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绍琳 《贵州教育》2010,(6):8-9,11
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特殊性——客观现实是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学生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对学习“感到无趣”,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后进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难度是非常之大的。本人根据从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管理的实践,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何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德育工作做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不足,生源质量普遍降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在教育和管理中的“后进生”现象。与其他类型学校相比较,中等职业学校的“后进生”所占比例大,类型多样,成因复杂,转化难度大。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多初中的长旷生、辍学生和尚未完成学业的学生进人职业学校。这些“学习问题学生”不仅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同时也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大量新的矛盾。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帮助“学习问题学生”克服学习团难。树立学习信心,从而完成学业,是中等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李仲良 《广西教育》2005,(7B):36-37
随着“两高”的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呈滑坡趋势,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初中阶段不认真学习、考不上高中的后进生。这些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不好,而且有许多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并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他们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对其他同学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职学生年龄在15—20岁之间,相当部分还是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5.
陶华山 《物理教师》2006,27(6):5-67
加强对“后进生”的研究,探索转化“后进生”的实践,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新课标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严峻课题.“后进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哪类“后进生”,也不管是何层次上的“后进生”,都只不过是特定受教育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欠缺,是按照学校的规范、学生的标准、老师的要求反衬出的不足。是“后面进步的学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补偿性.本文研究的“后进生”主要是指“绝对学业不良”型“后进生”,即我们日常说的“学业不良”。不包括生理和先天缺陷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黄建瑛 《中学文科》2007,(11):153-153
今年来,笔者在乡下一所中学支教,发现摆在农村学校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是:农村学校学生生源差,素质不高。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转化后进生,提高教学质量,成了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观念的不同,很多教师对后进生还是本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根据几年来探索出的后进生的思维特征和成因,我认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依据后进生形成的各种原因,对症下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声音     
《教育与职业》2007,(22):20-2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特别突出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无论是受益学生的数量,还是中央财政专项经费的分配,中等职业学校都是大头。”——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在贯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座谈会上指出,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生理正常,思想表现不好,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人的学生,另外,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虽不差,但缺点和错误较多、较严重,也被看作“后进生”。“后进生”在一个班里是极少数,但他们的“活动量”大,对班集体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常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教学和班级日常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一旦他们与其他班级的“后进生”,特别是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成团伙,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就会更大更坏,如任其发展下去,“后进生”犯罪,好学生变坏等情况都有可能出现,班集体将会变成一蒲箭沙。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把“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欠缺、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欠缺等表层原因。其实导致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受到性格、兴趣、信心、动机等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家庭、班级和学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相似文献   

10.
谷德林 《现代语文》2006,(11):61-62
和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谈起来,听到最多的莫过于“学生素质差,上课睡倒一大片”,这的确是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所面临的很严重的问题。由于受大学扩招、高中扩招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每况愈下,到了现在考不考都可入学,随时可入学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招来的学生素质当然不会高,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在这种事实的前挺下,怎样去提高学生学习语的兴趣、搞好语教学,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职业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胜任日常的学习,成了“后进生”。后进生的问题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难题之一,一个班级之中后进生的数量虽然不多,可是往往“能量”不小。因为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障碍,对教学内容听不懂、学不会,就会把过剩的精力通过其它途径释放出来,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班级的稳定。再有,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后进生”,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是在教育教学和在德育管理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概念,仍然肯定了通过教育可以取得转化和进步。“后进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有先进的,必有后进的,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求稳定、求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德育管理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深入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情境下不同学生的心态特征及其根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以引导和教育。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20年,对后进生的产生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后进生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行了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春季招生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开辟生源渠道的一个举措,受到中等职业学校乃至学生所在学校的欢迎。一些学生所在学校着眼于将后进生在中考前转到职业学校,有利于提高该校初三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据调查,在本地区春季招生中,后进生比例是100%。所以,在春季招生的学生入校后,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转化后进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春季招生政策能否持续的基础,关系着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形象,其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后进生”即是指思想、学习、纪律相对落后的学 生。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如何,主要看学生个体的素质,学生素质高,往往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但一个班集体中也会有一些后进生,他们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常会使班级产生波澜。因此,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对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把转变“后进生”当成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教育学生认识大学生历史史命与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相结合 良好的自信心是…  相似文献   

15.
目前,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在入学前时选择专业,因为对专业不了解,所以在选择专业时非常盲目。一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产生厌学情绪,将来不想从事此专业方向的工作,一些学生还因此变成了问题学生。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却苦于无法转变专业。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出现的这些问题,建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一年,经过教师的专业指导,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后,结合自身所具备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失误是后进生形成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分班教学的等级分化、座位安排的隐性歧视、课堂互动的边缘效应以及“后进生”定势印象的集体意识不良等。学校的管理、教师的行为、班级的活动中透视的“不平等”信息标定一些学生为群体的“越轨者”。在教师期望与班级互动的影响和强化下,“后进生”产生了。  相似文献   

17.
吕宝德 《考试周刊》2011,(78):161-162
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大多数学生因为中考失利,未能上高中而被迫读中职。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占很大比例,家庭教育缺失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学生进入学校后,容易产生许多问题。课堂上,教师一头热学生一头冷的现象经常出现,尽管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少数同学甚至“茶饭不思,油盐不进”。  相似文献   

18.
“差生”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差生”通常是指那些成绩或表现不好或兼而有之的学生,如今一般称为“后进生”、“问题学生”、“困难学生”、“待进步生”等。在应试教育的所谓“择优录取”面前,“差生”成了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心头痛。  相似文献   

19.
楼宇敏 《班主任》2006,(8):20-20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是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层层筛选后,剩下的一批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还沾染了社会上种种不良习气,成为学习、品行方面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20.
于玲燕 《甘肃教育》2001,(10):10-11
一、提高对转化后进生的认识使用“后进生”这个概念,出于一种教育者的好心。“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但在这个概念频繁使用与固定之后,却成了一个足以引起不良心理反应的词语。一是学生的先进与后进是相比较而言的。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后进生的内涵也会不同。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生如和一所重点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几乎都有后进生。二是后进生具有复杂性。怎样算后进生,难以说清楚。从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来考察,有的学生学习与纪律不好,但对集体的事情特别热心,劳动也不惜力,你怎么概括呢有的学生学习不错,但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