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应佳  邓辉 《职教论坛》2004,(19):60-64
一、从当前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有保证 据湖北省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03年,湖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计53497人(含本科院校高职专科毕业生),比上年增加24820人,增幅为86.6%.截止到2003年12月上旬,全省高职高专毕业生登记就业率为59.25%,比上年同期持平.在统计的22所高职中,就业率高于50%的16所,高于60%的12所,高于70%的9所,高于80%的6所,有2所学校就业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从当前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尚可,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有保证据湖北省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03年,湖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有53497人(含本科院校高职专科毕业生),比上年增加24820人,增幅为86.6%。截止到2003年12月上旬,全省高职高专毕业生登记就业率为59.25%,与上年同期持平。在统计的22所高职学校中,就业率高于50%的有16所,高于60%的有12所,高于70%的有9所,高于80%的有6所,有2所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0%以上。根据24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抽样调查,2003年,24所高等职业学校有毕业生24500人,目前,登记就业和以其他形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据347所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效数据统计,截止2003年月12月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87.6%,未就业率为11.7%,不就业率平均为0.7%。另外2003年12月底与6月底高职高专男女生的就业比,调查统计分别为:1.22:1与1.29:1。  相似文献   

4.
一、2003年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分析 1.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3年,上海市1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专和职业高中,下同)毕业生共计52342人.按教育部规定的统计口径,就业人数为50417人,就业率96.3%,这一比例高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90%多的就业率;待业192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7%.其中3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平均就业率为97.1%,高于全市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达108.2万,截至当年9月初,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高职高专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55.7%。  相似文献   

6.
毕业生就业丁作,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毕业生的切身利益。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将达到212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1.3%。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难点仍在高职高专,潜力也在高职高专。高等职业院校要树立围绕就业办高职的指导思想,加强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采取相应措施,引导毕业生通过多种渠道就业。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研究》2004,(8):106-106
作为我国民办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办高等教育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教育部在全国171所高职高专院校的抽样调查显示,截止到2003年11月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达84.6%,其中民办高等教育的学生就业率高于公办专科或高等职业学校。但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相对公办院校处于弱势地位的民办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新华社  相似文献   

8.
对提高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不高,不仅远低于普通本科的就业率,而且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有高校毕业生212万名,就业率为70%,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仅为55%;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就业率达到73%,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4%,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 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是面向学科设置的,特点是学科基础较为扎实,能够为今后从事研究或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足的是,它与就业时的职业要求有较大差距,不适宜从事技术性较强的职业工作。自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以来,其专业设置一直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方式,专业划分过细、覆盖面狭窄,致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偏差,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据2004年统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是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不少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不足,是近几年高校招生不容回避的现实。目前,我国共有高职高专类在校学生780多万人,其规模约占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半。在2004年全国280万大学毕业生中,高职毕业生就有150万人。据教育部最近从全国171所高职高专院校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11月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84.6%,现实状况是:一方面,我国高职生就业率偏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突出表现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上,另一方面,社会普遍反映缺乏应用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对既有学历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技师,市场喊“渴”。求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来就业。如何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如何让学生面向市场,进入市场,成为广受欢迎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2003年冬天,一则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让我们感受到:春天就快到来,考生应登高望远。  相似文献   

11.
从职业生涯选择理论角度看就业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日益严峻。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就业率,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2004年,全国将有280~j“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压力更大。以上数字充分发映了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生命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高职学校办学的有无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高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本文着重阐述就业在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至今,甘肃高职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率稳步提升,但随着全国范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方向发展,弱化了高职毕业生的技能优势,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优势不再突出. 高职生就业现状调查 截至2012年年底,甘肃省有高职高专职业院校22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59%.高职高专在校生达16.16万人,占高校总在校人数37.48%.毕业生达到4.56万人,比1999年扩招时增长了7倍.截至2012年9月1日,甘肃省2012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20.42%.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2003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处于中间层次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偏低。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其中150万为高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是提高整体就业率的最大潜力所在,也可能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全局性大问  相似文献   

15.
高职高专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4年280万毕业生中有150万高职高专毕业生,虽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深受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关注,但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事实毋宁置疑。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高中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对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招生》2004,(9):U002-U003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高职高专类在校学生780多万人,其规模约占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半。2004年全国280万大学毕业生中,高职毕业生就有150万人。另据教育部最近在全国171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11月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4年280万毕业生中有150万高职高专毕业生,虽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深受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关注,但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事实宁置疑.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高中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对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将增加至338万。2003年、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03年9月初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1日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3个百分点的增长,给我们的感觉似乎2004年就业率比2003年也只不过好一点点,但是究其基数之大,我们便不难发现,增长了3个百分点就说明50多万人已经成功就业。那么2005年呢?高校毕业生基数为338万,就业率要想与2004年的73%持平,就要再为40多万人解决就业问题。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年紧过一年的严峻局势,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相信,在总结前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今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构成潜在的压力,而处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首当其冲.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9月初,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为55.7%.这个数字,不仅低于83%的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低于中职毕业生90%的就业率.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性大问题.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因此,推进高职教育不断改革与创新,拓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就业.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培养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