域中,电影梦的机制逐渐被技术交互机制所替代,大银幕时代的偷窥性快感转向媒介交互下的介入性快感,导致电影本体梦喻失效、认同机制修改及观众意识始终在场。文章对电影创作意识、装置过程、观众心理等进行初步辨析和建构,试图在技术与哲学的重合视野中阐明电影本体的扩展性内涵,在多元异质化技术媒介背景下对经典电影理论有所增补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8,(8):4-9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先锋电影导演劳拉·穆尔维的学术思想进行剖析和评述。在对其两部代表作品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描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过去40年经历的结构性变化。本文认为劳拉·穆尔维对精神分析话语体系的准确使用、对流媒体技术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作为迷影者的身份的批判性反思,共同构成了她成熟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体系,这对于中国的媒介、传播及文化研究学者有显著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旭 《东南传播》2016,(5):32-36
本文主要是以华莱坞为语境,讨论纪实电影中对边缘化的异质群体中的"他者"的建构。首先对华莱坞、纪实电影和"他者"进行界定;然后选取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小武》两部电影作为分析对象或者文本;用表征的视角来讨论纪实电影中建构的"他者"的意义以及相应的知识/权力问题。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于,用批判的视角,从符号学和话语理论出发,将电影、纪实电影看做一个表征体系,讨论纪实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在华莱坞语境中是怎样建构关于"他者"的形象的。本文认为纪实电影作为一个表征体系,在建构"他者"时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即使电影对于"他者"形象的建构。一方面,符号学层面即诗学层面,主要运用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分析纪实电影中怎样使用纪实电影中的实景拍摄、非专业演员以及地方方言几个层面的文本和具体语境来表现符号权力。另一方面,从话语层面即政治学层面,主要运用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纪实电影在建构"他者"的意义时,这个意义包含了怎样的权力问题,并从电影制作者、影评人和观众几个层面的权力机构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精神分析学家纳塔莉·沙鸥女士以伦理学为中心、以研讨班为文本依据分三个方面对拉康精神分析伦理学展开讨论:与科学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包括宗教与性),精神分析的传递(通过结构语言学和现代"数学型"对精神分析理论再反思)。借用现在的时尚语言,沙鸥教授是要导引我们去追寻拉康思想的前世今生。对于我这样的精神分析的外行来说,可能在阅读中(特别是涉及一些专业技术问题时)  相似文献   

15.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二十世纪初最有名的电影导演之一,他一生坚持创作惊悚悬疑片,部部作品都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佳作。他是第一个把精神问题和心理问题搬上荧幕的导演,他认为社会最需要关注的便是精神心理问题、人的欲望问题,并成功地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分析希区柯克的三部经典影片《爱德华医生》《惊魂记》和《艳贼》,可知他是如何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三重人格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及“梦的解析”的。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众多理论、态度、倾向及流派的混合体。其中,精神分析学说为后现代语境下的图书馆学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和诠释其思想的方式。本文阐述了精神分析下的无意识后现代图书馆学和文本后现代图书馆学。后现代图书馆学的发展需要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张乐盈 《今传媒》2020,(4):111-113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电影理论的不断丰富,受众对于电影的认识从起初单纯将其视为"视觉艺术"转为兼具画面空间和听觉空间的"视听艺术"。声音不再是电影语言中的"附属品",或是"辅助性"元素,它影响着电影情节的叙事建构。本文以高口碑印度悬疑类电影《调音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音乐元素、音响元素、语言元素对电影情节的叙事建构。  相似文献   

18.
姜瑶 《采.写.编》2017,(2):157-157
本文采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来分析《乘风破浪》这部电影。用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和本我、自我到超我的两个理论来分析导演创作动机以及人物角色自我成长过程。主演通过穿越这种近于做梦的方式,回到了父亲的年轻时代,实现了自己与父亲的和解,也实现了本我到超我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9.
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电视剧批评可以从创作者、情节、受众三个方面切入.从创作者来说,传记式精神分析方法应受到重视;从电视剧内容来说,精神分析理论原则上几乎全部适用于电视剧的内容分析;从受众来说,尽管存在争议,但是在某些条件下精神分析理论仍然能够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20.
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的知识论前提主要包含以实证为基础的理性的经验主义思维、去阐释化的知识范围和纯粹的认知方式三个方面,这为我们反思现代电影理论的联想式思维、本质主义和相对主义提供了理论维度。但是,由于缺少本体论的支撑,波德维尔不仅使自身的理论建构沦入碎片化与犬儒化的境地,而且也削弱了他对现代电影理论批判的力度。波德维尔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都缺少对电影本体的承诺。反思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的知识论前提,是为了提倡电影价值本体的建构,以澄明"理论何为"的问题,试图为平衡波德维尔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提供一种统一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