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批阅作文时,在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了这样的句子:“上个星期我给我GG发了一个伊妹儿,我说我太0001000,希望GG给我买小四的书,我是四迷。GG回信让我好好STUDY,我好:-(,7456。”读完这段文字,我云里雾里,急忙上网搜索,终于破译出了这段文字:“上个星期我给我哥哥发了一封邮件,我说我太孤独,希望哥哥给我买郭敬明的书,我是郭敬明迷。哥哥回信让我好好学习,我好失落,气死我了。”这段文字让我想到了他们即将面临的高考,我想,作为一个有多次高考阅卷经历的语文教师,我有必要给我的学生以及其他考生提个醒:高考作文不欢迎“网民用语”。  相似文献   

2.
"杨"和"柳"     
我的名字叫杨柳,只要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觉得很有意思。不是吗?许多诗句中都有我的名字呢。可是,正因为这样,我名字中的“杨”和“柳”却闹起别扭来了。杨是一个骄傲、瞧不起别人的人,而柳则是个谦虚、不爱说话的人。这天,杨对柳说:“主人的名字常被人夸,这难道不是全靠我的功劳?你看,我是姓,你是名,你不过就是一个木偶,只是我的陪衬罢喽!”杨一边骄傲地说着,一边斜着眼看着柳。可柳却站在那儿,没有出声。杨见挑畔不成,便怀恨在心,总是跟柳对着干。唉,手心手背都是肉,叫我也拿他们没办法呀!终于,那天早晨我从甜梦中…  相似文献   

3.
表哥说要带我去个好玩的地方,我很高兴。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家名叫“天堂”的电子游戏厅,门口赫然写着“未成年人不得进入”。我慌忙地把刚跨进的脚缩了回来。那个店员出于他们的“待客之道”,不由分说地、十分热情地把我拉了进去。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走进电子游戏厅……  相似文献   

4.
纸条一:当班长是同学们都羡慕的事情,可是我发现自己当了班干部却并不快乐,很多时候和好朋友莉莉在一起,我总是不知不觉地顺从了她的意见,虽然我心里并不真的愿意这样做,但为了维护我和莉莉的友谊,生怕她不支持我,不喜欢我,我不得不这么做。和班上其他同学在一起也是如此。这样不情愿地委屈自己让我很苦恼。  相似文献   

5.
我快崩溃了,我想休学 “我有心理疾病,我快崩溃了,我想休学。”  相似文献   

6.
"坏"椅子     
开心的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正井然有序地进入到各个区域开始活动。忽然,我听见教室里传来阵阵的哭声和激烈的争吵声。我连忙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小雨和杰杰两个小家伙正在为争抢一张椅子而争吵。看到我,她们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告起状来:“老师,是我先搬的椅子,这是我的椅子,我不是坏椅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角斗场"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需要重组,200多名员工,将裁减45%。太残酷了。更残酷的是,我和卫成了竞争对手。多年来,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和卫同在一间办公室,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度过了多少疲劳或兴奋的不眠之夜。我们是一对相互协作的兄弟,所有的设计图稿中,都饱含着他的智慧和我的心血。在公司这架庞大的机器中,我和卫是两枚相依互动的齿轮啊!那天主任找我们谈话的时候,我们惊呆了。其它部门员工的去留,均按各自的业绩进行量化对比,较容易决定;惟有我和卫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且工作合作性很强,难分高低,因此,老板…  相似文献   

8.
“我”是教辅书,人们对“我”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近几年来.“我”似乎一直“生活”在令人羡慕的光环里。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对“我”宠爱有加。其实,你们也有所不知,说句心里话,“我’’是既烦恼又困惑,社会上盲目选购“我”的现象真让“我”欢喜让“我”忧。今天“我”想坐下来和大家聊聊天,所谈话题的关键词是: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和“我”(教辅书)。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体会到要做好教学工作,一定要很好地体会“意”、“艺”、“毅”、“义”四个字的重要含义。“意”,即全心全意。全心全意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宗旨,对于教育工作的忠诚程度容不得“三心二意”。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就会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备课、讲课、课外辅导等各个方面就会努力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例如在英语课外辅导时,学生来问我一些简单的问题,按一般要求,我给予满意的解答就已经尽到责任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能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心中默诵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我走上了自己向往的岗位──三尺讲台。初为人师,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忐忑与兴奋。初为人师,校长便把六年三班交给了我,领导的信任、家长的期望和学生们稚气的目光使我信心倍增,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和我的学生。正当我兴致勃勃地潜心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沉浸于每天的劳作,一封看似简短的来信却为我敲响了警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不光要做知识海洋的领航者,更要做人生旅途的指路人。一天下课,我回到办公室,意外地发现书中夹着一封信:“郭老师,我不想除您以外的任何人知道信的内…  相似文献   

11.
书的"补丁"     
假日,我收拾自己儿时的书本时,看到一本本书上那白纸贴着的一个个“补丁”时,我一下子愣住了,“睫在眼前长不见”,为何如此真挚朴质的父爱,儿时的我竟未感觉到呢? 小时候十分顽皮,这似乎是每一个男孩子的通性,父亲似乎总是整天板着面孔,不苟言笑,即使偶尔看到我不错的考分,至多也只是冰凉的一句话:继续保持。 顽皮的我总是对自己的书本不太爱惜,所以一本本书上一页页撕破的纸张自然很多了,若不及时修补,那一页页的纸便掉下来,没有了。那时不同现在,透明胶布是没有的,尤其在我们乡下。父亲怕我的课本就那么一页一页地被我…  相似文献   

12.
上大学前我曾学过一年木工。年近花甲在四里八村德高望重的师傅,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他师傅的一段话:木有长短,材有曲直,质有硬软,纹有通节。匠犹将也;将贵用兵,匠贵用材。材无十全,因势而用。直者为柱,曲者为拱;硬者为面,软者为底;通者为表,节者为里。用材之道,应取其长,补其短,削其凸,填其洞;选其通达,避其节疤。良将手下无弱兵,巧工手中无朽木。师傅告诫我:“做为木匠,识材为先,选材为要,用材以法。这样才能不浪费、不凑和、合乎规矩,做出的器物可百年之用”。   善哉,斯言 !  20年来,我已与木工无缘,但…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案头,已经积起了厚厚的一摞《学前教育研究》,闲时,我总爱读卷首语:“带着爱,站在一旁,用心去关注他……”“教育研究不外于两大课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一想到我们是在干教育事业,我们在培养人,该对好多好多好多儿童的发展负责,我们就应该感到很紧张……”……这些不同刊次的首页短语,总能冲开我“虚无般的寂寥”,让我这个年过半百的人产生一次次“冲动”,一阵阵“激情”,激励我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去研究、去探索、去拼搏,去开启一个个小生命的智慧之窗,去精心培育祖国的未来!它伴我走过了一年又一…  相似文献   

14.
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雨景.我们的心情变得失落起来,随之也想起一些心酸的往事。许多次我想和父母聊一些关于我的故事和我的一些心灵感受时,他们就打断我想要说的话.使我心痛不已。既然我和父母无法面对面沟通.就只好用书写的方式表达我的心情.希望你们能理解我。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我从大学毕业,来到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当时为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成为一名普通教师。十年的教学生涯,我因为开过的课程多而得到了一个“万金油”的“美名”。仔细想想也是。在十年中。我先后教过高等数学、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企业管理基础、基础会计、政治经济学、经济政治、企业管理概论、广告学、谈判与推销技巧、国际贸易实务、中专数学、经济法、思想道德修养、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19门不同的课程。我在大学学的是管理工程专业,在这些课程中。像企业管理基础、管理学等课程是我能够胜任的:也有些课程如高等数学、基础会计与思想道德修养等,对于我来说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还是能够教好的;然而还有一些课程,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我力不从心。甚至是“现磨豆腐现卖”。只落得个“新鲜”。最初大家和我开玩笑,我并没有在意,时间长了,总觉得不是个好称呼,有时只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不全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16.
“我高兴,我高兴,我就哈哈笑……” 游戏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唱起了刚学过的《表情歌》。忽然,我发现小朋友们演唱时无精打采,好像不是很投入,便停了下来,想先引导一下再继续。  相似文献   

17.
雷国山 《师道》2007,(7):52-52
美术课后,美术教师生气地对我说:“美术课上,庄XX不但把自己的彩色笔扔在地上,还狠狠再踩几下,并把同桌的画画本也撕掉,我一生气,一节课草草凑合了。”回想前段时间,小蔡同学踢椅子,小王同学课间搞恶作剧故意伸脚绊人,小刘同学无缘无故地对着墙壁狠打猛踢….我心里在纳闷:我的学生怎么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班的语文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我不禁有“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满足与欣慰。然而,数学成绩却不尽人意,与平行班相差甚远。怎么会这样联系平时数学老师向我反映的情况一想,性急的我再也忍不住了,便急匆匆地向教室走去。 来到教室后门,我透过玻璃一看,整个教室竟然开了锅。这大大出我的意料。同学们显然已经在我之前“打探”到了消息。只见几个女同学趴在桌上放声大哭;几个平日里的“调皮蛋”也收起笑脸,两眼盯着窗外,一言不发;还有几个同学情绪很激动,其中一个孩子大声说:“有什么好哭的我们去找校长,都…  相似文献   

19.
妙在"嘶哑"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的短诗名作《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两行,我尤其欣赏诗人选用这“嘶哑”一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林美娟 《广东教育》2006,(7):127-127
在我的教育博客里,我张扬着我的生活态度:“感恩地活,快乐地忙,痛快地学,尽情地玩!”我是个幸福的老师,快乐地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