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晓雯 《现代情报》2011,31(6):65-68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建设山东省高校图书馆联盟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分析为例,提出了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李轶 《情报探索》2012,(3):112-114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含义,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状况.从4个方面对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进行介绍,旨在为其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静  安娜 《现代情报》2012,32(9):125-130
作者在对陕西高校图书馆联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通过对联盟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效力、用户感知、共享绩效相互关联因素的系统分析,设计了一套陕西省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提升陕西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为联盟的运作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适应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模式入手,阐述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方面的意义,提出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现状,指出其发展困境,提出了一系列开拓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发展的策略路径,以期通过构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图书馆联盟,利用信息服务新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立体学科服务。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为满足用户对信息高质量的需求而纷纷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状况,分析了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高校学科信息服务创新的内涵,并对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的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介绍国外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带动图书馆服务的升级,而学科服务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方向。文章试图把学科馆员制度与信息共享空间相融合,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师生的需求、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三方面,分析建设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必要性,重点阐述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原则、建设规划和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9.
论信息共享空间人力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资源高度整合的学习和交流空间.在对其空间环境内资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人力资源建设状况,讨论如何构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人力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夏南强  陈明 《现代情报》2011,31(4):3-7,10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和知识共享的含义及其关系,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知识共享的客体、主体和信息共享空间的组织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中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中知识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琨  王运显 《情报科学》2008,26(5):676-679
简要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构成、特征和宗旨,并探讨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原则以及其空间、资源和服务的建设思路,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状,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构成要素及主要特点,提出了以电子阅览室为基础建设信息共享空间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信息共享空间内容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分析区域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的可行性及服务模式。以福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FULink为例,依据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的特点,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作初步探讨,为评价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李秋实  冯承柏  温宇龙 《现代情报》2007,27(4):76-78,82
从IC-信息共享空间的使命、资金、空间与设施、人员与服务四方面概括介绍了14所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5.
高校信息共享空间的实施模型及其内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小香  宋国臣 《现代情报》2007,27(11):45-47
本文从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层面出发,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核心。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模型应该包括4个模块,文章详细论述了模块的功能和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建设,文章最后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理想流程图。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信息共享空间与学科化服务的共性出发构想了基于学科分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模式——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概述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和构成,分析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学习共享空间在日本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厘清其发展特点,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学习共享空间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方法]通过访问日本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及线上访谈等方式,收集整理并分析其中与学习共享空间相关的信息。[研究结论]日本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创设学习共享空间与确立目标、多要素嵌入改造原有空间、学习共享持续调整与改进。同时其本土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三个共性特点,分别是注重空间转换、强调资源协同、开发人力支持。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现状,可从构建整体制度、调整空间规划、加强资源协同、深化技术嵌入四个方面进行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共享空间(IC)是当代学术界的一阵风潮,也是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是对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一个新的探索。信息共享空间利于驱使高校的图书馆向科技化、信息化、多样化发展。这种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整合了多类现代化的手段来促进进馆读者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文章简单叙述了IC的特点与优势,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建设共享信息空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前沿信息计量工具对CNKI中研究主题为"信息共享空间"的文献进行分析,以可视化知识图谱方式展示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热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联系,发现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多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学习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实体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郭效 《现代情报》2010,30(2):18-20
高校图书馆联盟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有效组织形式,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并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未来发展策略方向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