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编辑出版通过文化积累、文化选择而形成的.编辑出版是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编辑出版需要把文化进行积累、传播、选择以及创新.在现如今的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坚持把编辑出版的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
刘霞 《东南传播》2012,(4):78-79
近现代的著名文人学者,如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邹韬奋、郭沫若、沈从文等,都积极投身到编辑出版事业中来,为近现代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这些学者型编辑的编辑生涯与编辑成果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在编辑出版中所体现出来的追求和谐完美的理想主义气质却是相同的。近现代出版人在编辑出版事业中追求和谐完美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书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书刊的作者——编者——读者的和谐统一;书刊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刘杲编辑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在出版活动中,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文化是出版的灵魂"。刘杲先生的编辑出版观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出版的文化特色,彰显了他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出版的本质是文化,要促进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就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刘杲的编辑出版观为我们促进编辑出版事业发展提供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彩红 《出版参考》2013,(16):29-30
鲁迅作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不但以坚实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人可替代的崇高地位,而且投身编辑出版工作,将其当做文化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的一部分,为之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无论是作为一项社会文化工作还是作为一种社会专门职业,编辑工作都离不开作者。"我们是作者的知音。了解作者才能帮助作者,懂得作品才能加工作品。作者是作品的创作者,我  相似文献   

5.
发现是科学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出版文化产业亦是科学文化不断被发现、发展和复制的结果.作为参与精神生产活动的编辑出版工作者,在出版文化的推陈出新中,自然也以"发现"作为出版文化创新的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说,编辑发现是编辑活动的本质与境界,没有发现就没有真正的编辑出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出版文化产业时效性的增强,出版新闻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新闻角度来捕捉、感知、整合出版文化信息,强化编辑发现的敏感,促进新鲜信息的有效传播,是编辑发现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鲁迅作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不但以坚实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人可替代的崇高地位,而且投身编辑出版工作,将其当做文化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的一部分,为之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无论是作为一项社会文化工作还是作为一种社会专门职业,编辑工作都离不开作者."我们是作者的知音.  相似文献   

7.
编辑出版的过程,既是编辑发现、引导作者创作,帮助作者提升书稿质量,催化优秀图书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开发作者的过程.出版社编辑通过发挥编辑工作连接作者与读者桥梁的文化中介优势,在提供策划、组稿、加工修改、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中,对作者进行有效的引导,在孕育精神产品的同时,促进了作者的自我突破和跨越,从而体现了编辑出版工作在作者开发、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推进作用.加强对编辑出版工作中出书育人的作用机制与内在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形成出书促进育人,育人推进出书的良性循环,对进一步增强新时代出版人的文化自信,激励、引领更多的文化领军人物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文学家,也是编辑家与出版家,编辑出版活动贯穿了鲁迅的一生。服务意识是鲁迅编辑出版理念的核心,服务社会、服务作者是鲁迅编辑出版实践的灵魂,由此实现了编辑主体价值与历史责任的统一,不仅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示范性,对于今天的编辑出版事业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悦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54-255
古人云:职之所在,责有攸归.作为一名编辑,担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知识的责任.编辑是当代文化大生产中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与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编辑只有具备文化意识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文化责任,才能推动编辑出版事业的健康、合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叙了笔者就编辑出版相关问题拜访刘杲先生的经历,从刘老"文化的出版观""出版人"的自我定位,以及对青年编辑出版人的关心与鼓励等方面进行了记录。其中,刘老所提出的编辑思想观念、他对于编辑事业不渝的热爱之情和豁达的处事态度,都对从事编辑出版事业的后来者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11.
编辑活动与社会上层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社会政治变革与文化变革,都与编辑出版事业密切相关。比如,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潮,欧洲文艺复兴的启蒙运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它们极大地推动了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大量出版的宣扬新思想、新理论的图书报刊,又促进了社会变革的过程。一、编辑活动的政治特征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刊》2011,(2):3
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巨大发展,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同时提出了编辑教育这一重大课题。这不是因为以往的编辑实践活动没有教育环节,而是编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结构层次和基本设施以及社会重视编辑教育的程度等,不能适应编辑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编辑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社会亟须扩大专业编辑队伍的规模和提高编辑专业人才素质,而编辑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编辑劳动就业问题没有相应的教育制度配套,已经严重妨碍着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陈丽华  于海洪  王坤 《编辑学报》2003,15(6):458-460
面对社会发展迅猛化、经济发展市场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新形势,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奉献、敬业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做到工作学习化、问题课题化;同时有关部门要努力优化编辑人才培养的软环境,为编辑出版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平 《出版科学》2012,20(6):22-24
论述中国编辑思想史的研究内容包含历史上围绕一些有影响的作品、编辑家、编辑方法、出版制度以及书籍文化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的编辑家、编辑群体、编辑学派之间演变和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编辑思想对编辑出版事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等。  相似文献   

16.
《编辑学刊》2011,(4):3
征文案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工作,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智慧杯"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7.
《编辑学刊》2012,(1):5
正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工作,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智慧杯"征文  相似文献   

18.
繁荣出版与编辑的关系不可小觑。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讲,为崛起复兴,为实现"中国梦",应该普遍提高编辑以及全民族的基本素质。一如具有张元济那样的"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的胆识和果敢。编辑出版人站在时代的行列,以编辑出版为志业,继承和实现文化建设的抱负,成为民族精神之火与利益之油,成为时代的追随者、文化大厦的建设者,为此开新路,领风骚,执牛耳,编辑追梦,同样瑰丽!我们这个时代,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这是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刊》2013,(5):3
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贯彻十八大报告精神,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产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行业,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智慧杯"征文活动。举办单位:《编辑学刊》编辑部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征文内容:"编辑力"是编辑的综合能力的体现。本届征文以论文为体裁,以"文化传播与编辑力"为主题,以剖析、论述、总结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编  相似文献   

20.
张景华 《出版科学》2013,21(4):42-44
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会出现编辑与作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给编辑工作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文章研究在编辑过程中存在的编辑与作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原因及危害,提出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使编辑和作者的信息服从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