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数学观察中激活空间观念,在数学操作中形成空间观念,在数学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数学思考中深化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
空间"前"、"后"认知首先源于人们对自我身体特征和运动的感知,构成空间"前、后"认知的主体参照策略.自身"前、后"的认知特点会投射到其他空间事物而成为人们认知这些客体"前、后"的标准,从而形成空间"前"、"后"认知中的客体参照策略.这两种认知策略在通过空间来认知时间的过程中得到完全贯彻,也形成了时间"前"、"后"认知中的主体参照策略和客体参照策略,这就造成了时间表达中的"前后矛盾".  相似文献   

3.
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表象.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任何创造发明就缺乏了根基.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的观念下所编写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教师要善于发掘出新教材优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材.本文从新教材观入手,分析活用教材的基本要求,探讨了活用教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内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与人类生存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人地之间、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类进行各项认知行为和实践活动的基础。地理空间思维观念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空间思维观念是在地理空间知识学习和空间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效的思维系统,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布及空间关系的认知,能够建构学生地理空间意识,有助于学生透彻认识人地空间关系和形成正确的生存观,更好地进行地理学习。  相似文献   

6.
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的、核心的数学素养.只有注重学生认知规律,把观察、操作、应用、联想等活动结合起来,令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美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角度分析了汉赋“大美”的构成,认为汉赋从文本建制、空间表述、时间拓展、精神境界等角度展现“大美”境界,同时论述了“大美”观念的形成和汉代“大美”观念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赵丽娜  徐柯  谢佳链 《中国教师》2009,(Z1):339-340
空间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几何概念本身较为抽象,因而在理解抽象的几何知识与形成空间观念时,将受到更多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低年级小学生解数学空间问题错误的原因,找出认知心理学理论依据来分析,从而使空间问题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解空间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认知观念上的偏差.学习的原动力不足,造成学生个体学习的不平衡,致使对学习的兴趣逐步降低,有的学生甚至走进了“学困生”的行列,形成不良的心理归属。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困生”心理归属的需要的研究,转变他们的认知观念,构建其良好的心理归属,以提高“学困生”自我脱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空间观念是《课标(2011年版)》提出的核心词之一.投影与视图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研究了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物体的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内容的呈现注重从生活实际取材,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教学时应充分借助于学习平面几何的经验,淡化形式,注重实质,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特别是"微粒观"的构建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在编排设计、内容布局、展现方式等方面展现出化学研究问题的独有视角,对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提高化学思维有着重要影响,同样也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创造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基于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2.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那么,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将先进理念与课程目标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现以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一、注重直观感知,形成思维表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空间观念的...  相似文献   

13.
培养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往往是在学习几何初步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且空间观念的形成又直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几何知识。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一直是小学几何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从认知学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并据此提出具体教学操作设想。  相似文献   

15.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十大核心素养之一,空间观念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小学是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小学课本中包含许多与空间观念培养相关的章节。因此,小学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特征,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正确而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想象、应用中自主构建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7.
培养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在进行几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及实际应用等各种活动,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提高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在综述空间观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对学生知识经验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实物模型的教学;加强识图与画图的训练,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最后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包括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感知空间形式,建立空间观念;加强操作感知,获得空间观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巩固空间观念;语言调节,增强空间观念;通过变式、联想和再现,深化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学生心理规律,探讨了通过坐标空间和(?)空间及广义(?)空间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闻丽梅 《时代教育》2010,(9):238-238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这部分的教学,突出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时应用学生生活经验,形成空间表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形成空间观念;鼓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强化应用意识,在应用中发展空间观念,从而为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与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学习内容看,要丰富有关空间观念培养的资源.选择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题材,既应重视让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的感知,更要重视对几何形体的变换、关系的感知.从学习目标看,应降低单纯的求积计算的学习要求,减少和控制计算的量,保证将教学重心落在丰富与形成空间表象上.从学习方式看,应以"活动"贯穿于学习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