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问题回答得对不对?”“对。”“他回答得好不好?”“好。”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这样的一问一答,我们大都遇到过。类似的问答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定帮助。但一堂课上,类似的问答过多,会使教学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含有的智慧性成分有限。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有人观摩的课堂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几乎差不多,只有一两个不同的声音。这时,教师会因这少许的异音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程序而显得手足无措,草草地一句:“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去交流、探讨,好吗?”此时的学生没有  相似文献   

3.
一位老师教学“带分数的减法法则”,当新授结束,有学生提出:带分数的减法,要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减的结果合并起来,减法变成了加法。这是为什么呢? 这位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与提问的学生进行了一番富有情趣的对话:“老师让你当一回售货员,好吗?”“好。”“老师身边有四元五角钱(板书4元5角),其中四张一元的,五张一角的。要向你买一支3元3角的钢笔,还剩多少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元5角—3元3角”,教师追问:“我该怎样向你付钱?”“先给3张一元的,再给3张一角的。”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4元—3元,5角—3角”,“现在我身边还剩几元、几  相似文献   

4.
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两种情景:教师提问后,学生们举起了一只只小手,当一位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老师马上把脸一板,送给学生一个寒心的“冷笑”,学生不如所措,灰溜溜地坐了下来,这是一种情景。而另一种情景是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老师却送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微笑”,让他坐下来再好好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大多数的课堂上,老师习惯于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笔者在前一阶段听到的一节课上,老师却是始终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仔细地观察过,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看似是简单一个字的变化,却引起了我对教师课堂教学观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当学生问“老师好”时,老师都是怎样回答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部分学生,他们的回答令人震撼和深思,同时也在意料之中。学生甲:“老师冲我点点头,可能是老师太忙了,没有顾得上回答。”学生乙:“老师一点表情也没有,从我面前匆匆走过。这很伤我的自尊心,从此不再问这个老师好了。”学生丙:“‘你的成绩那么差,老师  相似文献   

7.
读中师的时候,老师说起教学中的机智,她说:“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学生突然提问,这个问题是你所不知道的,这时候你怎么办”我们这些“准老师”无言以对,都觉得这实在是有伤师者尊严的难题。于是老师说起两个经典的教例:一位老师这么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内暂不讨论,下课后我们单独对这个问题探讨一番。”下课后,教师去查阅资料,然后回答学生。一位老师这么说:“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先请其他同学来说说看”回答对象一换,于是在学生众说纷纭中,教师整理出一个得体的回答,想必也不是难事。在最初教书的几年里,我在课堂上也经常遇…  相似文献   

8.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9.
一堂“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研究课上,教师出示题目:“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是黑兔的3倍,一共养多少只兔?”4名学生板演,其中一学生的列式是:10×4=40(只)。教师问“4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回答“因为白兔是黑兔的3倍,所以知道黑兔是1倍数,白兔是3倍数,那么白兔和黑兔的总只数就是4倍数”。多好的回答,可教师却说:我们应该、把过程写完整,因为题目里没有4,不能直接写成10×4,而应列为:10×(3+1)=40(只)。  相似文献   

10.
以往,我在教“>”、“<”的时候,是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的.先出示方木块.左边摆2块,右边摆1块.接着提问:“左边有几块方木块?右边有几块方木块?”让学生数一数,回答,教师板书:“2 1”.然后又提问:“2和l比,谁大?”学生通过比较就很快地回答:“2大.”教师指着板书指出:2比1大,就可以在2和1中间画一个大于号,开口朝着2,边说边板书:“2>1”.最后教师指出这个式子表示2比1大,读作2大于1.这样教学,表面看学生易接受,但是,在不少学生的作业中,因为“开口”方向不对,而导致做题的错误.后来我把喇叭“搬进”课堂.课前,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高音喇叭.当学生走近喇叭时,我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这个喇叭是什么形状的,你能最简单地把它画出来吗?你们在喇叭开口一边听一听,又在喇叭的背面听一听.比较一下,听到声音的大小一样吗?喇叭的开口是向着人多  相似文献   

11.
孙贞锴 《中国教师》2008,(11):62-63
<正>【镜头一】"哄笑"的背后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同学们回答。许多学生举起了手,而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手举得很高,教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同学,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  相似文献   

12.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这位网友所说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样的“问题”时常困绕着一些教师,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其实,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积极活跃,成为展示自我的主角是必须的,再说多数孩子本身就有这个天性。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何况一个班级的人数又不在少数,如果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实质难免出现…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一年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向青年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对说:“……在学习书本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章节的时候,首先应该不只看到面上,而且还要看到书背后的东西。”这是谈的学生读书应注意的问题。那么,老师怎么使学生注意好这个问题呢?回答是:应教会学生“看到书背后的东西”。“书背后的东西”是多方面的,本文只谈谈有关教师把教材“背后”的“求知方法”教给学生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中有不同的见解,现略举两例。书本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直接经验的总结,无需后人再探索,只需拿来即可。这样,省时省力效率高。这是一种人的见解。另一种人则认为,书  相似文献   

14.
张胜 《湖北教育》2006,(2):50-51
“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与这个数的个位没有关系,那么与什么有关系呢?”——课上到这里果然“卡壳”了,面对十几个听课的教师,没有一个学生敢举手回答这种没有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每位教师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启发式”,摒 弃“满堂灌”。可在实践中,满堂灌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这并非是教师想要满堂灌,而是教师不知“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以为课堂上教师多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就是启发式教学,而教师讲就是满堂灌。 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应该讲的不讲,还不到提问的时候就提问。如一位教师上《人格比金钱更宝贵》一课时,当板书完课题后,就提问:请你们想一想,人格为什么比金钱更宝贵?由于教师没讲明什么叫“人格”?没有讲清楚“人格”宝贵的道理,以及“人格与金钱”的关系。这样学生怎么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呢? 诚然,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是属“启发式教学”的范畴,但要分清楚的是:提问是否适时、适度,所提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否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节课要上得好,教师有技巧的引导是整节课成功的命脉。引得巧,引得妙,引得恰到好处,是提升我们教学质量、挖掘学生潜力、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一、注重提问技巧,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更有价值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如果老让学生用“对”或“不对”、“好”或“不好”来回答一些问题,是很难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启迪学生的思维。现场扫描:在执教《圆的认识》时,学生刚得出圆的直径,教师就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怎样证明这些直径都相等呢?”于是学生开始寻找证明这些直径相等的方法。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XX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18.
结合乡土地理进行“农业概述”教学□李虎(江苏泗阳中学)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农业生产非常熟悉。在进行“农业概述”教学中,我结合乡土地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利用投影片提示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本节课提出了如下问题:1.农民做哪些...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当几位学生举手时,就迅速点一位学生起来作答,答错了就换点一名……这样,被老师点名的往往是几个思维活跃的优秀生,大部分学生成了“陪客”。这种情况在某些“公开课”、“竞赛课”上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点名答问”的模式亟待改变,其一,信息交流面窄: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差生还来不及想好,就被老师点起来的尖子生回答了,从而使中、差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其二,信息反馈失真:少数尖子生代替全班同学,中、差生的问题被掩盖,教师自以为教学效果好,其实不然;其三,信息沟通受阻:有的同学虽然举了手,但被老师一点名站起来,心里就慌,回答问题发挥不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XX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