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好江 《科教文汇》2013,(27):69-70
“教学工厂”模式的实训室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阐述了“教学工厂”模式实训室的优势、现状以及实训室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娟 《科教文汇》2013,(13):162-163
通过对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接不当、校企合作关系结合不紧密、实践环境不健全、师生实践能力欠缺的现状分析,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提出了实现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型“教学工厂”模式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语园  王田戈  陈凯 《内江科技》2023,(1):119-120+134
<正>在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背景下,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分析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背景与基础,确立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目标,明确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内容以及采取的主要建设方法,通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建成一支“双师+双语”的国际化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队伍,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4.
林静 《科技风》2023,(13):47-49
“1+X”证书制度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早期教育专业人才,本文从三个方面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厘清早期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内涵,明确“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组建早期教育“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多途径培育建设,提升早期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潘汝春 《科教文汇》2009,(21):25-26
本文通过分析及总结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的内涵及特点.借鉴“教学工厂”理念.通过改进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发方式、强化项目教学、改进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等措施,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提出了改革构想,使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更符合企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承担“双语”教师培训任务的院校中,理科实验室的建设、有效管理和教学利用,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双语”教学能力与技能起重要的作用。而“双语”实验室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水平,会影响“双语”教师培训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而可以影响受训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整体培训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论述如何改革和创新实验室管理机制,修改和优化课程教学方案,培养实验技术人员,提高“双语”实验室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丁运菊 《中国科技纵横》2011,(3):276-276,282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是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的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能力,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潘厚勇  黄岗 《科教文汇》2014,(29):144-145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做合一”在职业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只有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建立适合“教学做合一”有效实施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适应“教学做合一”职业技能教学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将“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到职业技能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超职业技能、勇于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者认识到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以来,高等教育领域便掀起了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各高校开始梳理、建设大学通识课程,实施通识教育.但近几年来,通识教育的进展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必须找到影响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调控能力、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教师教学表达能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等是影响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立“评价—培训—激励”教师教学发展模式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融合课程质量多元评价体系、“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联动培训模式、教学激励机制,推动高质量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建设,为持续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营造良性环境。  相似文献   

11.
谢璐 《科学中国人》2014,(3S):149-149
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市场所需达到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并有效提高专业教师及文化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实现中等学校可持续发展,通过企业实践,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通过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带动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使参训学员成为名符其实“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以满足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为专业设置、构建与中职培养目标、国家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作好市场调研。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把原来的“双证”改为“双能”,培养教师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教学能力,成为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真正“双师”素质教师。  相似文献   

12.
王旭兰  刘媛媛  李昱  于婷 《科技风》2023,(10):43-45
“1+X”证书制度下,实施护理专业“书证融通”的方法为:顶层设计、设计原则、基本模式、建设目标、保障条件等。在了解了建设要素后,还需了解建设路径,通过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构人才培养方案、融合职业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重构教学设计,打造具有“双师型”教师团队、校企合作、全面考核创新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措施,具体落实书证融通。  相似文献   

13.
王友环 《科技风》2023,(34):37-39
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是新时期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和专业性也是线上课程质量保证的关键要素。教师对于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和在线教学实施环节的掌握是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本文探讨了基于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结构,教师应具有与之相匹配的七种在线教学能力,进一步明确了其专业发展的方向。从加强教师职业培训中的在线教学环节、加强常态化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和优化力度、加强专属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优化线上教学技术环境和以能力为本位的研训方式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4.
鉴于教师知识、能力与学生学习存在的相关性,为迁移而教的研究可以从教师迁移教学能力结构的建构入手。通过“四性”策略帮助教师对自身迁移知识与能力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性的、具有自我监控性质的、利于教学实施的、稳定合理的教师教学迁移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5.
李静 《科教文汇》2009,(18):105-105
本文主要对“互动”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探讨和研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和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探究能力、交往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责任感、自信心等,促使其个性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史科 《科教文汇》2013,(3):63-64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职业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模块”化教学,选择来自职业一线的问题作为教学和练习的课例,做到实训职业化、指导及时性,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协作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训练,形成职业化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丁艳菊 《知识窗》2023,(3):63-65
“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数据化应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能对教育群体思维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数据化思维是高校俄语教学发展极为重要的生态基础,对全面提高俄语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和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数据化时代为背景,以高校俄语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提高俄语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俄语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研究制订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粟梅  熊灿娟  张太乐 《科技风》2023,(25):146-148
具有“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即“金课”,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而设立。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而PBL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更加符合“金课”建设的教学理念。基于此,从PBL教学模式在“土力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实施要点等内容进行分析,探索“金课”建设背景下“土力学”课程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问题的高级思维,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本文通过课程改革推进“1+X”证书考核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融通。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背景,将专业核心课程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照关联;以高级技能所对应的“运动控制技术”课程为例,结合“三教”改革,分析了现阶段教师、教材、教法在课证融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改进课程教材方面,对照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将仿真和动手实操融入教材项目化案例中;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以混合式教学法为基础,提出了开放实训室和任务积分的方法;在建设教师团队方面,鼓励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改进策略有效促进了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课证融通,为机电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志明 《科教文汇》2009,(14):198-198
在实施化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考虑的问题不是单纯的如何“教”,更重要考虑的是学生如何“学”。在化学教学中,只有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