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倾心一爱     
大自然充满着魔幻般的神奇,充满着美丽,充满着神秘的童话。舂、夏、秋、冬无一不让人赏心悦目。“大自然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对大自然倾心一爱吧!  相似文献   

2.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他的一切创造活动都源于大自然,无论何时何地,服饰设计都应以人为本,回归大自然,以使人的生活空间更美、更完善.  相似文献   

3.
绿     
走进大自然,坐在草地上,闻着那悠悠的花香,听着鸟儿那欢快的"歌声",抬头望着那湛蓝湛蓝的天空,你的心情一定会变得很愉快吧!朋友,如果有空,请到大自然中做客吧!来吧,这里能让你感受自然之美,领略自然之情!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里的很多种美都是通过色彩来呈现的,可以说,色彩是大自然的语言,是大自然心灵的写照。如果失去了色彩,大自然的美就会逊色很多。大自然是绘色的高手,它用绿色泼洒出大地的生机,用湛蓝渲染出大海的深邃,用五彩调配出花朵的娇艳。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它的绚丽多彩吧!  相似文献   

5.
于美玲 《陕西教育》2010,(12):47-47
大自然奥妙无穷。包罗万象。山水草木都可创设出景致.浸润着人们的心灵。许多艺术家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的灵感。中学生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之心,走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一、走近大自然,写出性灵美 作诗要本乎真性情.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写景文也不例外。中学生有着敏锐的眼光,稚嫩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描写了大自然被现代工业文明所破坏、人性异化、生命枯竭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自然本色的推崇。在劳伦斯的笔下,大自然给人以生命活力,性使人的生命得以复苏。大自然与性,成为人类生命活力的源泉。生命活力之美就是自然之美和性之美,因而对于大自然与性这一自然本色的推崇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精华所在。劳伦斯对自然本色的推崇与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性的独特的认知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教材解读】初读白鹭,给人最深印象——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素材。【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悟结合。读中品味白鹭如诗的美,读中积淀课文  相似文献   

8.
农村有美丽的大自然,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这些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那么,我们如何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进而达到既作文又育人之目的呢? 1.引导学生领略家乡风光,抒发自然之美。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争鸣,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9.
让孩子们回归大自然,有三方面的教育效果和作用: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让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懂得保护环境,培养环保意识;在完全脱离日常环境、心情放松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更能够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王琪 《林区教学》2013,(11):28-29
自然生态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作为人的生态过程的参与者所表现的审美价值,它具有鲜明的生态意义"。它反映了"人的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自然生态美首先是经过大自然长期以来四季变化、昼夜更替、生物进化等演变发展而得以形成的自然自身所特有的生境之美。欧阳修通过对自然的感受还表达出一种和谐的人生观。欧阳修的人生观——和谐的夕阳观,平静,但不乏味;寂寥,但不空虚。这是一位慈祥安静的老人以平淡从容的态度去看待春天的消逝,这样的状态也许就是自然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之交融吧!在大自然的花开花落中看到了生命对于欧阳修的意义,从欧阳修对待生命的态度看到了春暮所透露出的生命之音。  相似文献   

11.
解读大自然这部活生生的书画长卷,是旅游美学的重要任务。作为风景综合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植物之美与太空之美、水体之美、地貌之美和动物之美一起,相互协调映衬地展现大自然的旖旎美丽,成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重要方面。由花草树木扮演的植物王国,在长期的文明演化过程中,被灌注着丰富多采的审美底蕴:花的情意性、草的生命力、树的历史感……凡此种种,都留待人生的旅游者去感悟和领略  相似文献   

12.
邱前进 《现代语文》2009,(5):115-115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一句话道出了黄山之美。的确,黄山之美让无数人倾倒,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为黄山写过颂歌。在众多的文章之中,徐迟的《黄山记》独树一帜,颇具匠心。文章描绘了黄山雄放瑰奇的景色,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荡气回肠,是一曲优美的大自然的赞歌。  相似文献   

13.
试论自然美     
深广无垠的宇宙太空,奇险壮丽的林海雪原;飞流直下的瀑布,明丽恬静的水乡;旭日东升,云蒸霞蔚;绿树成荫,乌语花香……大自然的美,钟灵毓秀,千状万汇。 但是,恩格斯说得好:“一个人如果在大自然面前什么也感觉不出来,而且仅仅会这样感叹道:‘大自然啊!你是多么美丽呀!’——那么他便没有权利认为自己高于  相似文献   

14.
王芳 《教学月刊》2007,(8):10-12
提起歌舞《小城雨巷》,想必看过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人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美!表演美、舞台美、背景美,三者的和谐之美!而爱美乃人之天性,自然而  相似文献   

15.
浅谈美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按照美学的规律改造世界,进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教育的全新理念———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人们意识到美育已经超出了纯艺术教育的范畴,并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美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也得到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一、物理学美的主要特征一提到美,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碧蓝的江上翻卷的波浪之美,弓伏在苍天的彩虹之美,以及维纳斯的残缺之美和大卫王的力量之美。这些美都是大自然具体的感性的美。对物理学家来说,他在赞美惊叹大自然…  相似文献   

16.
<正>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通过社会之美,大自然之美和文学艺术之美,使人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培养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为儿童服务并为儿童所喜爱的文学。它向儿童展示的是广阔充实的社会生活和丰富多采的自然知识,儿童们从中得到的是生活的真谛。从这个意  相似文献   

17.
物理之美     
刘蕾  罗瑞志 《考试周刊》2013,(31):125-125
物理的美是一种理性的美、客观的美,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那么的自然、简洁、和谐与美满。物理之美的本质是自然之美。大自然之美不断地滋养着物理之树茁壮成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物理热爱者探索世界。  相似文献   

18.
有许多作文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环境之美,要是写这样的作文,就一定要让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一番。只有体会到了,才能写出体会。下面是我们六年级活动作文教研课的一个教学片段《校园里的花》。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美是综合因素决定的。就技术层面而言,品读下文,不难看出美之所在。美,当诗意地栖居广东考生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一句雅致的话:人,当诗意地栖居。然而我却觉得,美才当诗意地栖居,因为她雕琢了诗人心中孕育于大自然之中的天使。  相似文献   

20.
朱剑 《考试周刊》2015,(47):45-46
《荷花》这篇课文运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传达荷花的美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同时欣赏荷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培养学生审美之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美、感受美、欣赏美,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