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10余年,我国体育史经历了从危机迷惘到理性反思的转折,新一轮的体育史研究已经初见成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体育史研究的“第一波”;从体育史学研究的客观环境来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政府机构调整合并、科研人员流失转向、新老研究人员接替不上等状况到2006年前后有一定的好转;关于我国体育史学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讨论十分活跃;在当代体育史学领域里,计量史学的运用日渐增多,优势明显,历史计量化是20世纪历史学领域出现的最显著变化之一.我国的当代体育史研究既是对传统体育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体育史学者们对当代中国体育史艰难转型的历史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历史科学近年来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古代史是我国历史学基础最雄厚、大家辈出、成绩显著的一个领域。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十分活跃。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研究也已有了相当的规模。而世界史研究的进展也有目共睹 ,中外历史的比较研究也有了不少成果。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 ,跨学科的研究引人注目。一支人数众多、学术上各有所长的中青年史学队伍正在迅速成长 ,中外史学的交流越来越活跃 ,史学普及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和政府对史学研究的支持加大了力度。继续推进史学研究必须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是培育优良、健康的学风  相似文献   

3.
当代体育史研究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文献法、逻辑学分析等方法,对当代体育史学研究的趋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史学经过几年短暂的衰落后,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体育史成果出现多学科交叉趋势明显;2)学术队伍趋于年轻化和高学历化;3)体育史研究方法多样化;4)体育文化史的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5)体育断代史和插图本体育史学著作不断面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有两位史学大家高举"史学革命"的大旗,主张新史学,批判旧史学。他们对历史学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进行符合时代要求、引领时代风潮的阐述,对之后百年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之一就是计量史学随着计算机运用的广泛化,加之计量史学与数学统计的结合,在如今自然科学发展占统治地位的科学研究中,逐渐凸显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跨学科化的重要性。本文将从计量史学的产生和发展、操作步骤、研究方法以及其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达到对计量史学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成果倍出,有不少新的突破。中国体育史研究经历了从学科复兴到向参与史学发展三个阶段。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当代特征主要表现为:合作性大部头古代体育史、民俗体育史、体育文化史成果突出,其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化;区域体育史、断代体育史研究方兴未艾,趋于深入;新视野下的当代体育史、新中国体育史也引人注目。相对传统的体育史学科而言,当代体育史研究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为三个方向:打破传统史学的教条、建构新体系、更新理论方法。尤其是跨学科多元、交织的理论渗透,为体育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7.
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和<春秋>等上古三代文献,也是后世诸子百家的共同源头.五经并非一时之作,却是与孔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它内蕴着丰富的史学思想,主要包括<周易> 的历史变通思想;<尚书>的历史借鉴思想;<诗经>的天命王权学说;<三礼>的因革损益史观和<春秋>的史义史法论.这些史学思想对于后世中国史学和史学思想的发展,对于中国史学和史学思想之民族特性的形成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史学概论组合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掌握史学基本知识,如历史史料、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历史过程等。它有广度与深度之分,广度指要以历史知识为主干,对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有所了解;深度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史料等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二、掌握史学发展水平(史著现状、史学动态以及前辈史学家对史学的贡献等),从中可  相似文献   

9.
新文化运动时期,体育史学获得了新的地位和价值。十年动乱,体育史研究搁浅。改革开放的15年,中国体育史学获得了大的发展:建立了文史工作委员会,召开了体育文史工作会议,成立了《体育文史》杂志社,收集了古今中外大量体育史料,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体育史书,目前正着手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体育史研究已形成规模。体育史学首先应为现实服务,提出与体育发展战略有关联的见解和建议;体育史学研究应注意发掘与开发,编写各种体育史读物,并对东方传统体育加以研究。可以说,世界体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当代体育史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都较重视对历史系学生史学理论与方法素养的培养,他们设立了一系列课程,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例如在波兰,这一点尤其突出。我在华沙大学和波兹南大学讲学期间了解到,他们一年级设有“历史研究入门”课,二年级有“史学辅助学”课,三年级学“史学方法论”课,四年级在波兹南大学历史系,著名的史学理论家托波尔斯基院士亲自讲授“史学理论”课。此外,他们还设有本国史学史与外国史学史、史学论著写作以及史学名著选读等课程。这一系列课程构成了历史系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求真为中国史学之优良传统 ,历来为优秀史家所称道 ,陈寅恪先生在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思想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深深令人折服。陈先生在治史基础上 ,强调对史料 ,尤其是原始史料的占有 ;在治史思维上 ,强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治史心态上 ,奉行“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在治史视野上 ,提倡“民族本位论”和“吸收外来说”对举 ,尤重“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唯物史观的形成先后经历了三种文化氛围:1902年入家乡私塾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氛围;1910年入湘乡高等小学后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熏陶;1918年到北京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逐步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唯物史观,真正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的历史小说并没有拘泥于真实的历史故事,比起重视历史的真实来,他更重视通过历史题材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以自己的方式给这些故事注入新的生命,达到借古喻今,针砭时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思想转变 ,这两次思想转变都与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社会实践 ,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马克思并非一开始就完全将现实的人和人的生产劳动作为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旧的形而上学思辨哲学的影响 ,在起初曾错误地从人的抽象本质出发 ,把工业、异化劳动和分工作为前共产主义社会历史的基础。要真正超越旧哲学 ,就必须找到新哲学的全新的立足点和理论出发点 ,而这个立足点和理论出发点 ,就是马克思所发现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革命实践及现实生活的人和人的生产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里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并创立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是与其还不够成熟的生产劳动理论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是宇宙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而是历史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其关注的不是整个宇宙,而是人类世界,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他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创立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中,曾有保留地接受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但他绝不是一个人本主义者,而是在批判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实践观,继而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对宇宙观问题失去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作为一个深受儒道精神影响的知识分子,他在人生道路上积极承担着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并因此对历史和人生的悲剧性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本文以陶渊明的悲剧意识为切入点,围绕悲剧意识所包含的三个心理层面展开讨论,证明陶渊明是一位一生之中都在悲剧性人生中对抗悲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是辩证思想的大师,他和他的思想本身都应该受到辩证的对待。在“恶”这个具体的道德问题上,黑格尔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探讨“恶”的含义和历史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恶”的历史发展的杠杆作用的辩证法思想正是在批判吸收了黑格尔的思想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也正因如此,恩格斯在《终结》中指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荣孟源在长期的档案史料工作中形成了其系统而独特的档案史料观。在档案史料的搜集方面求新、求全、求实;在档案史料的鉴定方面从来源、制作、形式、印章等入手,在档案史料的编纂方面不拘泥于形式,坚持价值第一。  相似文献   

19.
康熙壬辰科武探花、御前侍卫杨炳,是我国有历史文献记载最早的梅花拳大师,是梅花拳界唯一入仕的人物.杨炳技勇绝伦、武高文典,对梅花拳在冀、鲁、豫的开展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晚年所著<习武序>不仅对梅花拳文理和拳法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时揭示天理教和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有着特殊的价值及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抗战期间 ,陈垣身为辅仁大学校长 ,坚持在敌后 ,以笔墨作武器 ,配合抗战 ,在异常险恶的形势下写了《辑覆》、《佛考》、《诤记》、《道考》、《表微》等杰出的史学著作 ,其史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进一步升华 ,并产生了意义重大的飞跃 ,奠定了他作为史学大师和学术巨匠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