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损伤预防的研究进展,为运动员重返赛场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综述了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返运动后发生同侧膝关节再次损伤或继发对侧膝关节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最新证据,提出应当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来指导术后康复和重返运动训练。应当着眼于解决外科手术和现行标准康复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形成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的帮助运动员重返运动。  相似文献   

2.
小儿肘关节骨折在小儿骨折中最为常见,且诊断和治疗难题最多。尤其是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特有的骨折,它占小儿肘关节骨折的60%。此病好发于3—10岁,特别是5~8岁的儿童。其合并症极易发生缺血性挛缩和神经损伤,后期化骨性肌炎,尤以残留肘内翻畸形较为常见,从而导致迟发性尺神经麻痹。文献中,关于合并症的记载不少,但最易引起的并发症为肘内翻。据司密斯(Smith)统计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毽球运动的损伤常见有韧带损伤、关节损伤、肌肉损伤,主要是下肢为主。因此,毽球运动要求运动员身体各部分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具备良好的专项柔韧素质。本文通过介绍毽球教学中专项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为毽球爱好者提供学习与探讨,并预防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4.
标枪训练中肘关节损伤及预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标枪肘”的资料,运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和技术上分析探讨标枪运动中肘关节损伤的原因,提出加强技术训练等肘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为标枪训练与教学及肘关节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水平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参加中国棒球联赛6个队中的88名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显示出棒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以肩、肘、腰、膝、踝、手腕部位为多,其中肩关节和肘关节损伤与本项目运动特点关系最为密切;损伤原因中以疲劳性运动损伤最突出。建议在训练中应重视医务监督,保证充分合理的准备活动,发生损伤后予以及时治疗。主要对棒球运动员损伤部位中的损伤最为突出的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损伤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预防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棒球训练与比赛中,预防和减少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决由运动造成肘关节挫伤或脱臼后创伤性关节炎及肘关节强直的预防及康复问题。方法①将损伤的肘关节进行传统固定(3周)结合主动运动后与健侧对比;②将损伤的肘关节进行有限固定(1周)结合综合治疗后与健侧对比。后者方法:48小时内按照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48小时后行关节腔内抽积液,同时Triamcinoloni Acetonidum腔内注射;72小时后开始关节活动度(ROM)的连续被动运动(CMP);1周后进行肘关节的主动运动,结合理疗、按摩及体能(5km慢跑)训练。结果将传统方式与健侧肘关节ROM进行显著性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t>0.05,P<0.05);有限固定结合综合治疗后与健侧肘关节ROM的显著性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t< 0.05,P>0.05)。结论对肘关节损伤后采用有限固定结合综合治疗方式的功能恢复优于传统治疗方式;前者治疗后的肘关节ROM与健侧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可迅速康复而投入正规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肱骨外上髁炎原发性与继发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运用推拿手法与抗阻运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寻找最佳手法与运动康复方法。方法:肱骨外上髁炎患者22例,为期3 d一次共10次的推拿手法治疗。2 d一次共25次抗阻运动康复训练。分别在实验结束和结束后的3个月时统计治疗结果。结果:2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有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4例、继发性6例、继发并原发性12例。实验结束时,痊愈15例占68.18%、显效4例占18.18%、有效3例占13.63%、mills征检查21人阴性占95.45%。3个月时,痊愈17例占77.28%、显效5例占22.72%、mills征检查阴性21人占95.45%。结论: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关键在于发病性质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不同的发病因素应有相应的推拿手法方案。抗阻运动提高了患肢的肌肉力量和质量,对不同发病性质的肱骨外上髁炎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在拳击运动中,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比较常见,它是由肘关节的解剖特点和拳击动作的生物力学特点所决定的。本阐明了拳击运动员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三维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腾空和过渡阶段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如下:①腾空阶段容易发生右侧外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左膝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不大。②过渡阶段,左膝关节、左踝关节随着左脚的快速落地,易发生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中国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患病率及其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患病率、损伤分布特点、损伤动作以及病因进行了调研分析。损伤的患病率为26.67%;伤种多为关节囊及韧带损伤、骨折、髌骨劳损以及膝半月板损伤;损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躁、腰、肩、肘及前臂等部位;快速运动中的突破、变向、冲撞对抗、射门是多见的损伤动作;运动员技术动作、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协调、对抗能力存在缺点是其主要致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优秀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福建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毽球比赛的56名男女优秀毽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福建省优秀男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7.1%,福建省优秀女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4.0%,损伤率与技术运动运用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等因素有关。常见损伤类型有韧带损伤(43.8%)、关节损伤(31.3%)、肌肉损伤(24.9%),损伤部位以大腿、膝部、足踝部、腰、小腿比较多见。结合毽球运动特点就导致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2.
跖肌起于股骨外上髁,肌腱斜向内下行走,在跟腱内侧止于跟骨结节。跖肌肌腹短小,肌腱细而长,力量薄弱,是一条退化的肌肉,有协助小腿三头肌使足跖屈的作用。约93%的人有此肌肉,因它是退化的肌肉,是使踝关节跖屈的肌肉中最小的一个,因而其作用不大,但一旦拉伤,它的早期诊断与处理的正确与否对愈后非常重要。骤然跖屈踝关节,同时伸直膝关节,跖肌受到牵拉,即有可能发生断裂。例如网球运动员跳起扣球,跳高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跳,都可能损伤跖肌腱。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高校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高校篮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运动员膝关节的损伤种类、损伤技术动作及损伤致因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市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膝关节损伤主要为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损伤、十字韧带损伤和髌骨损伤;造成其膝关节损伤的三种重要的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差与运动负荷过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愈后效果等.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100%;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滑囊炎、软组织挫伤为主;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运动损伤发生于日常的专项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时期.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性疲劳或运动量过大、专项训练过多、局部负担过重、自我保护意识差、心理状态不佳、带伤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15.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肘关节外上髁局限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的劳损性疾病.采用电针配合推拿以及功能锻炼方法治疗本病26例,疗效显著,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薛晨肩关节脱臼术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优秀运动员备战奥运会期间从手术后到重返训练场间的身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安排。方法:借鉴重返赛场训练的方法手段,从康复医学、体能训练和运动表现等多学科角度设计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法。通过对比训练前后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功能动作筛查结果以及下肢力量爆发力测试结果检验以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肩关节脱臼为个案分析重返赛场的可行性训练策略。结果:通过10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损伤侧肩关节内外旋活动度、均有所增加。功能动作筛查分数降低。但损伤侧肩关节内旋肌力、腹侧核心耐力有所下降。结论:以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肩关节脱臼重返赛场的训练策略为个案分析,探索从运动损伤术后至重返赛场训练过程的周期安排、训练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科学整合康复训练、体能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不同训练内容,循序渐进的帮助运动员恢复专项技术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不仅包括韧带、肌腱和肌肉的损伤,还涉及一些心理因素。本文介绍了主要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及运动损伤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并从心理建设的角度对如何面对运动员运动损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31支老年气排球队的106名男女优秀气排球队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男子运动损伤发生率为93.9%,女子运动损伤发生率为75.0%,损伤率与肌肉力量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等因素有关。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腰背部、腕关节、小腿、肘、足、骨盆损伤也比较多见。结合老年气排球运动的特点就导致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严重的、治疗康复费高的膝关节运动损伤之一。研究目的是确定侧切和急停起跳动作对前交叉韧带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对男女各25名年龄在18~22岁的篮球运动员完成侧切和急停起跳动作时的下肢三维运动学、动力学和表面肌电特征进行采集和处理。运用2×2混合设计的双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特征参数进行数理统计。结果:动作和性别对下肢水平向后地面反作用力、膝关节外翻力矩、膝关节内旋力矩、腘绳肌群肌电和压力中心到踝关节中心的水平距离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结论与建议:所有篮球运动员完成侧切比急停起跳时膝关节伸膝力矩增加,这些差异使侧切动作发生ACL损伤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仅男性篮球运动员进行侧切动作时更倾向于采用足跟着地方式、外翻力矩以及腘绳肌肌电更大。与男性相比,女性篮球运动员可能更容易导致ACL负荷增大。此外,在完成急停起跳动作中,男性篮球运动员比女性倾向于足尖着地且水平向后地面反作用力小。研究结果提示了在制定预防ACL损伤训练方案时,应根据不同动作和性别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CYBEXI+等速测力系统及KISTLER三维测力系统分别对运动员的膝、踝、肩、肘关节肌力和下肢爆发力进行冬训前后的测试,结果表明:冬训后,运动员膝伸肌、肩内旋肌、肘屈肌群的爆发力有很大提高;肘伸肌爆发力快速时有增长;踝关节屈伸肌力虽有增长,但不显著。手球专项运动员关节肌力特点:膝、踝、肘关节肌群峰力矩值和总功随运动速度的加快而下降,肩关节肌群峰力矩值和总功随运动速度的加快变化不大;膝、肩、肘关节肌群的平均功率和加速能随运动速度的加快而增大,踝关节肌群的平均功率和加速能随运动速度的加快在快速时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