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专业承诺量表对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256名学生的专业承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整体水平良好,其中规范承诺最高,理想承诺最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自编的问卷对4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不高,其中情感承诺最高,继续承诺最低,规范承诺与理想承诺处于中间水平,且二者差异不大。从性别来看,男大学生的继续承诺、理想承诺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极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从专业类别看,文科大学生承诺水平最低,极显著低于工科、医科大学生;从年级来看,一年级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极显著高于大学三年级。填报高考志愿的自主性程度、志愿录取与志愿填报的符合程度、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入学后的专业学习成绩、学校或学院或班级对专业思想稳定性的重视程度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情况不同,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3.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河南某学院35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的总体状况,探索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专业承诺总体水平有待提升;②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及总承诺在是否获得奖学金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情感承诺和理想承诺在年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情感承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和总承诺在专业变量上达到了显著性差异;③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专业承诺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之,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希望与乐观是专业承诺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闽北山区5所高职院校816名大一至大三的在校生进行测验,结果表明:高职生专业承诺、学业情绪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业情绪以正性情绪为主;高职男生规范承诺显著低于女生,消极低唤醒情绪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干部专业承诺、情感承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高职生理想承诺、规范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情绪及其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差异;高职生专业承诺对学业情绪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情感承诺是学业情绪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285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状况及关系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一般,而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有显著负相关;情感承诺是其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可以通过赋予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消除其学习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752名高职学生的专业承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专业承诺在年级、入学情况和生源地上均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大一学生的情感承诺水平比大二高;高中理科学生的规范承诺水平低于自主招生学生;农村学生在理想承诺维度上的得分高于镇、县城学生,且在规范承诺维度和量表总分上的得分均高于镇、县城和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应用心理学本科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特点,采用问卷法对山东某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四个年级13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承诺主要表现为规范承诺和情感承诺;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不同性别本科生的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随年级升高而呈现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应用心理学本科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特点,采用问卷法对山东某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四个年级13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承诺主要表现为规范承诺和情感承诺;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不同性别本科生的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随年级升高而呈现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36名一至四年级应用心理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初步探讨了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承诺与成就目标、学习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专业本科生的总体专业承诺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体现在规范承诺和情感承诺上,成就目标主要定位于掌握—趋近目标,学习观以积极建构为主;专业承诺的情感承诺维度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大二年级明显低于大一和大三年级的“低谷现象”;专业承诺与掌握—趋近目标和成就—趋近目标关系密切。高等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承诺,以促进大学生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采用自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承诺问卷》,对地处南昌市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专业承诺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并提出相关教育对策,以期为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培养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教育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不高;学生的专业承诺在年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其继续承诺维度上却存在年级的显著性差异;在地区因素上,学前教育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理想承诺上,城市学生的理想承诺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新疆地区警察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承诺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自编的《预备警官职业承诺问卷》对新疆警察学院的693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警察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承诺总体水平较高,具体表现为职业情感承诺较高,职业继续承诺次之、职业规范承诺最低;另外预备警官的职业承诺在性别、年龄、民族、专业、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家庭来源地、家庭收入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人口学变量是影响职业承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严瑜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问卷》和万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了301名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和学习效能感。结果为:大学生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不高,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型方面呈显著性差异,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学习效能感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方面差异不显著,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专业承诺中的感情承诺、规范承诺、机会承诺、总承诺与学习效能感呈极显著性相关;高承诺组大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低承诺组;感情承诺、机会承诺、规范承诺是其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的现状及二者的关系,采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问卷》对9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男生心理资本显著高于大学女生(t=3.940,P〈0.01),但在专业承诺总分上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t=0.718,P〉0.05);(2)大学生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224,P=0.022),专业承诺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F=15.368,P=0.000);(3)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444,P〈0.01),心理资本中的希望、自我效能、乐观三维度对专业承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校正R^2=0.225).从而得知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之间存在显著关系,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可有助于专业承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心理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大学生专业承诺的角度来考察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专业发展,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专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访谈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华中地区8所高校共1140名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认同态度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心理结构包含了感情承诺、经济承诺、规范承诺和机会承诺。同时,进一步考察了大学生专业承诺与人口学变量、心理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影响大学生专业承诺的人口学因素主要包括了专业、性别、年龄等,影响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兴趣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地学的复苏和油气勘探的快速发展,有相当大规模的外专业学生报考地学和油气勘探方向的研究生。但今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研究生找工作出现了困难,对于跨专业研究生更是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坚持理想与发挥复合型人才的优势、经济衰退下的工作机遇与挑战、跨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定位和实践等角度探讨了经济危机形势下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Many schools use paraprofessionals to implement and monitor interventions. Though paraprofessionals are cost-effective, many questions remain about the training and skills they need to implement a wide array of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 paraprofessionals' (i.e., undergraduates)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oup-Academic Mentoring Program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Group-AMPED) to school psychology graduate students' implementation of Group-AMPED. Ten paraprofessionals and five school psychology graduate students provided approximately eight sessions of Group-AMPED to 35 sixth-grade students. Results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agement when groups were led by either school psychology graduate students or paraprofessionals. Similarly, self-reports of fidelity and supervisor postsession implementation confidence indicated no difference between paraprofessionals and graduate students' implementation of Group-AMPED. Follow-up measures indicated that mentors and proteges perceived Group-AMPED as feasible, acceptable, and understandable. Most importantl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Group-AMPED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cond-semester grades in comparison to a small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17.
Lack of racial and ethnic diversity in the school psychology workforce has been a concern since the profession's inception. One solution is to graduate more racially and ethnically diverse individuals from school psychology programs. This structured review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ies published from 1994 to 2017 that investigated graduate student retention and school psychology. An electronic search that included specified databases, subject terms, and study inclusion criteria along with a manual search of 10 school psychology journals yielded two published, peer‐reviewed studies focused primarily on graduate student retention and school psychology over the 23‐year span. Two researchers coded the studies using a rigorous coding process with high inter‐rater reliability. Findings suggest that mostly Black and White individuals served as participant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represented the largest group sampled, and key school psychology stakeholders’ views were missing. Additionally, programs interested in retaining racially and ethnically divers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commitment to multicultural issues, expose students to diverse professional networks and mentorship, and cultivate an inclusive program environment. Implications point to a need for more studies focused on school psychology graduate student retention in general and in specific relation to retaining racial and ethnic minoritize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本科生写作活动及其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是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方面,高校如何提升本科生写作能力,本科生如何改善写作实践、综合发展,是本研究价值意义所在。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本科生写作活动现状及其对学习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本科生写作活动状况较差,女生、担任学生干部、有读研意愿、高年级、城市生源、“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属高校学生的写作活动状况表现更好。同时,写作活动与学习收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各项写作活动影响了不同维度的学习收获。基于此,高校应重视学生写作活动的价值性,改革写作课程与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自身更要树立写作的价值意识,提高写作活动的自我投入。  相似文献   

19.
师范专业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调查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意识水平;二是开拓信息素养学习渠道,扩大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知识视野;三是增添研究型学习项目,锻炼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技能运用能力;四是增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强化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道德感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