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再生制动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个子系统.对提高整车性能指标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车辆的动力学结构出发,考虑了制动稳定性要求及再生制动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并行制动力分配策略。在仿真软件ADVISOR中建立了控制策略仿真模型,并嵌入到整车模型中。与原ADVISOR制动力分配策略的仿真比较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浅析再生制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新一代汽车的发展方向,而再生制动技术作为混合动力汽车一项关键的节能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再生制动使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将其一部分动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在储能装置中,实现了制动减速时的能量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常,再生制动仅对驱动轴有效。为回收尽可能多的制动能量,必须控制电动机产生特定量的制动力。目前并联式的混合制动系统,由于其结构和控制简单被广泛应用,但对电制动的利用尚不充分。为此,基于纯电动轿车液压制动系统设计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着重探讨一种串联式混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根据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进行了分析,其具有反馈电流强、时间短、功率冲击大等特点,为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基于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具有反馈电流强、时间短、功率冲击大等特点,采用电压型逆变回馈系统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提出了基于逆变回馈的再生能量回馈装置并应用于将能量回馈到低压网侧,从而稳定直流网压以保证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节省电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其具有反馈电流强、时间短、功率冲击大等特点,以某地铁1号线列车为例,对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特征:制动方式,列车配置,制动速度和能量流向等方面从动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计算,最后验证其分析的合理性,为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环境保护成为重要的课题。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频繁使用再生制动,对有效利用电动车组再生制动所产生的电能以减少其运营用电量,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场所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牵引供电系统中装设电能吸收装置对再生制动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吸收、储存和再利用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对比,并根据西安一号线测试数据进行了仿真及预测,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与并行计算规模的扩大。1987年人们提出了系统芯片(SoC,System on Chip)的概念。现在已逐渐形成了两种系统芯片,一种是以处理器/多处理器为IP核发展起来的多处理器系统芯片(MP SoC,Multi Processor SoC),简称MP系统芯片;另一种是根据并行计算技术与深亚微米技术发展起来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芯片(MPP SoC,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 SoC),简称MPP系统芯片。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电机制动力与机械制动力在车轮上的优化、协调分配,提出一种多参数融合的模糊逻辑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通过构建车辆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与反模糊规则,来确定电机制动力占总制动力需求的分配系数。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利用仿真软件Advisor对车辆在三种不同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控制策略在满足理想制动力I曲线和ECE制动法规条件下,不但保证了制动的安全性、稳定性,而且能量回收效率较大,从而证明本控制策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混动客车的再生制动技术是提升其经济性的主要技术之一。但是,如何与传统的液压(气压)制动系统相结合,同时保证整车稳定性和最优经济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该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移率的分层规则式再生制动控制策略。首先搭建了一个7自由度纵向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前后轮的滑移率设计了常规、过渡和紧急制动三层控制策略,最后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了模型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整车安全性的同时,该策略相对于标准工况下常规的再生制动策略,能够提升15%的制动回收能量。  相似文献   

10.
肖莹 《科技风》2011,(19):27
广州地铁车辆再生制动能量的处理采用了目前国内技术先进的固定安装的再生制动能量消耗装置和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从而减轻客车负重,减少了消耗制动能量而给睡到造成的温度升高现象。下面介绍的是地铁四号线选用的再生制动能量消耗装置和挂网试用的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  相似文献   

11.
柴华  谈恩民  江志强 《大众科技》2012,14(3):33-35,39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不断扩大,基于IP核复用的SoC设计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IP核的来源不同,使得SoC的测试变得越来越困难。IEEE Std 1500给IP核提供商与用户之间提供了标准的测试接口,简化核测试信息的复用。文章基于此标准设计了SoC中存储器的Wrapper测试壳结构和BIST控制器,以DRAM和SRAM为测试对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了在不同测试指令和故障模式下,测试壳和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FPGA的验证平台能够缩短SoC芯片的开发时间,提高验证工作的可靠性,并具有可重用性。利用Xilinx公司的FPGA作为一个基于标准总线连接的IP模块验证平台,并将待验证IP模块综合后下载于FPGA中,通过软硬件协同验证的方法,验证了待测IP模块的正确性。通过介绍SPI模块的验证方法,给出了基于FPGA的SoC/IP验证的软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阮观强  张振东 《科技通报》2012,28(2):161-163
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制动力大小警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采用制动油压传感器,以LED数码显示器在车内向驾驶员告知制动油压具体值,检测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以LED红色警示灯在后窗,向后面行车驾驶员提供制动力参考,使其控制合适车距,避免追尾。  相似文献   

14.
武亚平  沈好民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23-223,285
本文从摩托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和人机工程学原理出发,导出了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并时制动系统的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对各个部件的控制要素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于在SoC设计中大量定制的硬件,需要定制的软件来提供专用的诊断、初始化以及设备驱动程序。因此在整个SoC设计流程中最为关键步骤即硬件与软件整合阶段,提出了基于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验证问题,目的是验证在整个系统环境下硬件的可操作性和软硬件之间的交互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者描述了作为高速球形摄像机运动控制系统主要执行元件—步进电机微步驱动控制的SoC实现方案。报告应用基于模型的分析描述以及基于步进电机特性的物理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在单芯片(SoC,System On Chip)上实现的新型高速球形摄像机运动控制的电子系统级方案。该方案针对步进电机高精度微步驱动控制设计需求,建立了运动控制电子系统微步驱动策略各个设计层次上的模型,通过仿真探索其系统架构及性能优化。这篇文章也是《单芯片实现高速摄像机运动控制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案—(系统分析篇)》的续篇—系统综合篇。  相似文献   

17.
汽车制动过程中,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能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从而获得最佳制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介绍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各组成元件的功能,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实现制动力增加、保持和降低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省道加漠公路塔河至漠河段旧路冻土对路基路面的破坏形态,讨论了刹车制动力对路基路面下的冻土地层影响;表明刹车制动力改变了冻土地层的力学性质,并且加快冻土的融化。  相似文献   

19.
徐新民  王倩  尚丽娜  洪波 《科技通报》2006,22(3):405-409
分析了全扫描和逻辑内置自测试这两种方法在芯片可测试设计应用中的利弊,并简要介绍了结合两者优点的DBIST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SynopsysSoCBIST工具。通过与全扫描产生结果的对比,指出了对IP核做可测试设计用DBIST方法所具备的测试时间短、测试文件小、测试覆盖率高、可做全速测试及易于在SoC系统中测试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确定性方法对车辆制动过程中的随机参数进行了分析。针对制动过程中的瞬时车速以及最大制动力建立可靠性模型,将随机理论和随机摄动技术引入到车辆制动性能分析,利用不确定性理论给出了分析结果的置信区间和置信度,提高了车辆制动性能分析的准确度。与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