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郭毅  双羽 《科教文汇》2020,(12):62-63
“双创”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国内和国际地位、建设“双一流”高校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创新创业发展及普通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建立符合学科特色的“双创”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群众型”与“精英型”两个层次的“双创”活动、坚持研究型与应用型并重模式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禹  安允充  郝超 《科教文汇》2023,(23):170-173
党的二十大对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建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双创”教育逐步推广,中学“双创”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之一。语文学科作为中等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学科,应当与“双创”教育相融合,创新教育方式,内植“双创”基因。文章在分析语文学科与“双创”教育间耦合性的基础上,探索“双创”教育融入中学语文学科的意义和路径,以期推动“双创”在中等教育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一旭 《科教文汇》2024,(2):144-147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创新环境的优化,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及高职毕业生创新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双创”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双创”背景下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确立“双创”视角下高职教育体系改革的方向与途径,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在“双创”教育理念、课程、教学、师资、考核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更新人才培养思维,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力量、优化教育环境,推动“双创”视角下高职教育的有效改革,培养出专业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的宏观背景下,新兴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在此环境中,企业的创新和创业逐渐成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动力。尤其是在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中,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这些高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实践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长春电子科技学院为例,重点探讨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文章还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实践研究,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在职场和创业中的竞争力,同时促进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三种基于“双创”生态圈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路径。选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top15中的部分省域创新创业环境发展现状,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与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等在内的七维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和耦合分析两种方法,结果证明,在“双创”生态圈建设中,共存在“产业主导型”、“文化驱动型”、“环境耦合型”三种环境优化路径。以陕西省“双创”环境优化为例,分析了当前“双创”环境对成效的支持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探究了基于“双创”生态圈建设的陕西省创新创业环境优化路径及模式,以期为“双创”升级版的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宏颖 《知识窗》2023,(5):111-113
“互联网+”时代“双创”理念的广泛普及,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在“双创”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要利用区域优势,加强产教融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破校际边界,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引进教育企业进校园等创新举措,为教师培训体系改革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新可能。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双创”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探索从科研评价-“双创”生态-新业态监管视角研究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问题,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从科研评价、“双创”生态与新业态监管3个角度构建科技创新治理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各省份的科技创新治理能力,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结果表明:31个省份的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不足;各省份的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西部的增速低于东、中部,中部则低于东部;分区域的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强弱依次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差异显著,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加剧。针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现状,从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优化“双创”生态环境、强化新业态监管体制三方面提出加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加强多元创新主体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余菲菲  施晔 《科学学研究》2020,38(3):476-487
本文首先对“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其特征与政策内容结构。接着,基于注意力基础观与年龄依赖理论,以2013-2017年沪深上市的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互联网+”创业政策力度、数量及主题内容对新创企业实施“互联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政策的力度及数量与新创企业实施“互联网+”程度呈现倒U型的关系;(2)公司年龄对“互联网+”创业政策数量、力度与新创企业实施“互联网+”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3)“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政策的结构主要包括平台、众创空间和基地建设、财政金融支持、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支持以及“双创”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五大政策主题,并且上述这些政策主题内容都对新创企业实施“互联网+”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滔 《知识窗》2023,(3):123-125
在多元化器乐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突出课程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在课程设计中加入时代性、功能性、人文性元素,确保课程更具教学价值,还要增强模块化与具象化思维,提高学生器乐技能和音乐素质。文章重点探讨基于“双创”能力的高职多元化器乐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推进高职多元化器乐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发展直接关乎新时代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科学理解“互联网+”综合水平的时空分异及演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互联网+”综合水平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互联网+”综合水平的空间差异及来源进行测度,并对其演进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互联网+”综合水平均呈现逐年的稳步上升态势,且具有典型的“东高西低、两极分化”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互联网+”综合水平的总体空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地区内差距的作用次之,而不同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影响极小;解决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地区“互联网+”综合水平的地区间差距是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国及三大地区“互联网+”综合水平并没有呈现显著的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也仅出现在全国层面和东部地区,这预示着缩小“互联网+”的空间差距单纯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不可行的,尤为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研究框架和结果为更加精确和理性地解决“互联网+”差距问题、统筹实施“互联网+”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云  杨宇  刘毅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96-1806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研究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科学研究对于技术创新的贡献不足,难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产业创新需求。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基础与产业创新需求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要求,对大湾区科技、产业和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0个产业的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协调数据集和关联度指数、相对发展度指数等,厘清了1997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间的演变和交互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协调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各产业的协调水平呈现出差异性。文章关注的10个产业中,通信技术、集成电路已达到优质协调水平,海洋工程装备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其他产业均处于良好协调水平。科学研究的规模优势与竞争优势对于协调水平提升具有动态性,这启示要注重结合创新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高度关注原创性和引领性,着力形成区域科学研究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方向,以2012—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12个出口制造行业为样本,从产业发展视角提出以结构优化、质量进步、技术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出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运用犹豫模糊熵权和TOPSIS法进行量化评测,实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出口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优劣势以及实现升级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出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上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呈现一定的波动增长态势,其中行业结构水平成为该区域的优势项,但同时也存在行业发展不平衡、市场感知不足、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空间大、代工思维影响遗留较强等问题;鞋类、服装、箱包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的行业结构水平较低、创新能力较弱。为此,粤港澳大湾区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出口制造业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和强化质量品牌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深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高水平参与国际文化与科技合作的重要举措。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正在成为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也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科技融合具有高起点、高技术、高效能等特征,其动能源自跨界融合发展、各级政府系统性政策支撑、大湾区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内容生产数字化、内容传播平台化、信誉保障去中心化。在建设人文湾区进程中,可以选择科技金融、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复合型人才培养三大路径提升文化科技融合水平,促进文化与科技互促互鉴,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以2000-2019年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2661名高层次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一高端人才群体从出生地、教育地到成就地的流动轨迹总结出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的科技人才流动模式。研究发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的科技人才流动分别呈现为“单核吸引”、“自产自销”和“创新吸引”模式。三个区域的科技人才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在地化流动现象,区域内部人才流动不平衡、不通畅。为实现各区域人才的一体化发展,本文建议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将科技人才流动模式分别转变为“单核辐射”、“内循环”和“合力吸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科技金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中心的关键要素。科技金融既促进了技术创新,也推动了金融自身的创新,更驱动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供给方式的大变革,是形成当代产业生态圈的关键纽带。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是集科技、金融、产业于一体的世界一流湾区,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涉及产业、企业、技术等方面,通过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产品体系、促进粤港澳三地金融规则对接、创新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加速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生态圈,加快促进大湾区内部产业链完备与供应链稳定,以科技金融创新助力先进制造业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大湾区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粤港澳大湾区2001-2019年间的科技创新数据,通过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来测度科技创新协同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区域间、部门间的科技创新协同度较低但发展趋势呈上升态势,各子系统有序度的差异性是导致协同度较低的重要因素;第二,在新经济地理的3D框架下,经济密度、交通便利、通信设施、市场化、对外开放和政府干预等的发展都对科技创新协同度产生积极影响,但人口密度的增加没有提高其协同度,这些经济地理要素构成协同机制系统,同时呈现空间个体异质性;第三,在拓展分析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个体间具有自主技术创新临近特征.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下,系统又全面地研究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论将给粤港澳探索推进协同创新为科技湾区建设加添动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选用耦合模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粤港澳大湾区2009年至2018年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两个子系统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科技创新序参量优于金融创新序参量;且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幅提升;从内部看,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序参量、耦合协调度还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区域整体、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高度融合,推动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评价珠三角城市的创新绩效,根据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先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各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再通过双重差分法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大湾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珠三角部分城市依然存在创新资源配置无效的情况;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后,珠三角城市的创新绩效提升了0. 131个单位,说明大湾区的设立有利于促进珠三角的科技创新;不同的科创环境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前正处起步阶段。本文分析: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是保障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湾区治理的重要突破口;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湾区要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目前的社保政策的碎片化状况成为境外人才进入广东工作的后顾之忧,这一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大湾区的建设有赖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但目前的客观现实与我们的良好愿望相距甚大;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湾区比较,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本文提出:在当下治理任务繁重复杂的情况下,要实现湾区建设的良好开局,首先必须重点抓好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港澳青年深度融入湾区内地和尽快构建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治理机制等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0.
将能源和环境作为投入要素纳入传统的产出密度模型,就工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以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工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工业集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环境规制、工业企业规模和政府支持力度的门槛效应.基于此,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全面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