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国后17年中,史学界展开了对建国前那种非历史主义思想和做法的批判与反思,提倡历史研究要求真、求实,竭力倡导历史主义思想,史学界掀起了一股科学的史学思潮。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晚年偏爱佛学,在史学研究中大量使用佛学话语来解读历史和史学,倡导史学界重视佛教和佛学,故其晚期史学思想也深受佛学理念的影响,在历史发展动力、因果律的理解及经世致用思想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思想倾向,体现出明显的佛学取向。佛学的影响使他更加注重历史发展主体性因素和精神作用,塑造了其晚期史学的基本风貌,并使其得以融汇佛、史,以佛家的胸怀践行史家的天职。  相似文献   

3.
蒋廷黻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主张用西方的科学方法重新研究中国的历史,主张确立学术规范,以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学术水准。精而少的专才是蒋廷黻培养学术后进的基本原则。蒋廷黻始终把清华历史系作为他实现传统史学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学术中心而锐意经营,培养了一大批史学新人。这都是他对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其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本文从蒋廷黻的思想理论背景、学术实践、学术论著及学术影响探讨了其史学思想及其影响,肯定了他寻求中国学术现代化的努力及中国近代史研究开山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思想,博大精深。在史学的研究指导方面屯有较多的论述。他坚持唯物史观为历史研究的指南,认为历史是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主张用历史教育人民。这些史学思想是指导新时期史学发展的宝贵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创始人。在对传统史学的激烈批判和对西方史学的热情介绍基础上,他提出“史学革命”主张,倡导“新史学”;他将进化论引入史学并重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着传统史学结束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在理论上的初步确立。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梁启超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元性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何炳松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出版家、教育家,为史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从西方引入新史学,强调历史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如何正确看待史料和史学的价值方面有独特见解。除此以外,他还把自己的史学思想渗透到华侨高等教育和历史教学中去,收到了良好效果。他在历史研究中有很多颇具特色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体味。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创始人。在对传统史学的激烈批判和对西方史学的热情介绍基础上,他提出“史学革命”主张,倡导“新史学”;他将进化论引入史学并重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着传统史学结束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在理论上的初步确立。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梁启超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元性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孟子与史学     
孟子与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他对古史进行过整理以及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重视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基于一定的诠释立场对历史进行诠释,以史论政,史论一体,构成其学说的一大特色。孟子的历史理念和史学思想在当时处于先进水平,在我国史学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震是南宋末年“程朱理学”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自己的理学思想作为认识历史的指导,将历史事实赋之以特别的意义,从而形成了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即他的历史哲学。本文通过对他的历史哲学的阐述,进而总结他的史学思想的特点,即黄震的史学思想反映了宋代理学影响史学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0.
清代史学属于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总结期,同时也是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重要阶段,研究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有利于加强对传统史学的认识。清代史学的发展状况主要从明清鼎革之际私人历史的撰述,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史馆制度的完善,历史考证学的兴起与繁荣,对古代史学理论的总结,逐步迈向近代史学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史学从思想和研究方法上也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发生变化,史学发展的每个方面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也都呈现各自的特点。因此,分析清代史学的发展原因一定要在对各个方面的状况有了了解后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记载来看,田舜年不仅是一位功绩显赫的司主,而且在文化方面,尤其是史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虽然大多数著作已不存世,但其作品中人、天、民的历史思想及其成因值得我们探讨。本文试图从作者的时代背景、家族和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进行剖析,以明了其历史思想的形成原因,进而指出政治功用性和民族性是其思想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中内蕴着丰富的领导思想;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本来就是具有广泛历史性、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科学领导思想;着眼于历史哲学的理论视野,对邓小平领导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地位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这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顾颉刚在考辨《禹贡》时,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他因此意识到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古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他倡导学界开展历史地理学研究,并创办了“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承载了唤醒民族意识、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任务。他对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兴起有开创之功,贡献巨大,其炽热的爱国情感、开阔的学术视野,堪称学术界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只有在克服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辩证法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倾向、恢复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才能重新认识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视野中,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借用合力定律对处于史前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生动说明。历史合力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的辩证法、唯物论和历史性的统一,对研究和阐发历史辩证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魏徵是唐太宗统治集团中的主要决策人物之一,其政治活动表明,他既是一个谙于当代政事的史论家,又是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政论家。魏徵之所以被史家誉为"雅有经国之才",同他在这两个方面的修养有密切的关系。魏徵政论的历史底蕴,是他的政治敏感和历史智慧相结合的表现,也是他的诤谏风格的突出特点。史学和政治的关系,在魏徵那里,实际上也就是古今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始终给予极大的关注。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极其丰富,对科技的社会价值、科技人才、科技动力进行了深刻阐述。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命运有着深刻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明真法师是中国当代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大德,一生爱国爱教,钻研佛教学术思想,从事佛教教育事业。在他的思想中,饱含着朴素的历史进步观。一是他的人间佛陀思想:认为佛法是东西文化之结晶,佛学是属于世界的、人民的,佛陀是个历史人物,佛陀是真理的实践者,佛陀的简朴生活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佛陀在当时已经有了环境保护意识;二是他的历史进步思想:对历史人物有着正确的评价,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对南岳僧众抗日业绩的大力颂扬,对二战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能进行深刻的反思,具备了初步的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分析方法以及朴素的历史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8.
内藤湖南曾明确地指示过《诗经》研究的努力方向。由他提出来的唐宋变革说业已成为宋研究的革命性原动力。在我国近年来国学有复苏之趋势。宫崎市定之学问已对中国当代的学术建设起到了触媒作用,中国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成果得益于其中国史观。由此上溯,其理论根基必及于内藤湖南的中国史观。对内藤湖南中国史观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学术之建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中叶的伟大复兴,亦有助于亚洲各国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中期,陈翔鹤的历史小说受到批判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对陶渊明的评价,借古讽今,嵇康的叛逆精神,历史背景.他的历史小说因为坚持个性化的历史叙述,偏离了主流文学的要求而受到批判,这种政治化的批评给当时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十分有害的影响.虽然他的个性化创作受到过批评,但在文学史上仍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推动了当时历史小说创作的小高潮,而且其创作方法对后来的新历史小说创作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20.
斯本格勒是二十世纪初欧洲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影响巨大的历史理论虽有深刻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积极意义,但也表现出全盘否定资本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成为近代以来德国学术思想界代表消极和反动方面的主要人物之一,这对二十世纪上半期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并由此使德国民族陷入独裁和战争的巨大历史悲剧,在思想和理论上有着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