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电视新闻以其视听结合、以视为主的独特个性和突出优势备受观众青昧。以屏幕形象为主,辅以声音、文字及音响效果等手段的电视新闻.成功地实现了人类视觉和听觉的延伸.具有以画面和声音同时作用于视感官和听感官的功能。观众收看电视新闻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拍摄于现场的丰富画面.随着播音员的解说,人们的“听觉”才开始启动。如果电视新闻画面构图优美,景别适当,语言生动,音响和谐,就会给人一种愉悦感、兴奋感,观众就会兴致勃勃地看下去,而相反画面呆板、不连贯,景别缺乏变化,语言苍白干枯.观众就会产生厌恶心理而不愿继续看下去,这里关涉电视新闻中的美学。  相似文献   

2.
林燕冰 《新闻记者》2003,(10):48-49
电视新闻的播音主界面,是指在新闻节目开始或新闻之间的电视画面,主要由播音员、电视台徽或该新闻节目的名称、一般性字幕、图片、新闻画面等画面符号组成。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主界面是与观众见面的第一个画面,不但是观众印象最深刻的电视新闻画面之一,还起着连接每条新闻的重要作用。因此,不少电视台尝试在播音主界面上增加信息的传播量,以在播音主界面一出现瞬间就能把观众的视线吸引  相似文献   

3.
进入信息化年代,新闻媒体受到广泛关注。电视新闻以真实、准确、快捷和深入受到观众认可。但现代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从头至尾充满解说的电视新闻,希望能从屏幕上欣赏到有声有色的真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采编人员,不仅要记录下客观世界的真实图像,还必须运用现场真实的音响——同期声。电视新闻的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与其他新闻传媒不同的地方,在于它能形象直观地再现新闻发生的场景、人物活动,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电视新闻有画面形象,有现场效果声和人物同期声,再加上必要的文字解说,可以真实形象地表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产生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电视新闻最能打动观众和最有说服力的恰恰是电视画面。《空运到京的进口货物积压严重》是一条批评浪费现象的电视新闻,记者在表达主题上就善于发挥电视的特长。如果图省事,通过口头采访仓库管理人员,谈谈库存货物积压的情况也  相似文献   

5.
方汉林  张辉 《新闻前哨》2001,(11):29-29
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要了解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当今世界瞬息万变,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主要是在最短时间和最快速度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事件真相。因此,要求记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记者所采制的新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观众易于接受。其次。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真实并不等于拍出来的画面就一定真实。这就要求记者在拍摄中把握好摄影技巧的同时,必须摒弃导演、摆布的拍摄手…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中的镜头是指摄像机每拍摄一次所摄取的一段连续画面。镜头是由画面构成的,但镜头并不等于画面。“在电视屏幕上,有时一个画面就是一个镜头,有时一个镜头由许多画面组成(傅桃生《电视新闻采编技巧》)”。不难理解,所谓电视新闻“第一镜头”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播放的电视新闻片中出现的第一个画面或者属于一个镜头的多个画面。读者阅读报纸杂志,首先阅读的是文章的标题,不管文章写的怎样,一个新颖、形象、深刻的标题就会引起读者的注目。同理,观众收看电视新闻,进人观众眼帘的“第一镜头(画面)”恰恰具有文章标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电视新闻与传统的平面新闻进行比较,其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可以做到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同步。媒体人在电视新闻中若将声音的作用发挥好,可以弥补单一画面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观众的收看兴趣。同期声指的就是记者在电视新闻的采访、录制过程中所同步记录下来的声音,这些音频信息能让观众最大程度地贴近新闻事件,是电视新闻里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根据对象的不同,通常可将同期声分为人物采访同期声和环境背景同期声两种,其中又以人物采访同期声最为重要。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同期声将不同人  相似文献   

8.
麻恺 《视听纵横》2004,(3):34-35
同期声是指拍摄画面的同时,在同一磁带上同步记录的与画面有关的现场的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同期声经过细致的后期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屏幕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节目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视听合一,是电视的重要特征和优势。电视以其逼真的画面,配合以生动、统一的环境声、动作声、人声,在流动的空间和时间中直接诉诸于观众,最大限度地还原和再现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在EN(j技术介入电视新闻的今天,同期声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其功能也得到了广大从业人员和观众的肯定。所谓同期声.通常是指拍摄电影或电视画面时同时记录的与画面有关的人或环境的声音.它以真实、生动、活泼的特性.丰富了电视画面的内涵,扩展了观众的思维空间.成为电视新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可信度、感染力。还有助于加强观众…  相似文献   

10.
我们看到的电视新闻不仅仅为拍摄画面而去简单的拍摄。还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画面中的各个要素,如新闻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引起事件发生的主体、事件发生的环境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使得观众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对电视新闻画面的全局即技术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其构成,发挥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示画面语言的魅力,满足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接受心理。当然拍摄时也要在电视新闻画面的技术和艺术处理上来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现代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从头至尾充满解说的电视新闻,希望能从屏幕上欣赏到有声有色的真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电视摄录采编人员,不仅要记录下客观世界的真实图像,还必须同时引进现场真实的音响——同期声。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记在拍摄中往往只重视画面的构图、色调等因素;在报道的字写作中,也往往只强调报道要素,而忽视了现场声音的存  相似文献   

12.
罗睿 《新闻窗》2010,(2):90-91
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对表现现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在电视新闻中,细节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它能给观众长久的回味。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使新闻人物更丰满、新闻事件更生动,新闻报道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是当今电视传媒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表现方法。近年来,随着新闻传媒的激烈竞争,电视新闻的编写方法不断创新。过去那种单一的解说词加画面.声画两张皮的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不能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记者的身影活跃于屏幕.普通老百姓的面孔也出现在屏幕,电视新闻的现场采访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是一种视听结合,能使观众如临其境,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的新闻形式。主题是灵魂,一条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主题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画面又对主题能否得到生动、准确的再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配合、不可分割的。所以,作为一个电视记者扛起摄像机拍摄时,必须想一想画面要拍什么样的画面,怎样拍摄画面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服务主题。  相似文献   

15.
电视是一种视听兼备的传播媒介,其特有的声厕并茂、形象生动的传播方式,为观众提供了最快、最有内涵、最详实的各类资讯。在电视新闻里,画面是主导因素,文字则是从属于画面的部分。因此,电视新闻解说词要和画面巧妙地结合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解说词的写作即“写画面”。  相似文献   

16.
姚红骏 《视听纵横》2006,(1):103-104
电视新闻从空间上缩短了受众与新闻主体之间的距离,画面、声音的还原现场能力,以其最强大的真实感征服了观众,即使是隐性拍摄、镜头摇晃的不完美,有时甚至是一个看似废画面的东西,只要里面有故事,有新闻背后的故事,它也就有了一般传统平面媒体难以比拟的震撼力。但是新闻背后的  相似文献   

17.
会议新闻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电视台尤其是在市、县电视台新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构图正确、画面优美,能恰当地运用画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有效地突出和表现主体,拍摄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会给会议新闻增色不少.作为长期处在县级电视新闻工作的一线记者,笔者从拍摄准备、摄像机使用,正确处理好主体、前景、背景、光线及构图等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拍摄好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摄像是电视新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视摄像工作者的摄像能力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画面的质量,画面的内容、画面的质量都对电视新闻报道有着致命的影响。如何在面对重大新闻采访时准确找准拍摄画面,如何提升拍摄质量和速度成为新闻摄像从业者不断探索的问题。因此,本篇就对电视新闻拍摄的基本要求和拍摄技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电视新闻摄像的基本现状、基本要求以及新闻摄像技巧。  相似文献   

19.
王宏昌 《当代传播》2011,(4):111-112
画面在电视新闻中的主要任务是体现“照相本性”,准确的画面语言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作为深度调查类栏目,《新闻调查》用可视的画面语言叙事,把具体的、可视的、典型的形象通过屏幕呈现给观众.为了增强节目的逼真感和现场感,制作者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必要的真实再现.同时,其编辑创作极具艺术美感,通过准确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画面承担着电视语言表达的主干功能,是电视区别于其它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何借助画面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传播有效信息,是电视新闻领域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 最近,一位电视观众这样对我说:“现在的老百姓了解天下大事首先是看电视。”听到这话,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自信之余,更感到一份压力。观众为何青睐电视新闻,就是因为电视画面的接近性和亲和力,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视画面语言运用不好,是对观众不负责任。我们常见的那些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残废”镜头、漫无目的地推拉镜头、毫无信息的无用镜头,却是在给观众眼中塞视觉垃圾。 诚然,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快节奏,使电视新闻从业者来不及对它做过多的修饰;过多的修饰会影响到画面语言表达的真实性。但是,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干净利落,毫不拖拉地运用(包括拍摄、剪辑)每一个镜头,却不能说是一个过高的要求。怎样才能使画面恰如其份的“发言”呢? 首先,要把握声画结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