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在有关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渗透图形运动的数学观点.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等性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能够发现同一个圆中半径相等、直径也相等,感受圆的本质特征。2.通过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等活动,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3.体验圆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4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列表、想象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找规律"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2.在小组合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教学重点:掌握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的归纳方法。学具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个由许多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你知道正方体有哪些特征吗?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十册第107~110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会判断两个相等的分数。2.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3.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解  相似文献   

5.
数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严谨性,它除了要求数学结论必须精炼准确外,更要求对结论的推理论证既严格又周密,几何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在几何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其严谨性,不能凭直觉和想象推理,本文例举几个似是而非的几何问题加以说明。 问题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但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关于数学活动,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认为:数学活动是指学生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的活动.包括尝试错误、收集和整理资料、观察、操作和实验等活动.但不包含单纯教师讲授和机械运算的学习活动.数学活动可分为三类:一是发现数学的活动,二是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行程问题)》教学为例,探讨串联式生活情境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掌握用线形示意图分析问题中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并能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领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综合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掌  相似文献   

8.
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其他学科也同样为数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语文就是其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数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数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融合的。根据几年的语数综合教学经验,本人觉得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适时融合语文,用语文丰富数学血肉,增加数学学习形式,让单一的数学课在和谐中快乐高效。  相似文献   

9.
数学实践活动是基于数学知识、内容、思想方法为主干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其特点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应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方法、活动经验等解决实际问题或探索数学规律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宗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活动经验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从维度上分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又表现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意义在于: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彰显个性化的学习,生成课程资源。其教学策略是:让学生亲历数学活动,增加交流的机会,开展反思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轴对称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和感受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在探索、分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的实践中,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思考,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实践性、探索性,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树立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它是数学活动中反映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内部的一般观点。数学方法又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逻辑手段和操作原则,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说数学思想方法是反映数学知识本质的形式,它是联系数学知识的纽带,是数学的灵魂。现就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概念教学中的渗透谈几点认识。   一、在引入概念时渗透   “多”、“少”和“相等”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无论是学习数学、还是从事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乃至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数量关系的比较,所以,小学生才入学,就引…  相似文献   

13.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这类问题大多难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简称的相等关系。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六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遵循这些方法去找相等关系,就可以让学生顺利解决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问题。一、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语句直接找相等关系有些应用题的文字叙述中就包含了能体现相等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听了黄宝珊老师执教的“相等和不相等”一节数学课,对小学数学如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颇有启发。一、实践第一的观点。整节课至始至终贯穿了实践观点。从上课开始,教师就通过运用自我身体感官——双手指头同样多与不是同样多的活动形式认识相等与不相等。从例1教学中通过操作发现—一对应比较找到相等和不相等的物质基础,再通过摆设不同颜色的两种皮球找出不相等的结果“相差”,以至练习中两行不同数量的小猫与正方形摆设,从不相等到相等,直到最后从两行相等数量钮扣操作变成不相等。几个层次都充分体现了从感…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99页例一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有序思维。教学准备:衣服卡片、数字卡片、多媒体。设计理念:1.以“…  相似文献   

16.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要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促进有效的数学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机会。运用数学实践活动开展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一条全新思路。拟从数学实践教学的实施背景、活动内容和范围、活动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的“调谐”艺术江苏通州市实验小学曹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双边信息交换和流通的过程。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双方输出或接收的信息的频率相等时,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谐振”目的。一般艺术均无互激互生的现场“共振”现象,唯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数学活动的探究正逐步趋热.数学教育研究专家涂荣豹认为:"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这已是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共识,数学活动的过程知识就是‘重过程’的具体内涵."仲秀英教授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观点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观."目前,对数学活动的理念、本质、内涵、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充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