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魏禧作为易堂九子的代表,其学术思想、文学水平既符合他所生活时代的特点,又体现了易堂学风的独异特征。他以民为本、人才治国的政治理念,"得尽其才,适于实用"的教育主张,出奇制胜、灵活机动的军事思想构成了具有当代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通过对魏禧融汇贯穿在政治思想、教育观点和军事理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提高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开阔当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视野。当下中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的复兴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如何实现强国之梦,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最终保持人力资源,尤其核心人才战略的持续增长,从魏禧为代表的古典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中会得到更多的借鉴和裨益。  相似文献   

2.
张琪 《文教资料》2012,(34):43-44
清初著名文学家魏禧素来以散文成就高著称,其各种思想也颇受当代研究者重视,而他的《日录》三卷却鲜有人论及。事实上《日录》作为魏禧的一部记录其平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作品,更能表现出魏禧真实的一面,对研究其思想,分析其形象都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日录》中阐发的各种人生至理、处世之道,就是到了如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可指导人们的言行,于世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魏禧是清初三大古文家之一,其古文成就卓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魏禧杂记文的探讨、分析,把它们分成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人事杂记四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记文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魏禧之为     
魏禧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章从交友 ,写文章 ,读书三个角度对他进行了一个总体的描述 ,分析了其作为先进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进步性及作为统治阶级代表所具有的落后性  相似文献   

5.
先进军事文化是在我军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发展的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代表军事未来发展方向的精神文化的总和.先进军事文化为军事文明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军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先进军事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先进军事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宁都三魏的研究主要涉及生平、文论、思想心态等方面,大多以魏禧为研究重点,对魏际瑞、魏礼的研究则比较薄弱。魏禧的文论具有长于策论、提倡经世致用、注重积理与练识、强调立本为要的特点。在对宁都三魏文学创作的研究中,大多以文学作品的文本为出发点去探析文学与世界的多角联系的论著,研究视角缺少开阔的文化品味和深刻的文化批评色彩。有关三魏思想心态的研究主要围绕遗民心态、伦理思想、社会启蒙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军事思想和爱国思想展开。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毛泽东“以弱制强”的军事思想李之棠毛泽东几十年戎马倥偬,指挥千军万马,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造就了毛泽东,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军事战略家。关于他的兵法与军事思想,已有许多研究和评论。但往往解释为一些孤立的计策与谋略。本文...  相似文献   

8.
纵观苏轼和魏禧的策论文,魏禧的策论深受苏轼影响,魏禧继承与发展了苏轼的策论特色。苏轼身处宋朝危机四伏之际,魏禧则身陷国亡之期,他们的策论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魏禧继承了苏轼策论"文以贯道,经世致用"之目的,据史立论,随机生发,翻新出奇,文笔纵横恣肆的风格特点。魏禧强调为文要"自成一家"、"识力超越",其爱国感情直露,更富战斗性,而且纵横捭阖,恣肆无忌,句法多奇拗曲折。  相似文献   

9.
张瑞  李引 《华章》2007,(7):159-160
通过对武强年画历史的回顾及技术的变革和提高的分析,使我们感受到人民群众朴素的审美以及朴素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丰富的题材内容正反映了百姓们对生活的幸福期盼.  相似文献   

10.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南宋史学家洪迈历史评论的重要内容。他凭借深刻的洞察力、独特的历史观、朴素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历史人物,通过纵横比较得出"可资于政道"的真知灼见,并抒发一个历史学家褒扬忠义的历史情怀,因而对后人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子夏对孔子的学术承传及其在中华学术史上的地位;辨析了郑玄、郦道元、司马贞、张守节诸家关于西河地域指认的谬误;考证了子夏系卫国人氏,其从孔子游当在夫子第四次访卫时起。子夏退教及归老的西河,在卫国故商墟王畿之内,而非如郑玄所说的在河西“龙门至华阴之地”。  相似文献   

12.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四分五裂的背景下,苏绰在思想、政治、经济方面提出的施政方针和措施,促进了贫弱的西魏、北周政权的强大,为统一北方以至后来中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苏绰对中国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熹不光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见解深刻、思想独特的史论家。在朱熹之前,以陈寿《三国志》为代表,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一脉始终占据三国正统史观的主流,至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完整系统的阐述自己的正统观念,这种局面才开始慢慢被打破,逐渐动摇甚至取代了魏正统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后来很多史学文学作品也受到影响而洋溢着尊刘抑曹倾向,如郝经的《续后汉书》和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缪袭鼓吹曲辞的创作时间,萧涤非先生认为作于魏文帝初年,陆侃如先生认为作于魏明帝初年,学界至今未有定论.通过对曹魏礼乐建设情况、缪袭仕历活动、魏晋歌辞作者情况等多角度考辨,认定缪袭鼓吹曲辞的创作时同应为魏明帝时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利玛窦传记《大西利西泰子传》及其作者张维枢,探讨了下列四个问题:通过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与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的比较,分析张维枢撰写此传的动机及完成的时间;张维枢生平考述,主要介绍了任职经过与政绩,他在晚明政坛上的影响;张维枢与天主教传教士、教徒的交游,主要介绍了他交游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和中国天主教教徒;张维枢著述情况简介,包括他的文集与零星撰述以及他编辑、刊刻的文献等。  相似文献   

16.
韦应物是古代悼亡诗的重要代表。西安出土了韦应物家族的四方墓志,这是我们研究韦应物悼亡诗的宝贵资料。将墓志与韦应物诗相对照,可加深对其悼亡诗的理解,并从韦应物诗集中发现更多的悼亡之作。韦应物悼亡诗的艺术特点深刻影响了苏轼等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苏轼兄弟的军事思想及边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兄弟一生的吏事章都有显成就。在军事思想和边防策略上,他们也有一定建树。就军事思想而言,苏轼早年在立国、用兵、边防等问题上均有自己的主张,后来在他治军的实践中,体现了其一贯的军事思想;而苏辙早年涉及军事的言论甚少,但已经表现出与苏轼的不同。北宋从神宗到哲宗在边防战略上的明显变化,苏轼兄弟身为朝官自不能置身度外。在对待西羌、西夏的关系和策略上,虽然他们的言论多少不一,但都表现出对此的高度关注,也清楚显示出策略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魏禧作为“清初三大家“为人们所熟识,但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并没有太深入,乃至于魏禧的卒年及字号就有好几种说法,不是很准确,难免令人遗憾.基于此,本文作一考证,希望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