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风,铸造品牌。良好的学校精神能  相似文献   

2.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风,铸造品牌。良好的学校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激发全校师生积极的进取心和崇高的责任感.提高学校的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会每时每刻地感染着你、影响着你、激励着你,  相似文献   

3.
所谓校风,即一所学校的整体风气,办学风格。就是一所学校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辩证统一的"精神环境"。人的因素包含着领导的作风、学生的学风,而物的因素则是学校的环境、教学仪器和财产的分配等。人与物相互作用的外在体现,就涵盖了校风的实际内容。一所好学校必须有良好的校  相似文献   

4.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观、群体心理特征以及精神价值。我们学校科技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就是学校内涵发展、持续发展的过程。其一,科技教育特色是学校精神培育的基础之源。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一所科技特色学校。在科技  相似文献   

5.
王权 《甘肃教育》2007,(8X):9-10
教风,是一所学校教师的育人观念、工作态度、治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是由学校上下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氛围,反过来又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作用。良好的教风不但能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优质保障,而且能增进学风的转变,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丽  张强 《黑河教育》2008,(5):18-18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校园精神文化是由一所学校独有的历史传承、道德规范、精神氛围、人文气息等因素共同构成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具凝聚力和生命力的部分。一所好的学校,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打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进而通过创新观念,强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形成的一种师生共同价值体系,包括学校发展历史、办学思想、行为规范以及师生共同的文化情感结构,它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良好育人环境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精神动力,给师生提供不竭的精神感召力和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持有多种观点,是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长期性、积淀性、人文性而形成的。总而言之,校园文化主要应为一所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反映学校师生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特色与精髓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可以说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象征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内核及办学的精神理念。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一所学校的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如何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构建学校文化 实施人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团 《吉林教育》2005,(11):6-7
一、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学校这个特定区域内的环境氛围,是其每一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其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总和,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整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这种精神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是支撑学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2.
教风,是一所学校教师的育人观念、工作态度、治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是由学校上下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是贯穿在我们思维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与审美趣味。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生活的灵魂与生命。学校的人文精神从其性质来说,大致可分为活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大类。本文所谈的是关于精神层面的问题。学校精神是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一个子系统,良好的学校精神对一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在建设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反映学校价值观,并为校园所认同的学校整体目标和方向,具有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群体意  相似文献   

15.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一所学校的精神价值取向和校风校貌,是具有教育、导向、凝聚、塑造、陶冶、激励和社会化等功能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学校精神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学校精神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积极性的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一批名师等作为学校精神的软件。名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精神、教学经验和学问内蕴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一种标志,是其精神的象征。学校精神存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学校精神是师生灵魂中的点滴闪光。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18.
钟康 《四川教育》2007,(5):11-11
学校精神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学校精神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积极性的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一批名师等作为学校精神的软件。名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精神、教学经验和学问内蕴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一种标志,是其精神的象征。学校精神存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学校精神是师生灵魂中的点滴闪光。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19.
学校精神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学校精神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积极性的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一批名师等作为学校精神的软件。名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精神、教学经验和学问内蕴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一种标志,是其精神的象征。学校精神存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学校精神是师生灵魂中的点滴闪光。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20.
学校精神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学校精神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积极性的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一批名师等作为学校精神的软件。名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精神、教学经验和学问内蕴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一种标志,是其精神的象征。学校精神存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学校精神是师生灵魂中的点滴闪光。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