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丰月 《成才之路》2010,(21):80-81
“比较”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教材中的很多概念,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因此这种方法的作用应引起各位教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沪科版初二物理第七章提到: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能混为一谈.应正确理解和辨析“属性”和“特性”这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3.
顾守秀 《现代教育》2003,(10):41-41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要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只有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词语设置问题,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从而使其智力、能力得到发展。如惯性的概念:“特体总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教师围绕“一切”设置问题,先让学生说明“一切”一词的意思,再引导学生对“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进行质疑,答案非常明显。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相似文献   

4.
惯性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师感到难教 ,学生认为难学 .通常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能一字不漏地将惯性概念完整地背出来 ,但碰到实际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 .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惯性概念 ,并能正确地运用惯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惯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惯性的实质 ,尤其要让学生弄清惯性究竟是不是一种力 ?惯性的实质是物体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 ,并且物体的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学习了惯性以后 ,学生在回答和解…  相似文献   

5.
惯性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惯性又是中考必考知识点之一,主要考查识别、解释生产和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象.可利用顺口溜理解惯性:“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由于同学们在对惯性的理解上有偏差,所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时就容易出错.下面结合中考题对理解惯性几个易错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惯性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关于惯性的概念,尽管学生在初中课本中已接触过,许多学生都能熟背惯性定义,也能举出一些惯性现象的实例,但并未真正确切理解惯性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因而时常产生一些错误认识。例如认为:“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惯性是一种力”;“物体速度越快,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越难,它的惯性就越大”;“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时才有惯性”。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惯性概念,我在惯性教学上做了一些探索。   一、揭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教材从牛顿第一定律引出惯性概…  相似文献   

7.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万物皆有惯性,万事也可以说皆有惯性。惯性本是物理概念,它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大,惯性就大;物体的质量小,惯性就小。惯性永不消失,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却不能改变惯性;物体的质量不发生改变,惯性就不会改变,要改变惯性,就必须改变物体本身。如今,惯性又被用以表示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物理概念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基础。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既要明确建立概念的必要性,又要排除生活“经验”所造成的误解,在此基础上抓住正确理解概念的要点,才能学好概念,运用好概念。惯性概念,虽然众所周知,但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因此不能正确解释一些惯性现象。怎样才能学好惯性概念呢? 一、用现象、实例建立概念,明确建立它的必要性。要使学生形成惯性概念,必须从感觉和  相似文献   

9.
惯性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有些同学对这一概念存在一些错误或模糊的认识,形成理解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定律指出了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由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只能由物体本身的某种性质来决定,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由此可见,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外界的因素没有关系,因此,物体受力与否及受力大小不会改变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惯性. 误区之二:物…  相似文献   

10.
“惯性”是“力和运动状态变化”一章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惯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惯性又是教学的难点。 一、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 1.教材叙述的语句比较哲理,例如“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初中学生一时不易看懂、不易理解。 2.学生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种种“惯性现象”,但因为尚未学习有关物理知识,故根本不知道这就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表现。非但如此,反而由于对生活经验的误解及误传而形成种种似是而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惯性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又与实践知识紧密相联 .明确惯性概念 ,理解惯性现象 ,既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乃至整个力学的基础 ,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惯性是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开发学生的智力 .2 .教学目的理解惯性概念 ,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3 .重点、难点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的理解 ,用惯性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 .二、教学设想本课题按照“展示现象→分析思考→整理扩展→巩固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 .通…  相似文献   

12.
邹晓峰 《考试周刊》2013,(40):136-137
<正>物理概念是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有效积累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的,所以物理概念给人们的感觉是抽象的。但是它并非凭空产生,离开了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有效积累,人们也就无法科学、有效地建构物理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应该是感性的。但是,在物理教改实践中,相对而言,教师对理性辨析过于倚重,主要表现为教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惯性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而且牛顿又给了它清晰的物理意义。大学物理中的惯性概念更深奥,本文从惯性的电磁学中的理解和应用入手,由此引入电磁惯性的概念,总结了惯性思想的内在含义,使力学惯性和电磁惯性得到统一,从而使大学生对物理惯性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教学,既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一味地追求概念的严密,也不能把物理概念讲得失去科学性。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物理概念的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处理好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严格把握教学深度。下面谈谈对一些重要易混物理概念的教学处理。一、关于质量的教学。初中物理课本对质量的定义是“物体里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这种定义的本质是把质量作为物质的量的量度。在初中阶段只能讲到这个程度,不能讲“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也不能讲“质量与运动的关系”。二…  相似文献   

15.
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惯性概念,并运用惯性及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根据惯性判断物体状态的变化等。学生容易将惯性,惯性定律混淆,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也无从下手。现结合中考及学生实际,谈谈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固有属性,它既不需要产生,也不会消灭,与物体同在,物体惯性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  相似文献   

16.
惯性这一力学概念是个既古老、平凡而又年轻、深奥的物理概念。时至今日,物理学对这一物理概念的基本问题尚未真正解决。诸如物体为什么具有惯性?惯性的起源是什么等问题,物理学家对这些问题至今只能作些揣测性的解释。正象人们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一样,人们对惯性概念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加深的过程。随着物理学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这一古老、平凡的物理概念不断产生新的认识。鉴于它对力学理论体系的至关重要性(惯性是全部力学的出发点-恩格斯语),在力学教学中,加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优化讲授方法,加深学生对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对比法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它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利用对比法分析问题可以使一些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直观,简单明了,对物理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荣玉磊  张勇 《林区教学》2022,(2):120-124
以物理课堂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为手段,培养中学生物理形象思维,实现中学生生活化物理思维的转变.以惯性教学为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学生活动、演示实验为引导,对惯性这一物质固有属性进行教学设计与研究.通过生活化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不仅源于生活,更可以...  相似文献   

19.
惯性是初中物理中较为抽象的概念之一。本试对惯性这一难点问题作一剖析,以帮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和学习是受情境所驱动的.本文以"惯性"概念教学为例,阐述了物理概念的认知活动应该置于生动丰富的物理情境中,从而促进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