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用户驱动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352份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Bootstrap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企业跨界创新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以及用户驱动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跨界创新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用户价值共创,用户驱动创新在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驱动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顾客参与意识逐渐觉醒,用户创新绩效成为影响企业产品研发速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以价值共创为中介变量、心理授权为调节变量,构建了领先优势状态影响用户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351份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领先优势状态对用户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价值共创在领先优势状态与用户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授权正向调节领先优势状态对价值共创的影响;心理授权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在领先优势状态与用户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伏企业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了观念叠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价值共创行为的中介作用与政策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观念叠加对价值共创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在观念叠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策支持正向调节观念叠加与价值共创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正向调节价值共创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种群生态学探究创新生态系统种群丰富度影响创新生态效应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基于315家电子信息企业数据,通过采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法,得出以下结论:种群丰富度对创新生态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生态环境在其中发挥调节效应;价值共创模式和过程在种群丰富度与创新生态效应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创新生态机制正向调节价值共创模式和过程在种群丰富度和创新生态效应间的中介效应;创新生态位正向调节价值共创过程在种群丰富度和创新生态效应间的中介效应及价值共创模式在种群丰富度与同化效应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从价值共创视角构建了种群丰富度对创新生态效应转化内在机制,为企业构建多种群合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以能力进化和能力替代为中介变量、以战略柔性为调节变量的跨界搜索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国内290家制造企业的调研问卷进行假设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跨界搜索对能力进化与能力替代都有积极影响,能力进化和能力替代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积极影响;跨界搜索通过两种能力重构的完全中介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战略柔性正向调节以能力进化为中介的跨界搜索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积极效应;战略柔性负向调节以能力替代为中介的跨界搜索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积极效应.研究结论为回答“跨界搜索如何影响创新”提供新思路,也为企业管理者突破资源及能力局限、快速推进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突破性创新以实现企业生产技术的根本性改变和市场模式的颠覆性更新为目标,并能有效提升组织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尽管已有研究对突破性创新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并未明确解释作为突破性创新基础的异质性知识的来源问题。基于此,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领导特质理论,本文建立了跨界搜索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模型,探究了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以及管理者机会敏锐性的调节作用,并以先进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AMOS 21.0和Smart PLS 3.0对调查所得的284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前瞻性跨界搜索和追随性跨界搜索对知识整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对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在前瞻性跨界搜索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追随性跨界搜索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管理者机会敏锐性正向调节知识整合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数字经济和VUCA时代,如何提高创新柔性以响应动态环境是摆在所有制造企业面前的难题,对中小制造企业而言,由于自身资源相对短缺和资源管理能力不足,提升创新柔性的机制具有特殊性。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过程视角,结合中小制造企业固有特性,引入平台生态嵌入作为构建资源组合的新形式、数据赋能作为实现资源连接和供需精准匹配的前提和基础、价值共创活动作为推动资源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建立了三者与创新柔性间的理论模型。基于106家嵌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的中小制造企业样本,通过PLS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方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平台生态嵌入对创新柔性具有倒U型影响,并且受到数据赋能的正向调节;价值共创活动在平台生态嵌入与创新柔性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数据赋能对创新柔性具有正向作用,并调节了价值共创活动在平台生态嵌入与创新柔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在理论上揭开了中小制造企业创新柔性的提升机制,对资源编排理论做出有益补充,同时对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有效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资源提升创新柔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与知识组合理论,从互动式与非互动式两个维度考察创新生态系统的中心企业知识搜寻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探究知识重组的中介作用和知识势差的调节作用。对364家高技术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式与非互动式知识搜寻对价值共创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重组的中介作用成立;知识势差正向调节知识重组与价值共创的关系以及知识重组在知识搜寻和价值共创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基于参与主体层面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机制,拓展了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前因研究,为创新生态系统中心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搜寻策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9,(1):56-59
基于企业网络和企业能力理论,通过对474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导向对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正向影响,知识共创在利益相关者导向和开放式服务创新之间有中介作用。网络能力不仅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对知识共创的影响,而且还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知识共创—开放式服务创新这一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探究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知识基础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通过引入参与度和辅助机构支持,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高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广度正向影响价值共创,知识深度与价值共创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参与度在知识基础与价值共创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辅助机构支持正向调节知识基础与参与度的关系。本文从内部知识基础和外部关系特征的角度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机制,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为培育创新生态系统并实现价值共创提供决策借鉴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以关系学习为中介变量,企业开放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组织忘记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320份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学习在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开放度正向调节关系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企业开放度正向调节关系学习在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华中地区5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358套顾客–员工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计划行为理论,探索顾客契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价值共创行为和创新氛围在其中起到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顾客契合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在顾客契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氛围在顾客契合和价值共创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当企业创新氛围较高时,顾客契合对价值共创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组织冗余对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织冗余对于创新的影响目前仍然存有争议。一方面,不同类别组织冗余的作用会有所区别,现有研究不加分类分析和验证它们作用的做法值得商榷;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很少涉及作用机理的验证,这导致那些关于组织冗余为何有利或者有害的观点仅停留在猜测阶段;第三,大企业组织冗余的作用和小企业的会有区别,而现有研究很少探讨不同规模情境下组织冗余作用的变化。鉴于此,本文以组织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组织搜索(本地搜索和跨界搜索)作为中介变量,试图展现组织冗余对产品创新的作用路径以及企业规模所起的调节作用,并选择江浙皖三省六地科技型企业为样本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对423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一、沉淀冗余和产品创新显著正相关,非沉淀冗余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二、本地搜索和跨界搜索在沉淀冗余和产品创新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非沉淀冗余和产品创新关系不显著,二者间不会有中介变量存在;三、企业规模对沉淀冗余、非沉淀冗余和产品创新之间关系均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果有助打开组织冗余和产品创新关系的黑箱,为组织冗余存在形式的情境化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同时佐证了那些不加分类、笼统分析组织冗余作用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刘晓琴 《软科学》2017,(9):93-96
以资源保存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为基础,将情绪耗竭作为非伦理领导和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的中介变量,将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作为调节变量,提出一个中介调节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非伦理领导正向影响员工情绪耗竭,并通过其中介作用对职场创新越轨行为产生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调节情绪耗竭与职场创新越轨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21,(2):109-115
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52名一线服务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信息共享和吸收能力在顾客参与对员工服务创新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与调节作用,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表明:顾客参与不仅能够直接正向影响员工服务创新行为,还通过信息共享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员工的服务创新行为;吸收能力不但能够正向调节信息共享与员工服务创新行为间的关系,还增强了信息共享的中介作用,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从跨界搜索视角,探讨知识权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引入知识重构能力这一调节变量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结合239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知识控制力和知识影响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跨界技术知识搜索和跨界市场知识搜索在知识权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知识重构能力对这一中介效应进行了调节,知识重构能力越强,知识权力通过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强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资源能力视角解释用户驱动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过程逻辑,基于动态资源基础观和价值共创理论分析互动导向、战略柔性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使用Amos 240对319家样本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战略柔性在互动响应能力、顾客授权、顾客价值管理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顾客理念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2)售后服务情景下资源柔性对互动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高于协调柔性,相反,增值服务情景下协调柔性的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在还原互动导向多维度构念的基础上,发现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需打破组织边界引入用户参与价值共创,依据资源柔性与协调柔性的演化水平为用户提供创新性服务。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环境问题置于战略层面的高度考虑在企业环境管理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当前关注绿色创新战略实施积极作用的权变性的文献十分有限。本文整合Hart(1995)的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以及Teece(1986)的互补性资产理论,实证检验绿色创新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价值所需的内部关键能力与资源(创新能力和组织冗余)及其作用机制。运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收集江苏省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库绿色数据,实证研究表明:(1)现阶段中国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价值呈显著负相关;(2)创新能力对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冗余资源中,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能够正向调节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而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进一步的三项交互(Three-way Interaction)分析表明企业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较充足时,能够增强创新能力对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该研究结论深化、拓展了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为企业践行绿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组织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组织边界和价值创造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企业可利用数字平台协调不同参与者的创新活动,从而对价值进行扩展和延伸。本文借助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刻画了核心企业主导、用户需求主导、开放创新主导以及生态系统主导等四种类型的跨界创新模式,并辅助案例分析归纳出资源异质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以及数字同构效应驱动的跨界价值共创微观机制及其过程机制,为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及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启发。  相似文献   

20.
蒋楠  赵嵩正  吴楠 《科研管理》2016,37(6):57-64
引入知识共创变量,对服务型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服务提供对服务创新绩效的主效应以及知识共创在其中的中介效应,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来自300家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有效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面向客户的服务提供和面向产品的服务提供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明显促进作用;(2)服务提供对知识共创有正向影响;(3)知识共创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知识共创在服务提供和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