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早晨起床后,儿子问我:“妈妈,葛老师和范老师明年走不走?”我有点不解,便问:“你问这干什么?”儿子说:“我不愿意让她俩走。”“为什么?”这时,儿子头一歪,满脸稚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因为葛老师和范老师好呗!她们老和我们一起玩,还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都喜欢她俩!”“孟毅,妈妈和单老师(我国的另一名教师)好不好?”我蹲下身抚摸着儿子的头温地和问。儿子爽快地说:“老师都好。可你俩没有葛老师和范老师好,你俩老不和小朋友玩。”听了儿子的话,我这个一向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好老师”顿觉一震。仔细回味,孩子的话…  相似文献   

2.
一、没考第一名朋友带孩子到我家玩,我和家人逗她:“婷婷这次考试得了第几名呀?”“第三名”“为什么没考第一名啊?”“我没抄。刘小雨抄了,得了第一名!”“你评上三好学生了吗?”“妈妈没有给老师送礼,所以我没有评上三好学生。”  相似文献   

3.
假如我是你     
当我批评老师“你班的常规太乱”时,我能从她的目光中读出“你带一回班让我瞧瞧”;当我指责老师情绪急躁、缺少方法时,我能从她那不耐烦地一甩头中读出“你执一回教让我看看”……是啊,话好说,活儿难干。可我干的就是“挑刺儿”的活儿。进退两难的我,常为摆脱不了这份尴尬而苦恼。清晨,两位家长的交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家孩子回家老说老师最喜欢辰辰。”“我们家孩子也这么说!哎,你说是不是老师都偏向呀?”偏向是教师之大忌。我们一再强调要爱每一个孩子,怎么还会有教师让孩子那么明显地感到教师偏向呢?我来到辰辰所在班,带着情绪加…  相似文献   

4.
王老师家。一个年轻的妈妈带个小女孩进门来。“王老师,我看您来了。”王老师:是田英啊!十几年没见你了。这是你的孩子吧?田英:是。娇娇,快叫爷爷!娇娇:爷爷好!王老师:好!好!真是好孩子!几岁了?娇娇:5岁。田英:上幼儿园了。王老师:怎么样?田英皱眉,刚要说话,被王老师制止。王老师(递给孩子吃的和玩具):娇娇好孩子,到那屋去玩,好吗?爷爷跟你妈妈说会儿话。娇娇走了。田英:这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爱臭美。看电视里面的时装模特儿上瘾着呢,老在屋里来回扭,把枕巾、床单披在身上……王老师:这孩子真漂亮。田英:可…  相似文献   

5.
不想回家     
周五下午照例又是幼儿自由选择玩具活动的时间。他们有的在拼图 ,有的在插塑 ,玩得十分投入。由于是周末 ,不少家长都陆续接走了自己的孩子。“龙龙 ,妈妈来接你了!”“老师 ,我不想回家。”“为什么?”我有些不明白 ,要知道平常他总盼着妈妈第一个来接呀!“老师 ,玩具我还没玩够呢。平常我们要识字、学画画 ,没时间玩 ,只有周五才可以玩个痛快!妈妈一接我回去 ,就让我没完没了地练琴、听英语 ,双休日好去上课。一点意思都没有。”“你这孩子 ,真不懂事 ,妈妈还不是为你好 ,将来有个出息!”龙龙最后还是不情愿地跟妈妈走了。龙龙的一番…  相似文献   

6.
爱在心间     
“老师,孙公强又打人了!”孙公强,孙公强,又是孙公强!这小东西,才上一年级,捣蛋的次数就比上学的天数还多。“叫他到办公室来吧!”我无可奈何地说。孙公强来了,邋里邋遢地站在那儿,怎么看也是个难以招人喜欢的孩子。为了帮他改掉坏毛病,我已用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可收效甚微。几次叫他的家长来也没有回音。“坐下吧。你说说看,别人没招你没惹你,你为什么打人家?”我早已被他“折磨”得没火气了。“我……我……”孙公强吭哧吭哧半天,憋出一句让我大吃一惊的话:“我一看到别的同学在一起玩,就生气,就手痒,就想去捣乱!…  相似文献   

7.
案例简述何园长正在办公室里写工作报告,一家长敲门而入。家长开门见山地责问何园长:“何园长,你们园老师怎么回事儿,罚我儿子半天不能玩!这么小的孩子不玩,那还能干啥?亏你们园还是一级一类园呢!”何园长一听,愣了,园里可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其中是不是有...  相似文献   

8.
教师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是一份充满收获和快乐的职业。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和家长的纽带,是学生的朋友。如何搞好学生教育,把一切处理得恰到好处,带领全班同学努力进步,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从师生的相互关爱中获得快乐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爱"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除了关爱,你还要经常让孩子的心灵受感动。老师要关爱学生,同时,要让你所爱的学生也爱你。  相似文献   

9.
新学期开学,我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转椅。但是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其他的孩子玩。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燕秋,你怎么不去玩呢?你看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孩子说:“怎么玩啊,老师我不想玩。”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玩吗?”燕秋说:“老师,我不会玩。”怎么不会玩呢?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啊。我觉得很纳闷,一定是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伙伴交往,怕羞吧。  相似文献   

10.
来园时,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活动室,我就会热情地迎接,并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走着上幼儿园的。”“你今天早饭吃什么呀?”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我想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沟通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如果你觉得与孩子难以沟通,原因可能是孩子并没有从你的言语中感受到爱和尊重。一沟通现场家长:“你以后能早点起床吗?隔壁小王为了等你已经迟到好几次了!”孩子:“我也想早点起来呀,可是每天作业那么多,第二天根本睡不醒。”家长:“你昨天晚上回来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视,为什么不用这个时间抓紧写作业?”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家长又是最最乐于奉献的一个群体,家长给孩子的关心很多很多,而孩子也习惯了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别人的关爱,很少想过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去年十·一放假,我给孩子们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对爸爸妈妈这两位亲人深情地说声:“我爱你!”并且就此写一篇作文。可是,学生们的普遍反应是:“老师你太肉麻啦!”  相似文献   

13.
给孩子梳头     
给孩子梳头的感觉,真好! 午睡过后,小朋友静静地坐在活动室里,冬末春初的阳光透过玻璃,暖暖地、柔柔地洒在小朋友的脸上、身上,孩子们一个个显得那么纯真,那么可爱 再调皮不过的孩子也会像小羊羔一样倚在你身上。你帮她把凌乱的小辫弄整齐,她会一边用小手拉着你的衣服,一边讲趣事给你听:“老师,昨天妈妈带我到游乐场了,那儿可好玩了。”梳宪后,赞美一句“真漂亮!”孩子会高高兴兴回到座位上。 下一个,再下一个,一个一个地梳。小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梳完了,“请小朋友坐好了,让老师看看变漂亮了没有?”唰──小眼睛一…  相似文献   

14.
“老师,我那小子你得管严一点,拜托了。”“老师,我家孩子最近老毛病又犯了,烦你看紧一点。”“老师,如果他再不听话,你就给我打。”“某某家长,你的孩子得管一管,太不像话了。”“某某家长,周末看紧一点,少让他出去学坏。”诸如以上带“管严”、“看紧”、“打”的话语,不知在多少老师和家长的口中重复过。诚然,对孩子“管”是必要的,管也是“爱”的表现之一,但不是爱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潘变 《家长》2023,(25):45-46
<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为孩子的人生奠基。亲子共读,则是帮助孩子从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字世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经常有家长跟我抱怨:“老师,我家孩子不爱读书,一有时间就拿手机玩儿,您说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喜欢上看书呢?”每次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就会问家长:“那您自己经常看书吗?您平时是不是也经常拿着手机刷视频?”家长会很委屈地说:“我会看书,但是看手机的时间也不少,一来是需要在手机上处理工作上的事,二来是工作太累,想着玩玩手机放松一下。”我说:“身教胜于言教。如果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自己先要有阅读的习惯。尤其是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要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6.
苦水甜学生     
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在同心县王团中学。除了一肚子师范专科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外,我别无他能。上班第一天的午饭,我熬了一锅看上去很成功的粥。凉冷后,猛喝了一口,怪哉?锅底上没有火胡巴,怎会苦口难咽?围在门上看“女大学生老师”做饭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苦水!苦水不能熬米汤、不能喝、不能洗脸、不能洗衣服,能和煤、能洒地、能蒸馍馍、能煮面条。窖里有甜水,要省着用……好一串子“能”与“不能”,他们倒成我的老师了。你还真别小看这些农村孩子。开学一周多,学校就给我班分了一手扶掺好土的煤末子,让和成煤饼子过冬。我看着一大堆煤末…  相似文献   

17.
张之淮 《中华家教》2013,(Z1):40-41
老师:您好!我有个问题老公,至少在教育孩子上很有问题。他总是爱说孩子:谁谁的孩子考了多少,谁谁的孩子考了第一,你看你,让我怎么说,说我丫头考倒数?你也给我考个前几名!他每天回到家只要孩子在看电视,也不问作业做完了没有,也不管看了多长时间,只会冲孩子喊:就知道看  相似文献   

18.
名词拾趣     
向家长报告成绩──“今夜有暴风雨”家长会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上自习课──“大闹天宫”“世界大战”考试时──“警察与小偷”考试前──“祈祷”考试后──“悲惨世界”满分──“千年等一回”秋游最害怕的事──“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正副班长──“绝代双娇”星期天──“等你等到我心痛”参考答案──“我不能没有你”第一名──“我的眼里只有你”失学──“讲不出再见”名词拾趣@楚旋  相似文献   

19.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立刻向讲台围来:“高老师,下节上什么呀?”“高老师,下节是什么课呀?”“下节还是数学!”“噢!……”大家都欢呼起来。同学们如此喜欢上数学课,我自然特别高兴,猛然间觉得孩子们比以往更可爱了。可是为什么这么让人头疼的数学却赢得了同学们如此的钟爱呢?于是,我有意地作了一些调查:“爱上课数学课吗?”“爱!”“为什么呢?”“因为数学能让人聪明。”“因为数学课能学很多知识。”这两种答案显然并没有解开我的凝惑。看见付冲一个劲地往前挤,我伸出手把他拉过来:“付冲,你想说吗?”“因为您对我好!”…  相似文献   

20.
家长有良好的愿望,并不等于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通常家长容易进入这样几个误区:唠叨没壳有的家长为了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总是不停地唠叨:“别玩了,快抓紧时间写作业吧!”……这种车轱辘话,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它会导致孩子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还有的家长总是数落孩子的不是:“你怎么这么笨!”、“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大街都没人要!”……家长误以为多说说孩子的短处,也是在教育孩子,刺激一下孩子,会让他急起直追。其实错了,孩子听了这些有伤自尊心的话,只会感到屈辱和愤怒,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