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靖 《考试周刊》2009,(24):32-33
商标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商标名的翻译具有跨文化交际的重大意义。本文从语言的顺应论角度,指出义乌小商品市场上的产品商标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现实的顺应、社会文化的顺应、对消费心理的顺应,旨在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品商标翻译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进口商品商标词译名的好坏对于产品能否在中国成功打开销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和中英两国文化的差异,英语商标词的汉译不能是机械的死译,而应是动态顺应汉语语言语境、汉语交际语境和时代特点等多种因素的活译。成功的商标词翻译都是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语用学的顺应论为理论依据,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顺应汉语语言特点、顺应产品特点、顺应目标消费者,以及顺应目标市场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出口商品的与日俱增,作为商品代言人的商标及其翻译对于商品的营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标翻译的是否得体直接影响到目标语国家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关乎企业的经济利益。试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将翻译视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社会交际活动,阐述汉语商标词英译的原则以及克服社会文化障碍的有效策略,以实现商标词译名与目标语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最大程度的对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及商业竞争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国际商品及企业不断渗透本埠市场乃至寻常百姓家,商贸用语的翻译愈加重要。成功的商标翻译会为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如何赋予国外品牌贴切的母语命名,成为译者与商家均需深析的问题。本文从目的论及商标词特性角度解析了英文商标词的具体取向性,并进一步探析了英文商标的翻译方法乃至蕴涵于其中的文化价值.即如何应用目的论译法使品名翻译顺应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由于文化的差异,在商标翻译中要全面考虑国外消费者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消费心理,在宣传民族文化和产品特性的同时,追求语言朴实、形象鲜明的商品形象。跨文化交际是动态的,商标的翻译应该考虑文化交流的动态性,走出广告翻译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69):27-28
商标之于商品犹如姓名之于人,一个好的商标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让商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且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传递一种深层的文化内涵。商标的翻译是商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各商家对商标的翻译非常谨慎。自语言产生以来,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就随之产生,在各个国家的文化中都有所表现,若商标的翻译不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和审美心理,就很有可能导致营销失败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结合商标的翻译策略,研究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可以促进商品的推广并有利于品牌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8.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商标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通手段使译文顺应商品的特点、目的语语言系统、目的语文化、目的语消费者心理等要求,以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9.
同任何翻译一样,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规律、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商标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商标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商标源语接受者对商标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在翻译商标词时,译者应在等效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尽可能将商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功效特色等效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因素。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探析了商标词的文化意象转换策略,提出了意象保留、意象置换以及意象放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商标是产品质量的象征和形象的代表,体现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商标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以实现商标终极功能为目标的动态顺应的过程。从顺应论角度探析商标翻译的语用顺应性取向,旨在提高品牌名称翻译的质量,实现译名的规范化,增强译名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丁群 《考试周刊》2013,(28):34-35
商标是商品的名称,独特新颖、妙趣横生的商标品牌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商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商标翻译对商品在本土以外的销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翻译必须考虑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翻译商标时,应该根据商品销售的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特点,适当地运用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民俗学、文化语言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等原理,既要遵循"忠实"、"通顺"、"等值"等翻译原则,又要发挥语言的美学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译出原文的风韵。  相似文献   

13.
高小飞 《海外英语》2011,(14):175-177,207
商标名称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涉及到语言,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因素。产品的商标是影响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商标名称翻译的重要性逐渐得到消费者及企业的认可。但如何翻译出好的商标译名,仍旧是摆在众多翻译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该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商标的特征;随后从文化内涵方面列举了目前商标名称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后探讨了现行的商标名称翻译的一些原则及常用的翻译方法。最后作者指出,不管如何选择翻译原则及方法,表达出源语的文化内涵,并迎合目的语的文化特性,是译者成功翻译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贸易飞速发展、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跨国广告的广告词翻译不仅对企业开展成功销售、开拓国际市场至关重要,还关系着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本文从语言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出发,探究科技产品广告汉译时成功及失败的案例,并指出译者在翻译广告时应充分利用顺应理论,做到文化和预设信息的动态顺应,实现高效译出,助力中国产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5.
商标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灵活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商标词的显著性及宣传与劝诱功能来看,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是商标词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商标词的翻译应以"目的论"为指导,尊重和顺应目的语文化,灵活处理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提出了文化意象归化、异化、复制、补偿、重构、添加、删除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38):187-188
商标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财富,是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商标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翻译,更是文化交流,商标翻译须充分考虑语言、文化、政治和风俗等因素,符合目标消费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反映消费者的社会文化心理期待。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方面研究出口商标的翻译,对我国企业品牌营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国际贸易不断增加,产品流通逐渐活跃,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日益频繁。而好的商标词翻译能使产品在营销和推广中具有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从语用学角度探讨跨文化背景下中国商标品牌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8.
欧阳升 《海外英语》2012,(13):155-156
商标名称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涉及到语言,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因素。产品的商标是影响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如何翻译出好的商标译名,仍旧是摆在众多翻译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该文简要地介绍了商标的特征;文化差异对商标名称翻译的影响,探讨了现行的商标名称翻译的一些原则及常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实例探讨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旅游商品商标翻译的特点及中西文化差异,提出旅游商品商标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翻译方法,以期在翻译过程中能有效地实现商标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山西省著名商标的翻译现状可以归结为三种翻译方法:汉语拼音翻译、英文单词翻译及字母缩写翻译.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在商标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遵循顺应理论,使译文对产品标识及目的语消费者的文化语境作出顺应,从而引导消费,树立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