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问题缘起 高三的“二模”考试作为高考前的练兵,理应让学生看到平时学习中的“优”与“劣”,并且为学生增添一份信心.但是,二模考试的试题往往又让学生觉得很“苦”,“苦”得“难以下咽”.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品味其中的苦,尝到苦尽后的甘甜呢?本文以苏锡常镇的一道“二模”试题为例,笔者在给学生讲评时,发现学生在解决此题时,  相似文献   

2.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考试是他们经常要面对的事情。课堂小测、单元考试、月考、各级统测,如此小考、大考成了高三学生的“必修课”。每一个高考考生都要先历经高考前无数次考试洗礼,才步入高考考场,完成最后的冲刺。在考试频繁的现实情形下,如何指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轻松应对高考前的考林试雨,成功度过高考关,顺利升上理想大学,由此成为普通高中教师关心的话题。笔者在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指导学生应考的“三步曲”,能有效帮助学生轻松应对考试关。第一步: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答题高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以一…  相似文献   

3.
钱和生 《现代语文》2010,(12):76-77
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下,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怕担上“满堂灌”“一苦堂”的“罪名”,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宁可省略许多应讲授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了。千百万人的神经又绷紧了。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三年一个轮回,今年又是高三。按有关规定,凡当年执教高三毕业班的教师,一律不得参加高考监考以及相关的考务工作。在高考期间,高三教师的任务就是“带考”,即带领自己所教的学生奔赴高考试场,直到考试结束。  相似文献   

5.
高三数学复习课是按照课本“重复昨天的故事”、还是扎进各种资料堆“苦做舟”?我认为都不是,而应该既要忠于课本又要“拔高”课本,既必须做一定量的题目又一定回头找“岸”。高三数学复习为什么既要忠于课本又要“拔高”课本?教师应该怎样带领学生在忠于课本的基础上来“拔高”课本?“拔高”课本与做一定量的题目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就此问题与大家商榷。一、高三数学复习为什么要忠于课本还要“拔高”课本课本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本”,高考选拔人才必然要以这个“本”为依据,那么高三复习肯定要忠于课本、以课本为基础。根据数学课的特…  相似文献   

6.
以一道高三化学模拟题的分析和加工为例,巧用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生成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资源。具体做法为: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梳理知识,然后以教材中的素材为背景,将试题进行整合,开展变式训练;去芜存菁,对试题再改编,为下一届高三备考所用。  相似文献   

7.
苦乐年华     
高三的学生都说自己苦,苦在高三教师讲课时把学生缺省设置为永远跟得上的天才;苦在同学见面时流行的问候语是“今天你考了没有”;苦在每天都要面对令人眩晕的模拟题、教辅书;苦在每次都看到考试卷上的那醒目的红叉。  相似文献   

8.
不想教高三     
教师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中高考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数字。就连语教学改革的大家,不也要用“分数”作为其试验成功的佐证之一么?普通的教书匠,不教高三,自己的价值还怎么体现?作为教师,在高三的讲台上自己的能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高三的最大特点就是忙——也可以叫做“充实”,学生忙,老师更忙,忙中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考试;考试用得着的知识,考试用得到的能力,考试必须注意的技巧。很多“把关老师”往往就是在这一连串的“忙”中拚光了老本,成了应试教育忠实的殉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在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蔚然成风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多采用那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难以引领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之美,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让学生爱上古典诗词,让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应有的体现,使学生的文学底蕴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刘关军 《小学生》2010,(4):38-39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学生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渎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不是“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考试”杂感王虹宇虽然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大大小小的考试也经历过无数次,但我对考试至今总怀着三分厌恶七分恐惧。俗话说“艺高人胆大”,看来只能怪自己学业不精了。现在终于从“奴隶”变成“奴隶主”了,不但免遭考试之苦而且还可以时不时地考考学生。每每看到他们的...  相似文献   

12.
在紧张的学习中,高三学生经常承受着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许多常见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高三学生学习中的“拦路石”。如何搬走这些“拦路石”,是每一个高三学生都应关注的问题。“拦路石”之一:如何缓解学业焦虑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考试焦虑体现为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前途的焦虑。高三学生只有减轻心理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同学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过高或过低的学习目标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2…  相似文献   

13.
一名高三学生以质问的口吻问教师:“您让我们爱国,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教师没有生气,而是结合教材中“国家职能”的相关内容,选择大量的时政资料,说明国家如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知道和感受到的事实,进而得出结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4.
苦乐的年华     
高三的学生都说自己苦,苦在同学见面时流行的问候语是“今天你考试了没有”,苦在看到那一堆教辅资料,苦在每次考试卷上那醒目的红叉。  相似文献   

1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许多教室内都张贴着这样的古训,以激励学生把“勤”和“苦”作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似乎也暗示教师把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加强训练的密度与强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手段。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教师通过时间加汗水的拼搏,学生经过“勤”与“苦”的磨练,“教学质量”有了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皆大欢喜。然而,小学生通过五至六年的学习,“四眼”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主题为“教学机智”的市级教学研讨会上,一位直属重点中学的与会代表在发言中抛出一份“作文教学案例”。据他介绍,为了让学生在话题作文的考试中得到高分,他们学校高三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考试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导向与评价依据,是不是可以开发一下它的“对话”功能,把试卷也构建成一方对话平台,让它成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场?下面结合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编制浅谈一下这个对话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启示1:“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变为组织,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盲人放驴不松手”的弊端,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三教学中 ,笔者发现在高三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考试焦虑”心理病症。那么什么是“考试焦虑”呢 ?考试焦虑就是学生在考试之前 ,当其意识到考试对其具有某种威胁时 ,产生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它的临床表现常常为情绪不稳、易于激动、食欲减退、睡不成眠、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特别健忘等心理症状。在日常生活中 ,几乎人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比如人们在面临考试、为择业或其他重要事情而会见某个重要人物时 ,都会有焦虑的体验。但这种焦虑属于正常焦虑 ,它能促使我们为即将来临的事件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教育由于受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总是以教师为核心、考试为中心,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做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模式索然无味。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呢?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教材为中心为“活动”中心,必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下面谈儿点本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