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我校2001级不同专业男女学生共1844人,对他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学生实施新、旧《标准》情况的跟踪研究,从项目设置、测试手段、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分析(3)新《标准》作为评价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指标,不应在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的出勤及体育运动竞赛优胜等方面人为地进行加减分。(4)加强对学生进行新《标准》实施目的和意义教育与宣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6 517名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台阶试验、立定跳远等测试项目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简称<老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新标准>)的评价比较,探讨了<新标准>在测试项目、权重系数、评价等级、评分标准等方面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结果表明,<新标准>中测试内容更加丰富,但选测项目仍然分类不清;权重系数的分配更加合理;评价等级的调整幅度较小,但评分标准大幅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反映出新老标准间的各等级通过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采用<新标准>评价的不及格比例明显增大,从原来的0.3%提高到23.9%,而优良比例却由原来的60.2%降低到27.5%.因此,建议对<新标准>中部分项目的评分标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与嬗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和缜密研究,增加部分锻炼效果好、实效性强、简便易行的锻炼项目和少数运动技能项目而构建的国家学生体质测评系统.为制定评分等级标准,研究团队在大量调查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选取北京、深圳两地大中小学16 769名学生为被试,对<标准>试行方案中原有项目和新增项目进行测试和实验.修订后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选择性强,导向性明确、指标体系完备和实施效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学生体质与健康新旧测评标准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综述法等分析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各地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测试指标、实施认识、加分与控分情况、肄业处理标准等方面进行回顾和评价.研究结论认为,应增加简便易行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检测体系,适度调整评分标准,加大对中小学实施现状的研究力度,为真实合理地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较全面调查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目的的理解程度及实施情况等内容.调查表明:教师对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但对其的理解和认识还需进一步加深;仪器精确度不高和数据处理是实施中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和美国<走向未来——国家体育标准:内容和评价指南>中课程内容标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国体育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制定方面各有特色.两国标准在注重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均重视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美国<指南>对于各个内容标准的评价范例比较丰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以秦皇岛高校为例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体质测试与学生体检和心理健康检查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将测试工作者的工作量计入教学工作量、严把测试仪器质量关、加强对测试结果的管理、及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并用于指导教学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新<标准>")的研究和探讨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实施和完善,是广大体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通过对我校学生实施新<标准>的跟踪监测,就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调研其他高校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贯彻实施,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系统的环节、流程,提出运用信息网络化技术构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系统技术平台的设想并进行实践.为高校今后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背景、学生体质健康变化及其评价等历史发展角度,对建国以来测量与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几个重要体育制度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我们有力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中国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体质测评与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江苏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体质状况和二者相应关系,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3组选测项目的测试结果进行研究发现: 台阶试验、1 000m/800m跑与坐位体前屈、握力、仰卧起坐选测项目的测试目标不一致、反映身体素质不同类、相关性低、测试结果差异大,替代兼容性低;立定跳远与50m跑选测项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选测性,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综合评定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意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不能准确反映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利于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氧耐力评定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综合国内外有氧耐力评定的研究现状,指出<标准>中有氧耐力评定指标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学生健康的角度,提出制定和完善我国学生有氧耐力评定指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新<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本人在这几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考核过程中,结合我校考核中的部分数据与实例,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简称老<标准>)进行了一些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权系数及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主成分法、R型因子分析法等,对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立定跳远为第一主成分.其后依次为形态分数、台阶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女生立定跳远指标的权系数大于<标准>权系数,男、女生形态指标权系数均大于<标准>权系数,握力指标权系数均小于<标准>权系数,其他指标相差不大;超重和肥胖学生较正常体重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级低;肺活量、握力得分与BMI评价均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BMl异常的大学生,下肢的相对爆发力较差.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阎智力  石井勝 《体育学刊》2005,12(6):105-108
对中国和日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肯定了我国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与作用;明确了日本在利用体质测定研究成果、设置全面的学生体质测定与评价运动指标方面比我国要科学规范,提出了我国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与评价指标、规范测试与评价方法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叶圣陶实验小学五年级肥胖学生男、女生各5人。(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阅读有关体育教学及专项教学等著作。2.问卷调查法:对体育课态度和家庭对肥胖学生的关心态度进行调查。3.比较法:将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二、研究过程(一)确定合理、可行、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肥胖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备课。胖的学生要在课前  相似文献   

18.
武汉科技学院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青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174-175
对照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新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对武汉科技学院13 010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项目测试,给出了各项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健康测试结果表明有99.55%的学生体质达到及格线以上,从而得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的实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波大学2006级学生2006年和2007年的测试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测试数据在新、旧两种评价标准下的比较,探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结果发现:新标准增大了评价指标的选择范围,提高了新标准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新标准采用百分制,细化了评分标准,比旧标准更加合理、科学;部分评价指标没有充分考虑男女生生理差别和评价起点不一致带来的影响,选测不同测试项目对成绩有较大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评分标准,减小男女生生理差异、评价起点不一致和选测不同项目对成绩的影响.采用横向和纵向对比相结合的评分方法,按照5等级划分成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省中小学有近1/3的学校没有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各地中小学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体育课被消减、挪用和挤占的现象;各地中小学体育课采用放羊式教学占有相当的比例;1/3的中小学没有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政府加大对各级中小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等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