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公民身份认同意味着公民对共同体表示赞成和接受,而共同体则构成公民表示忠诚、寻求归属感的对象。离开共同体,公民无法成为政治法律保护的对象,也就丧失了公民身份。因此,共同体使得公民身份成为可能,同样,也使公民身份认同成为可能。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对公民身份认同提出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地域因素与全球化的统一,我们应该从保障人权的角度来重新建构世界公民身份,以全球治理方式来应对由公民身份产生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公民身份认同意味着公民对共同体表示赞成和接受,而共同体则构成公民表示忠诚、寻求归属感的对象。离开共同体,公民无法成为政治法律保护的对象,也就丧失了公民身份。因此,共同体使得公民身份成为可能,同样,也使公民身份认同成为可能。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对公民身份认同提出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地域因素与全球化的统一,我们应该从保障人权的角度来重新建构世界公民身份,以全球治理方式来应对由公民身份产生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公民身份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身份,它反映了特定社会独特的关系组合和治理类型。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公民身份发生了融合、消蚀、扩展等多重变迁,从而在不同范围及不同层次上引发了身份认同问题。由于国家认同在公民身份认同谱系中居于统摄地位,因此,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只能强化而不能削弱。然而,在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中,公民教育的作用注定是不可省略的。毕竟,就其本来意义而言,公民教育首先是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而且本质上也是国家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教学方法资源优化视角,增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课堂教学方法资源优化切入,运用核心概念学习策略、争议性学习策略、体验式学习策略,帮助中小学生建构对公民身份的基本认知,强化公民角色认同;二是从课外实践活动入手,采取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鼓励中小学生以公民身份参与学校和社会公共事务,以提升中小学生参与能力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公民身份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危机的核心在于公民身份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近年来,中文学术界在梳理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维系论”与“切割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理论建构意义的“匹配论”.本文在“匹配论”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必须“双面出击”:既致力于归属性国家认同的培育也致力于赞同性国家认同的获得,从而合力完成一个国家共同体的“想象”过程.  相似文献   

6.
各个国家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公民教育的模式迥然不同,但是其中也会有一些赋予公民身份的共性,关键是要探寻与本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与全球化时代的民主进程相协调的公民教育的理论支撑。我国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有着时代的重要价值,其养成机制的构建也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背景下,旧有的民族国家、公民身份等理念面临着许多挑战,此种挑战必然又影响到民族国家中的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教育。在对全球化背景下公民观嬗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当前公民认同教育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争先 《中学教育》2014,(4):105-112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变动社会的全球背景,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现状如何?与十年前相比,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有何变化?香港中学生参与公共和政治生活的兴趣和倾向程度如何?哪些因素与此有关?在回归祖国、全球化等背景下,香港中学生的身份认同有何变化?对比IEA两次国际公民素养研究项目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香港中学生在公民知识、公民参与及身份认同方面的表现优异。面对全球化的冲击,香港中学生形成多重身份认同。学校教育在学生身份认同及价值倾向的型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民身份不仅是一种制度的、法律的规定,而且是一种身份认同。制度规定了公民身份的形式,把形式转化为现实,需要公民对其身份的认同。认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为促进公民身份的积极认同,需要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实现公民身份的'再造'。我们以公民身份形象、公民身份认同的内容和公民身份认同的心理要素为维度,建立三维立体的...  相似文献   

10.
公民的根本问题是公民身份问题,界定公民概念的内涵必须基于对公民身份的探讨,而公民身份与国家之间具有"结构二重性"。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身份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建构我国公民身份认同的过程。公民身份认同可以分为公民自我角色意识的认同、公民社会行为的认同和公民制度的认同,公民在建构自身身份认同的同时完成了国家认同,并通过履行公民行为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从建构公民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公民教育应该是在基于公民身份的教育制度中,去建构积极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多民族国家视域下的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是一种高层次的现代文明意识.公民身份是人们国家属性的反映,对公民身份的认可是人们对国家认同的一种表达,国家认同是超越其他认同的高级认同.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公民,通过公民教育,要将对本民族的认同意识与公民身份认同、国家认同三个维度协调、统一起来,不仅有效激发各民族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也有利于保留少数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不致断裂与消失.在我国现阶段正确认识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有利于社会稳定,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秉承独立自由与世界精神的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全球认同与本土认同的关系日益紧张,要求大学能够培养出既对国家又对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公民,而大学一贯坚持的理念使它能够肩负起这一职责。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面对着文化多元性与统一性、民族性与全球性、冲突与和平等价值的矛盾。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强调自由民主的公民资格的普遍性,同时尊重差异;以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为基础,培养世界公民;强化和平文化的营造。强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14.
韩震 《高校理论战线》2014,(2):20-25,157
全球化进程使人的认同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人的多样身份如何内在整合成为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的认同,是一个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教育与人们形成国家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知识经济对国家认同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应该如何调整国家认同教育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国家认同的教育需要完善国家认同教育的叙事方式,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公民生活,通过自觉意识和公民实践形成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第1辑目录·大家论坛章开沅:汲取历史智慧回归教育本真(序言二则)周洪宇刘大伟:章开沅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学术贡献·政策研究王登峰:中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困局和破局·教育学科进展范先佐郭清扬: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成就、问题及趋势·德育研究王小飞檀传宝:当代东西方德育发展的比较与反思冯建军白旭娇:中小学生世界公民身份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世界公民教育是在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对族群身份的认同方式,实现在统一中尊重多元,在多元中追求统一.世界公民教育必须倡导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的价值观.我国的世界公民教育应该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意识形态统一的前提下,寻求族群认同和差异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开展的传统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全球公民教育发展需要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超越短期利益,推进学习者成为2030年的"世界公民"。当前"世界公民"教育研究本着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逻辑,聚焦在"人权保护与共同发展""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全球治理到世界政府""西方式普适思想与多元文明共生"四个方面。为此,我国公民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教育中的国家认同;培养社会主义"世界公民",提升国际话语权;寻求人类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是基于多元文化的诉求,在批判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普适性基础上提出的差异公民身份。它以族群差异为基点,强调少数族群的特殊权利和对族群的文化认同,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身份。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公民的差异性和多元文化身份,但不排斥公民的统一性和国家公民身份。所以,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需要处理好平等与差异、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族群的多样性,又保持国家认同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胡少伟 《中学教育》2011,8(2):120-128
本文剖析了香港于回归前后公民教育的发展.因受前殖民地教育的影响,回归初期,香港中小学生的建构新国民身份教育进展不大;近年特区政府逐步加强推行公民教育.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在全球化的情境中,香港学校要以全球、国家和本土等三个层次向学生推行公民教育,以应对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族际政治整合是多民族国家国家建构的重要议题。族际政治整合是各民族、各族群共同的政治与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其核心是各民族成员对公民身份的认同,而公民身份认同的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决定了公民身份认同必须经由公民教育来实现。公民教育是关涉公民资格或公民身份的教育,是旨在促进国民形成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其实质是培养合格公民或“好公民”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多民族国家而言,公民教育面临的内在张力,需要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来解决,但不管怎样,强化各民族成员的公民教育,无疑是化解这些内在张力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