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的时代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2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对比新旧《未成年人保护法》,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未成年人的家长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杨路 《天津教育》2008,(5):37-38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12月29日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针对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方面强化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观点     
■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迫在眉睫尽管我国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内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原则性规定,许多制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经过多次修改,1991年9月4日经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992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它对于切实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修订了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七十二条,分别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国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内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原则性规定,许多制度需要具体细化。我国亟须加快制定《未戍年人网络保护法》,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李玉玲目前表示。为了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6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开始施行。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这部法律成为献给少年儿童最好的节日礼物。《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1991年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完善立法予以解决,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大了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责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我国的法律规定了许多年龄界限,其中有一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学习《教育法学基础》课时,不仅学习教育法规的有关知识,还要掌握与教师工作联系密切的若干法律知识。因此,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刑法》的一些问题也必须了解。这些知识既有利于对教育法规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全面准确地遵守和贯彻执行。一、教师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和执行,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我国制定的《保护法》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未成年人的自动保护融为一体;在总体上强调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注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12.
“尽管我国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内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原则性规定,许多制度需要具体细化。我国亟须加快制定《未成年入网络保护法》,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李玉玲在参加“播撒绿色的希望拥抱网络的春天——净化青少年社会文化环境社区行”活动时表示,为了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她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制定《未成年入网络保护法》的提案。  相似文献   

13.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的  相似文献   

14.
关颖 《家长》2007,(Z2)
从1991年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6个年头。在2007年6月1日全国人大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前夕,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在天津市区对500余名未成年人的父母就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内容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有87.2%的人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12.8%的人不知道;在表示"知道"的人中,"了解全部内容"的人只有13%,"了解一部分内容"的人有47.2%,"只是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的人有21.7%,有18.1%的人无回答。从整体上看,相当多的父母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识是模糊的。在对法律规定并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更别说自觉、正确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了——这是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一大缺憾。法律是神圣的,但法律并不神秘。让我们一起走近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同解读这部关系到孩子健康成长的法律,共同反思在孩子的抚养教育中的问题。这不仅将使我们感到法就在身边,也将使我们对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更加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     
柳斌同志强调,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系统责无旁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最近强调:“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所有校长和教职工都应十分认真地学习和研究《未成年人保护法》,领会法律的精神,理解法律的内容和要求,并认真贯彻执行。”柳斌指出,“未成年人从进入幼儿园起直至成年,  相似文献   

16.
《家教指南》2008,(2):F0003-F0003
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一周年前夕,由国内法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合力撰写的《为了孩子——和家长谈谈未成年人保护法》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高敏 《教育》2006,(23)
案例法律链接①《宪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③《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随后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2007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对此进行了强调。各省、区、市也通过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1992年1月1日开始实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以来,取得显著成绩,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法律规定责任主体较为概括,没有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以及承担的法律后果,而且法律规定原则性较强,实际操作的依据不足。2006年8月22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对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法律规定从56条增加到了75条,其中新增25条,删除6条,修改32条。《草案》明确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确立未成年人优先原则,并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曾被形象地称为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小宪法,这次修订非常及时,而且意义重大,事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涉及中国未来发展。中小学教育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适应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实际需要。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规定,依法执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促进未成年人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法律一经制定、修订、生效,具有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小学在学习和遵守《草案》法律规定时,可联系修订前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行情况,对照新的法律规范条文,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增强法制意识。同时,可联系身边青少车学生鲜活的教育事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法制观念高度,提高执法的自觉性。本选题在学习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维护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受保护权,联系青少年教育实际进行探讨与研究,目的是与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学好《未成年人保护法》,一起研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中小学生维权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1992年1月1日开始实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以来,取得显著成绩,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法律规定责任主体较为概括,没有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以及承担的法律后果,而且法律规定原则性较强,实际操作的依据不足。2006年8月22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对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法律规定从56条增加到了75条,其中新增25条,删除6条,修改32条。《草案》明确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确立未成年人优先原则,并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曾被形象地称为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小宪法,这次修订非常及时,而且意义重大,事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涉及中国未来发展。中小学教育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适应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实际需要。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规定,依法执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促进未成年人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法律一经制定、修订、生效,具有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小学在学习和遵守《草案》法律规定时,可联系修订前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行情况,对照新的法律规范条文,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增强法制意识。同时,可联系身边青少车学生鲜活的教育事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法制观念高度,提高执法的自觉性。本选题在学习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维护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受保护权,联系青少年教育实际进行探讨与研究,目的是与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学好《未成年人保护法》,一起研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中小学生维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