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一名学生写作文,起了个令老师纳闷的“新潮标题”。浦东某中学初一(1)班筹备开学后第二期墙报的中心是“关心”,班主任徐老师惊喜地发现平时沉默寡言的小罗,写了一篇令人感动的好文章。小罗10岁丧母后,父亲不久又给了婚。继母虽然关心、疼爱小罗,他却处处怀有戒心和  相似文献   

2.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一次在给小学低年级学生讲解“颗颗稻粒多饱满”一句话时,要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饱满”这个词造句。有的学生说“麦粒长得饱满”,有的学生说“豆粒长得饱满”。斯霞老师忽然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胸脯略略一挺,头微微扬起,两眼炯炯有神。接着,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老师精神饱满。”斯霞老师接着又问:“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一个个挺胸抬头,坐得端端正正。斯霞老师根据词语教学的需要,辅以自然朴素,而又准确的情态,使学生不仅明白了“…  相似文献   

3.
雷洁 《甘肃教育》2003,(1):37-38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一次在给小学低年级学生讲解“颗颗稻粒多饱满”一句话时,要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饱满”这个词造句。有的学生说“麦粒长得饱满”,有的学生说“豆粒长得饱满”。斯霞老师忽然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胸脯略略一挺,头微微扬起,两眼炯炯有神。接着,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老师精神饱满。”斯霞老师接着又问:“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一个个挺胸抬头,坐得端端正正。斯霞老师根据词语教学的需要,辅以自然朴素,而又准确的情态,  相似文献   

4.
每当提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人们脑海里总会出现这样几个画面:面对墙上触目惊心的事故照片,血淋淋的特写场面,孩子们露出惊惧的表情和“好可怕呀”、“真吓人”的惊叹;老师和家长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们不准做这、不许干那,同时用一些假设的后果吓唬孩子们,孩子们则紧张地点着头;讲台上老师单调地宣讲安全规则和条例,座位上学生或茫然、或厌倦、或忙于游戏,直至老师再次提高声调进行警告……于是安全教育便成了用血淋淋的场景威吓,以权威式的论断压服或进行填鸭式的说教,让孩子们感到的是恐惧、紧张和厌烦,其效果可想而知。辅导员老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平常的午休,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班长突然跑进来神色慌张地说:“李老师,你快去看看,小罗在教室里把衣服裤子都脱光了!”“什么?”我吓了一大跳。小罗可是个女孩子啊,她怎么会?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赶到教室。  相似文献   

6.
张华 《教育文汇》2011,(11):21-21
在某小学,曾见到这样的情景——场景一:上午第一节课前,某班教室的后门紧闭着,一位老师坐在一条横在前门的椅子上,让孩子们手里拿着“通行证”——作业本,一个个接受着他严格的盘查。学生看到老师毫无表情地点头后,才跨过椅子进教室;如果老师伸手一指,糟了,这个学生便会自动地站墙根了。检查结束后,老师拿起教鞭,用威严的目光在这些被罚站孩子的脸上逐一扫过,然后是一顿训斥。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平常的午休,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班长突然跑进来神色慌张地说:"李老师,你快去看看,小罗在教室里把衣服裤子都脱光了!""什么?"我吓了一大跳.小罗可是个女孩子啊,她怎么会?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赶到教室.……  相似文献   

8.
吻猪与爬行     
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老师带着这群孩子穿过公路,来到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找到一头特大特肥的母猪。老师走近那头大母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面笑得前仰后合,手舞足蹈。  相似文献   

9.
学生小罗是一个很得老师们喜欢的学习委员,她不光学习好,而且工作大胆主动,办法灵活,为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有一天她却托同学替她上交了一份“辞职”报告给我。我感到很意外,当时就没有答应小罗辞职。后来,我了解到:小罗之所以辞职,是因为班上有那么三五个后进生对她进行了讽刺挖苦、甚至打击报复:有的说她是好表现自己;有的散布谣言说她是想巴结老师而假积极;有的还将她的文具盒踩坏,把她的书扔到纸屑箱里……  相似文献   

10.
“叮铃……”上课铃声响起,的读书声从我班传出。两三分钟过去了,老师始终没来。机灵鬼小罗小心翼翼地贴在窗上看。呀!老师不在,据小道消息.老师开会去了……  相似文献   

11.
一天午饭后,我带着小朋友(小班第二学期)在园中散步。已怀孕的蔡老师迎面走来,看上去她显得很累。这时,小朋友们也都似乎发现了什么,嘴快的小罗号已经指着蔡老师的肚子神秘地笑起来:“快看!大肚子。”全班小朋友也随之开始连锁反应:指指点点,又说又笑。当时,我并没有急于制止、批评或引开孩子们的话题。我想,这是孩子们好奇所致,何况,这种事情会在幼儿周围不断出现。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捕捉住这些身边的事情,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孩子通过亲眼目睹的事物去体验社会生活,使孩子们懂得怎样爱别人和关心别人。于是,当蔡老师走…  相似文献   

12.
老师的眼睛     
孩子们喜欢看妈妈的眼睛,更喜欢看老师的眼睛。孩子的心中,最神圣的莫过于老师的眼睛。老师的眼睛藏着妈妈的慈爱,又有妈妈眼睛里没有的威严。上课了,老师说:“看着我的眼睛。”于是看窗外的孩子扭回了头,叠纸飞机的孩子停下了手,他们的心儿飞进老师闪闪的瞳仁里。淘气的孩子做错了事,低着头,老师说:“看着我的眼睛。”他们抬起了头,在老师期待的目光里红了脸,心里增添了改正错误的勇气。游戏时,一个男同学装作“老鹰”,老师扮作“老母鸡”。“老鹰抓小鸡来了!”老师张开臂膀,护着她的孩子,身后的孩子们不时地发出愉快的尖…  相似文献   

13.
新老师     
我的孩子上初一了。第一学期时的英语老师是个有经验的老师,孩子们非常喜欢她。因为喜欢老师,孩子就特别爱上英语。突然因为初三的一位老师病休了。学校权衡再三,决定把我孩子的老师调到初三。老师自己舍不得学生,孩子们更是不愿意,全哭了。有的孩子还勇敢地去找校长要求。当不能按他们的想法做时,孩子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新老师刚上课  相似文献   

14.
<正>天使需要秩序第二次来到这位年轻的程老师的课堂,曾经让孩子描画书上字理识字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个理解孩子,尤其懂得如何尊重孩子的老师。这些上学还不满一年的孩子们好不奇怪地看着我这个不速之客,自然而礼貌地说了声"阿姨好!"老师同样自然地告诉孩子们:"我们应该说老师好。"孩子们笑着重复着"老师好"。开始上课了,老师要范读一遍课文,告诉学生可以看着字,也可以看着图。老师的声音舒缓柔和地传出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下午,班级卫生委员不在,我便让小李和小罗打扫教室,小陈和小赵打扫教室外走廊。不久,我去检查时,发现走廊扫得很马虎,好象只用扫帚在地上划了几条龙似的,我皱了皱眉头:这两个学生学习挺认真,可是,对劳动、对集体的事怎么这样不热心,不负责任……我边想边走进了教室。一看教室,水泥地板扫得露出了青皮,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玻璃窗擦得通明透亮。小李和小罗还在一股劲地抹桌椅。我脸上堆满了笑意,夸奖他俩说:“打扫得很好!”两位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李老师,请指点!”“等一下,你们把走廊再扫一下好吗?”我征求他俩的意见。小李和小罗乐意地接受了。  相似文献   

16.
正走进隆回县滩头镇的群山,满眼苍翠,只有零星几座简陋的民居点缀其中。一栋两层小楼里,不时传出琅琅书声,这里就是隆回县滩头镇高峰小学。在学校,仅16名学生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正在上着一节复习新词课。孩子们端坐在着,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复习汉字,每当孩子们手指着"头""口"和老师的指令能相配时,老师便舒展开额头上深深  相似文献   

17.
老师睡着了     
“嘘,老师睡着了,别出声。”“嘘,轻点声,老师睡着了。”“……”耳边起伏不断地响起孩子们小声的相互警告提醒声,接着是孩子们轻轻走出教室的脚步声。我拥有一班纯真可爱的山里孩子,这该是我二十年来最值得自豪骄傲的财富吧。昨天晚上由于改稿而睡得晚了些,早上起来头便沉沉的有点晕,强打精神给孩子们上完一节音乐课,课间休息时忍不住趴在办公桌上稍作休息,没曾想却惹来孩子们细心的关爱,心中真是有一种暖暖的说不出的感动。去年,学校由于联办,把原来的三个年级都抽调到邻村那所大学校,而只剩下我和我的二十二个学生独守这空…  相似文献   

18.
陶珊 《湖北教育》2002,(22):48-48
教育学生学会尊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与人合作精神的重要渠道。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 这是不久前我从朋友哪儿听到的一件事: 孩子们正在玩角色游戏——医院,几个小朋友把“生病”的娃娃扔得满地都是,其中有两个是老师喜欢的“好孩子”,老师当时只淡淡地说了句“下次可不能这样,好孩子应该带好头”,就让他们走了;而对剩下的几个小朋友则进行了一顿严厉的批评:“怎么回事?去把娃娃都捡起来!下次你们再别想玩游戏! 这时,小锐不满地嘀咕:“不是我干的,是琪琪带的头。”  相似文献   

19.
黄瑞 《今日教育》2012,(2):27-27
2011年8月15日,胡先进接到了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四个学生的电话。孩子们说,曾令秋帮他们买好了返渝的票,并请他们吃饭,但坚决不收他们的钱。孩子们信赖地问胡老师该怎么办,听到这,胡老师笑了,并告诉孩子们把钱收好,安全回渝,回来再告诉他们缘由。  相似文献   

20.
滕娇 《中国德育》2010,(6):81-82
我不是一个喜欢跟在学生屁股后“张牙舞爪”的所谓“勤奋”老师,因为我不喜欢一天到晚婆婆妈妈地对孩子们唠唠叨叨,不喜欢一天到晚对孩子们事无巨细地大包大揽,更不喜欢一天到晚看见孩子们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我是个“懒老师”,我喜欢优雅地教学、优雅地管理班级,嘿嘿,别以为我的班级会名落孙山,告诉你,从小学一年级带到现在,五年过去,我们班已成长为全校有名的优秀班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