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 《教育文汇》2008,(11):15-18
往年,海南以及现在大多数省份,职称论文只需发表在相关刊物上即可。但在今年7月底,海南在全国率先宣布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需发表在相关刊物”的硬性规定,改由专家评审鉴定。在人们为评职称“花钱发论文”已是潜规则的今天,海南“吃螃蟹”的举动万众瞩目。而海南省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变革“是一种被逼得没办法的做法”。此举追求的目标是希望公平、公正地鉴定教师论文水平。  相似文献   

2.
前几日有位同事写教学论文.欲向我索取几句经典的名言作为“装饰”。我笑了笑,随口说了几句名言算是了事。没有名言的教学论文好像就不是论文,广大一线教师这样认为,甚至有些杂志的编辑也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3.
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论文:新名词、新理论一套一套,引文和注解多得叫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思想呢,论文的个性呢?我写不了正儿八经的“论文”,但我不慑服于论文的气势,某些时候,对层出不穷假虎皮扯大旗的“职称论文”还要嗤之以鼻。这是小文人的酸腐,但何尝没有论文自身  相似文献   

4.
<正>教研论文即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所得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供大家讨论交流、参考借鉴的文章。一份真正源于实践、有含金量的教研论文,不仅展现了教师个人的教育智慧,更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将教研论文的经念"歪"了,把教研论文单纯作为教师职称评比的硬性标准,致使许多教师只是为了参评职称而写论文。在这种心态下写出的职称论文大多为"假大空",大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图书馆的杂志上,常会看到有些文章旁注着“已用”、“再用”等字样,这是一些大学生为应付作业写文科课程的论文,先“采用”此文后担心重复使用给后来者的提醒留言。有一篇文章旁竟写着“已用”、“再用”、“又用”、“不能再用啦”、“再用一次吧”这么真真假假一长串有调侃意味的文字。像这样在杂志上或网上找一篇文章印出来作为自己论文的做法,是现今一些大学生“写”论文的一个诀窍、一条捷径。某门课程结束时的小论文可以这么“写”,毕业设计的大论文也能这么“写”。被看中的文章往往利用率很高,“天下文章一大抄”到这里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本来,论文写作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写法与初衷相悖,意义尽失。从大学生的这种论文“写”法至少可以看出如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吕静 《宣武教育》2006,(1):33-35
一、论题的提出 1.初识“奇”语 我的论文题目是《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奇”语》,“奇”语一词并非我个人创造出来的。高二诗歌单元中有李煜的词徨美人》,首旬“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俞平伯说这一句是“奇语劈空而下”。这就是我脑海中“奇语”的源头。当时在备课时抓住这个“奇”字,研究了此句究竟“奇”在何处,  相似文献   

7.
每年职称开评前夕,教育报刊编辑部便会收到一些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送来的教师应评职称之需的文章,言辞恳切地要求“予以关照”发表。这些“论文”中,虽不能说没有佳作,但大多属于临时炮制出来的、质量低劣的“敲门砖”之类。其中不乏拼凑之作、“克隆”之作、仿冒之作、即兴之作,甚或抄袭之作和捉刀代笔之作。此种“职称论文”现象,说轻一点,是师德失落的表现,是一种行业不正之风;说重一点呢,与“学术腐败”沾了边,是师魂的堕落。“职称论文”的作者之所以敢于堂而皇之或半带羞涩地送上这些“敲门砖”,我以为在其深层意识里面,…  相似文献   

8.
杨峻岩 《新读写》2013,(1):42-43
“微型议论”,即议论性的小论文,现今经常出现在中考和高考的阅读试题之中,一般要求写80字或100—200字,分值比较大。微型议论虽然字数少,但写好并不容易,除了要靠写议论文的基本功,更得在“小”字上显特色。具体地说,应该掌握以下四个要领:句,但万不可草率地信笔而写,而直理清思路,做到旬与句之间衔接合理、自然顺畅。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投稿情况整体体现地区科研工作的现状及需求,能客观地呈现中小学教师在科研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对2013年贵州省基础教育论文的投稿数量和投稿内容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地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投稿情况,针对地方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的主要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又是评定职称的时节。 这时候,论文仿佛突然被老师们异乎寻常地重视了。尤其是部分面临着论文“过关”门槛的老师,开始进行一系列急时抱佛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牛拥 《教育与现代化》2013,(1):22-25,48
摘要是学位论文浓缩而精确的表达,是不加注释和评论但能反映论文同等量主要信息的短文。不过,由于研究生对学位论文摘要撰写的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当下学位论文摘要的撰写却存在着种种偏差,诸如“头重脚轻”式、“王婆卖瓜”式、“评判”式与“目录”式等,而矫正学位论文摘要撰写的偏差,则需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客观陈述,杜绝抒情;过程展示,提纲挈领;问题先导,答案表达。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兴盛,为我们广大教师寻找资料、撰写论文提供了不少便捷,但也仍有许多教师为自己找不到相关资料而苦恼,更有部分教师为自己剽窃了别人成果而不安。那么怎样才能既查阅到满意的资料而又能够撰写出新潮的论文来呢?下面就以写作“争做新世纪导师式班主任”的征文为例,来谈谈怎样在搜索资料中进行论文的选材、定题、构思。  相似文献   

13.
如果将科研论文的巧作比作一次旅行,那么旅行的目的地就是论文的主题,旅行的路线例就是直通论文主题的理论框架,而旅行途中的路线识别则是基于理论框架的观点论证。如果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无法顺利地进行论文写作的“旅行”,那是因为他们在“目的地”(论文主题)、“路线图”(理论框架)、“路线识别”(观点论证)这三方面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不止一次 看到这样的论文:新名词、新理论一套一套,引文和注解多得叫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思想呢,论文的个性呢? 我写不了正儿八经的“论文”,但我不慑服于论文的气势,某些时候,对层出不穷假虎皮扯大旗的“职称论文”还要嗤之以鼻。这是小文人的酸腐,但何尝没有论文自身惹的祸?  相似文献   

15.
在清华同方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中,输入主题“教育均衡”,从1979年到2007年5月,有2136条与之精确匹配的相关纪录。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803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有17篇、“中国重要报纸”有1316篇。但输入“义务教育均衡”,搜索到538篇。用同样的方法,在“中国博士学位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与“教育均衡”匹配的记录有43项,而与“义务教育均衡”相关的只有10项。其中,中国博士学位论文2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篇。  相似文献   

16.
言秦 《教育文汇》2006,(11):16-17,15
4415篇全国最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竟有346篇论文不写“致谢”;更有甚者,一所高校每5篇博士论文中就有1篇“不言谢”;“致谢”中除了感谢导师,很多应该被提及的人和单位都被学生忽略。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在完成一项关于“学术失范”现象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研究生“德育失范”的隐患。教育界专家不禁慨叹:一句情真意切、浸透个人感悟的“致谢”其  相似文献   

17.
撰写论文,选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论文成败的关键。有人说,论题选准了就等于写成功了一半。这话一点不假,一个选题的好与坏、新与旧、大与小,往往决定着一篇文章的质量,决定着一篇文章的价值。不少老师在CN刊物上频频发表论文,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选题新颖,富有独创性。那么,选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笔者谨以自己的体会谈几点肤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一、在“新”字上下功夫“新”即选题要新颖,要言他人所未言,或者拓展他人所已言,或者推倒前人之定论,或者独…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考历史小论文试题的出现,如何在常规教学中提高学生小论文写作水平就成了高中历史教师探索的课题。下面就以人教版必修3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例,从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手,就教学策略问题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关耳 《职业技术》2006,(6):63-64
应该说,在搜集论文素材的过程中,就应该有个初步的选题。这样,素材的搜集才会更有针对性。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题,可以大体看出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水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选准了论题,就等于开了一个好头。题目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文是作者通过说理的方式来说服读者,使读者接受自己观点的一种文体,它与教材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论文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必须围绕读者的“问题”来做文章。论文“问题”能否成立的判断条件是:①读者有疑问;②读者有兴趣;③作者能回答。一篇论文如果不具有问题意识,其主要表现往往是:①虚构问题;②只说常识话;③口号式文字表达;④语言晦涩;⑤为引用而引用。能否提出“问题”与作者提炼问题的能力有关,提炼问题的方法一般有:①作相反的思考;②请读者提问;③换位思考。提炼问题的能力与问题意识有很大关系。问题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①同一主题同时看;②研究A,也看非A;③经常参加辩论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