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锋 《考试周刊》2012,(14):180-181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又一次新的挑战,行动起源于思想,新课改还要从转变理念做起。教师在课堂上"使劲教"并不是敬业的表现,新课程下教师要把课堂主角让给学生,让学生"勤奋学"。教师由主演变成导演,学生由听众变成主角。文章中的两个案例典型地体现了教师课堂角色的差异给学生带来的不同课堂体验。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的教师如果把赛课、评课的模式搬到日常教学中的话,我们化学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我们常遇见的这两个问题,我觉得有如下的一些方法:一、明确教师、学生各自的地位我们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但不是主角。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放在了主角的位子上,把我们真正的主角——学生变成了配角。课堂就是很枯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了新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要“勇敢地退下去,适时地站出来”。教师的“退”是指,教师要在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做到从主要、主角和主导的地位勇敢地“退”到次要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地位。放手还课堂于学生,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则是课堂学习的主角。本文阐述了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范辛 《广西教育》2009,(32):15-16
不少教师把上课当作执行教案,使课堂成为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任主角,学生任配角或观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者在课堂上受制于教材,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课堂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7.
金耀文 《教育革新》2010,(10):12-12
语文课堂就是一个浓缩的人生舞台,师生借助教材提供的平台演着一幕幕异彩纷呈的剧目。从以前封闭狭小的课堂形式到新课标下丰富开放的课堂形式。教师的角色也逐步由台前走到了幕后,成了名副其实的导演。昔日的主角.习惯于口若悬河的展示自我,习惯于把课堂上演成一幕幕自己操纵的木偶戏。而今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却需要这个自以为是的主角下台.以前主宰课堂的所有得心应手的教学行为现在成了戴在语文教师手上的镣铐。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落实到位。只要课堂上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做忠诚的"倾听者",在这些"倾听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不断应用于外语课堂,外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课堂活动的主角,转换成多元化、复合型的角色。基于此,通过阐述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存在的主客观问题,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的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0.
赵冬冬  马艳 《河南教育》2011,(11):48-49
如今,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校园中,“新课改”不再只是口号,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理念已实实在在地植入了广大教师的心中。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用不同方式与学生沟通。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学得快乐、学得有尊严。  相似文献   

11.
学讲方式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导,教师主体"的精神,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导演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有在上课前编好"剧本"——导学案,抓住学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把学讲方式的精髓同初中文言文教学进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真正主角,学生却成了课堂的配角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些课堂教学,学生虽然显得非常兴奋且特别热闹,但课堂教学的实质却变了味。表面上学生似乎都参与了课堂学习,实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的核心要求,就是“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以前的课堂教师是主角,教师说得文采飞扬,讲得精彩动情,写得行云流水,简直无懈可击,让听者赞不绝口。可是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在做什么,不得而知。这样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自主空间,仅有教师的展示,而教育者的责任不是表现自我,而是尽其所能展示学生的所有,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时,时时把学生放在首位,让课堂真正  相似文献   

14.
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只是组织者,教师扮演的应该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才是教学的主角。但是纵观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在讲台上按部就班地进行填鸭式的政治理论教学,学生却在课堂上听得昏昏欲睡。教师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学生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即以人为本。教师面对的是有生命、有个性、有智慧、有尊严的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这些天真无邪的主角在教师这名导演的组织协调下上演精彩无比的课堂剧,在这部美仑美换的课堂剧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呢?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今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如何利用好这一主战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乐学、善思?教师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舞台上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高中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适应新课程发展的要求,这是一线教师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1.课堂上教师的主体地位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新课改后政治课教学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容撼动,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主角。一节课按45分钟计算,教师说教在课堂中往往占到三十多分钟,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存在教师一味追求新颖、情景化,每堂课都必设情景,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重要思想忽略了。热闹的情景课堂上,学生常常为迎合老师,常揣测老师想要的话,形成一种可怕的群体习惯行为,课堂上少数"主角"和教师配合共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其中最出色、最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同学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受到压抑和扼制,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动脑思考,质疑问难,而使课堂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学生必将学习得更深更好。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课改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了,于是课堂上教师不敢多“说话”了。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教师偶尔客串当当“主角”也无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