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系统过程.为了分析知识特性在不同组织情境下对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文章构建了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以组织情境因素(组织支持、吸收能力、动机)为调节变量的知识特性(默会性和明晰性、嵌入性)交互作用影响模型,进而提出需要采取通过创建知识价值观的合理收益分配方式,增强图书馆咨询团队内部知识吸收能力,完善知识转移组织支持制度以及创建知识价值观的图书馆文化等措施,创造知识转移的条件,促进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韦楠华 《现代情报》2012,32(3):54-58
首先探讨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内涵,根据个体、群体和图书馆整体3个层次划分法把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归纳为五种途径,然后从主体、内容、情境和媒介等方面构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障碍的分析框架,最后从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塑造新型组织文化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转移是图书馆实现创新和发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分析国外典型的知识转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模型,进而对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促进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和意义,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障碍及其解决方法,重点探讨了图书馆联盟在知识转移和共享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任文化、激励文化、学习文化与创新文化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知识转移的渠道和实现图书馆知识有效转移的基本条件的论述,分析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式:指导型知识转移模式,合同型知识转移模式;构建图书馆知识转移专家咨询模型和公共知识库模型.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的管理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经营理念支配下的人性化管理文化,是实现我国社会倡导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管理文化构建和培养的角度,讨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性化的管理规范、和谐的人际文化和宜人的环境文化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袁红军 《现代情报》2012,32(9):72-74,79
基于知识转移及图书馆知识转移内涵的分析,针对知识转移自始至终贯穿于信息咨询服务中不同服务方式,构建了其知识转移模式,指出通过咨询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图书馆知识库,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实现读者的知识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分析单一型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范围入手,根据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构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模型,并对其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进行探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激发和利用这些动力的措施,为实现图书馆高效隐性知识转移,最终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兰敬 《现代情报》2008,28(1):28-31
隐性知识是创造新知识的重要源泉,是一个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资源.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是促进知识创新、增值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隐性知识的涵义、特征和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本质与方式,深入探讨了提高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成效的策略:①建设图书馆组织文化,②构建灵活的组织结构,③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⑤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⑥开发知识共享方式,加速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东勤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146-147,150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逐渐形成的各种规范、价值与理念、习俗与模式、特点与经验。其特征具有继承性、独立性、长期性和精神性。构筑学习型图书馆文化,应从构筑有效促进学习型团队成长与发展的图书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创业知识服务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将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按双向、双层的知识转移路径纳入服务系统中,从立体多维度保障、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横向和纵向多层次相互协调进行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构建复杂知识保障主体网络,重视服务过程中知识保障主客体知识转移能力的提升和价值的共创,运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精准知识服务,以及开展纵横层面交叉协作共同促进创新创业知识服务的组织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俞湘珍  陈劲 《科研管理》2017,38(1):37-45
设计创新重要性众所周知。但以产品意义创新为核心的设计创新如何开展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对设计创新能力全面深入剖析,尝试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196份有效问卷进行EFA、CFA和模型拟合,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设计创新能力分为内涵设计创新能力、外延设计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三种能力相互促进;(2)内涵设计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作用最大;(3)技术能力必须通过内涵设计创新能力和外延设计创新能力影响创新绩效;(4)给出培养设计创新能力建议。最后论文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人际情报网络   总被引:46,自引:9,他引:46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是植根于人际网络中的一项社会活动,而人际网络则是人际资源和人际交流的栽体和平台。本文以人际网络理论为指导,系统地论述了人际情报网络的含义、理论、构建和实施等基本问题,以及发展人际情报网络、搭建一个社会平台对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布及其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兴  曾智莲 《科学学研究》2008,26(2):344-349
 借鉴资源分布的原理,本文提出知识分布的概念,据此构建了知识分布概念模型,并具体分析了知识分布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包括知识分布载体自身、相互关系以及知识分布载体数目和层次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认为各个知识载体中的知识形态影响并决定了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方式;一个组织中知识分布的聚集度与知识转移的效率紧密相关;载体间相互关系极大地影响了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满意度;知识分布个体之间的密切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传播者的主动性以及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双方合作的效果;知识分布载体的数目与层次影响发生知识转移的范围,进而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陕西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和示范者,是对陕西地域特质与民众品质的高度概括与科学凝炼,是实现文化强省目标的主要平台和关键载体。“陕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辨证统一关系。依托“陕西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转移价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知识转移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联盟的稳定与否,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分为基础价值、附加价值、协同价值、再开发价值以及消极价值,运用系统决策理论建立了基于知识转移价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动态系统方程,并讨论其稳定性,指出联盟稳定性与联盟成员从知识转移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存在正向激励作用,以期为准备建立或已经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孙艳丽 《现代情报》2012,32(11):64-67
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知识管理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档案知识服务的内涵、档案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之间的联系;分析了网络知识服务的优势,提出了档案知识服务系统构建的方法以及档案知识服务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8.
科技社团核心竞争力的认识模型及实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梅 《科学学研究》2012,30(5):654-659
科技社团核心竞争力是科技社团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建构社团特有知识和文化体系,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体。科技社团的核心资源集中体现在科技学术智力优势、社会组织网络体系以及宗旨价值使命三个方面,科技社团的核心能力集中体现为整合资源和建构知识的能力,科技社团的核心价值集中表现为科技共同体价值文化体系。文章基于此构建了科技社团核心竞争力的认识模型,同时对科技社团核心竞争力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学科会聚、交叉与科研平台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以活动着的知识创造、传递、融合与应用组织系统,这一实践形态的学科含义,区别于知识形态的学科界定,得出实践形态的学科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学科会聚和交叉的结论,接着阐释了会聚交叉情况下的三种学科发展模式、相应的科研平台,最后对协作组织科研平台、科研群体管理机制平台、实践导向平台建设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黄烨菁 《科研管理》2012,33(6):40-47
在当代跨国服务外包市场上,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外包供应商有非常活跃的表现,相关的外包项目也呈现技术含量与管理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此引发的理论思考是,服务外包如何作用于接包方的技术发展。本文运用国际化生产的知识管理理论与价值链分析方法,以软件外包为分析对象,通过分解软件外包开发的价值链,研究跨国服务外包内含的知识属性以及知识转移的机制。论文提出:首先,当接包方承接的外包业务沿着软件开发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外包活动覆盖的价值链环节呈现知识默会性程度的逐级提高,知识管理方式也从编码化传播为主的管理方式发展为编码化传播与个人沟通两种知识管理方式的组合;其次,发包方外包战略的演进与接包方吸收能力建设是影响知识转移机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跨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阶段性演进推动知识转移形态从单方向地知识学习和信息获得发展为合作双方的知识共享与基于双向交流的合作知识管理,引发接包方逐步参与跨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实现专业化优势的扩大与综合创新能力的升级。而接包方根据项目要求的组织支持和相关措施也确保了项目发包方、接包方现场团队和接包方离岸团队三主体之间充分的沟通,当接包方辅之以自主技术投入,将有力促进知识转移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