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并善于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其科学探究习惯。  相似文献   

2.
我的儿童教育观就是儿童的教育要儿童化:善于从儿童的特点出发, 善于将教育内容儿童化,善于采取具体、形象、直观的儿童化的教育方法, 善于引导儿童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善于发挥儿童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顾化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揭示了化生态学从早期到晚期的基本涵义的变化,归纳与阐述了化生态学在儿童研究中的应用-化生态学强调从化生态环境与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去理解儿童,倡导从具体化背景与个体的选择性适应两方面考虑教育公平问题,主张研究方法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化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制度产生影响;教育具有传递与继承化,交流与融合化,选择与更新化的功能。在经济全球化、教育现代化、化交往国际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要高度重视儿童艺术教育的化导向,坚持物质化与精神化统一,科技化与人化协同,传统化与现代化结合,外来化与本土化相融,使儿童艺术教育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5.
何谓儿童化?实践告诉我们,一是要善于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二是要善于将教育内容儿童化,三是要善于采取儿童化的教育方法,具体、形象、直观,四是要善于将教育内化为儿童的自我教育,五是要善于发挥儿童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实践蒙特梭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特梭利教育是来自西方文明的教育思想,我们在实践这种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善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起来,注重儿童完善人格的培养,真正理解和形成尊重儿童的教育观,最终促进有中国特色幼教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何谓儿童化?实践告诉我们,一是要 善于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二是要善于将教 育内容儿童化,三是要善于采取儿童化的 教育方法,具体、形象、直观,四是要善于 将教育内化为儿童的自我教育,五是要善 于发挥儿童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话是开心斧,情到自然开。”每一个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拨动这根心弦,教师的教育观念十分重要。儿童的教育要儿童化,要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将教育的内容儿童化,教育方法情趣化.让成功的体验与满足感行走在儿童的天地间,教育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儿童分龄化教育是博物馆教育工作难点之一。分龄化教育依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认知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创新相应的教育活动模式,以加深对展陈活动的学习和理解。目前国内博物馆的儿童分龄化教育工作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分龄化教育体系和理念。结合儿童心理学的原理,设计出符合国内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分龄化教育势在必行,从而激发不同年龄层对展览的认同感,加深对展陈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2007,(1B):14-14
儿童的教育要儿童化, 不仅是个方法问题, 更是有无先进教育思想的大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不仅在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童,而且也是儿童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者。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12.
儿童艺术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诸如:儿童艺术教育非艺术化、专业化、成人化、时装化、尖子化和庸俗化等。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并加以防范,还儿童艺术教育的本来面目,凸显其审美特征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儿童发展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与最终落脚点,同时也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当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非常重视对儿童发展的学习,形成了科学化、浪漫化以及儿童是行动者的儿童观。但由于所依赖的学科限制,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儿童观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表现为唯心理学化、较少关注儿童的社会处境和均质化等问题。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还需要以多学科视角构建立体的儿童形象,如从儿童史、儿童哲学、社会学中汲取营养,帮助学生形成具有深度、广度与厚度的儿童理解。  相似文献   

14.
视障儿童与健全儿童的融合教育就是指视力残疾儿童首先在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资源室进行学前康复训练后。再将他们送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通过集体教学和有机穿插对视障儿童的个别辅导,使他们在化知识、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资源室对视障儿童的共同教育教学管理,使视障儿童学习了化知识,开启了封闭的心理.陶冶了良好的情操,为将来融入主流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旧纲要的比较显示,当前我国儿童艺术教育更为重视儿童艺术情感体验的突显程度,体现了更为明显的个性化和过程取向,更为彰显儿童的主动性,综合化与生活化的要求更高,政治化与德育化倾向则有所减弱。在此变革过程中,社会变迁,教育思潮的变革,儿童观、艺术观、教育观的转变,儿童艺术教育观念的改变等都是影响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前,虽然人工智能时代编程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编程教育多将重心放在训练儿童的编码操作技能,忽视了编程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而偏离了儿童编程教育的本真之意,而探索创生多元化的编程教学方式以发展儿童编程思维才是儿童编程教育的价值所在。基于此,文章首先从编程发展历史和教学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非计算机化”儿童编程教育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与教育价值展开论述;然后文章以建造主义为理论视角并以活动理论作为实践承接,结合具身化、游戏化、叙事化和协作化的活动实践原则,构建了“非计算机化”儿童编程教育教学模式;最后文章通过详细介绍教学设计示例,并辅以教学应用效果,说明了“非计算机化”儿童编程教育促进儿童计算思维发展的有效性,以期为儿童编程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规训教育是一种无视儿童天性,强调对儿童进行训化、操练的教育。这种教育抹煞了儿童的个性,压制了儿童的天性与自由,塑造了儿童一味顺从、驯顺的奴性人格,使儿童成了装配线上生产的"机器人"。规训教育在本质上是非人性、反人性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规训教育的分析,揭示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一种崇尚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主体性、能动性、敬畏儿童缪斯灵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全纳教育”———使特殊儿童融入普通学校 (从而成为“全纳学校”)与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 ,其深刻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实现教育公平的追求 ,克服现有教育制度弊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而且更有其人格学上的深层意义 :对于特殊儿童 ,使其体验到做“人”的尊严 ,并激励 ,培养其自强的意识其坚韧不拔的个性品质 ;对于正常儿童 ,激发并深化其善于关心、同情、帮助他人的情感体验 ;对于“全纳学校”的教师 ,促使其真正教育家品质的养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儿童的社会性教育中,出现了社会性教育中儿童的失我化、社会性教育中虚伪的生活、社会性教育中追求效率、忽视意义等诸多问题。为此,儿童社会性教育应关注儿童鲜活的天性,关注活动、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关注儿童日常生活,让儿童社会性教育活动真正回归儿童生活,同时设计“实习场”,升华儿童生活的社会教育性。  相似文献   

20.
在与幼儿的日常交往和对他们的日常教育中,教师和家长经常会遇到儿童性与儿童化的问题。事实上,这一问题处理的恰当与否对于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能否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究竟应坚持儿童性原则,还是应推行儿童化策略?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这里的儿童性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考虑和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到幼儿的一般心理特征及智力发展水平,使教育内容、方法等尽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