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开发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配合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实施 ,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启动“电子档案工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电子档案工程”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成败关系重大 ,是否有正确、适当的方法论指导 ,对系统的进度、质量、效益都会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组织管理方法和具体开发方法两个方法论层面探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档案安全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电子档案安全问题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该领域应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封帆 《档案管理》2015,(5):10-12
作为历史研究基础的档案,在20世纪思想研究中被广泛论及.这一被称为“档案转向”的档案研究热潮将档案的核心概念及其批评理论也纳入其研究的范围.文章通过比较其中两个代表性的理论:本雅明对文献的收藏、运用方法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中对档案概念的认识及实践,试图揭示欧洲近晚期思想界关于档案批判的若干研究方法,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考察档案问题,以期在方法论层面给予档案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展和OA系统的日益普及,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正日益取代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档案,因而如何管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是世界各国文件和档案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崔颖 《北京档案》2004,(7):42-43
今天,信息化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政府机构的工作方式,无论是公司企业还是政府部门,数字化文件正在逐渐取代书面形式的材料.电子文件的形成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如何管理电子文件已成为当前档案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对电子档案进行正式研究的国家之一,早在10多年前,澳大利亚就开始探索电子档案归档的最佳管理方式,他们多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元数据研究在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领域是最前沿的课题之一.我国档案界关于元数据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2001年由国家档案局邱晓威研究员主持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保证及其法律地位的认定"国家社科项目的正式启动.与国外相比,我国档案界关于元数据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出台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8.
“电子档案”概念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电子文件的研究过程中,有以电子文件代替电子档案的现象,但电子档案和电子文件是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新的电子档案的概念,并对电子档案的归档、元数据、认证信息、封装形式等方面的属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原生电子档案概念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原生电子档案概念的缺陷,并对产生原生电子档案概念现象进行思考.认为当前急需的是档案理论界要加强对原生电子档案概念和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档案概念研究,为档案实践工作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来源原则是档案专业的一般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来源原则及全宗原则面临社会结构变革、档案种类增多、电子文件出现等越来越多的挑战,档案工作者需重新思考其涵义和价值。本文总结了来源原则受到的挑战,比较了中外档案工作者对此问题不同的应答。在此基础上,结合来源原则和全宗原则的发展过程,得出三个结论:历史主义是档案专业的方法论,来源原则是档案专业的一般方法,全宗原则是一个具体的档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电子档案安全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电子档案安全问题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该领域应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档案馆电子文件的参考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家档案及文件管理部(NARA)是世界上现有国家档案馆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它担负有对于具有长期历史价值的电子文件进行鉴定、登录、保存和提供服务的职责.其下属的电子文件中心则是实现这些档案功能的具体部门.三十多年来,美国国家档案馆一直从事着有关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的研究、评述和具体实施工作,它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对其他档案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电子文件中心目前已收有来自政府各分部多达100个联邦机构的将近23,000个数据文档,它已成为世界上较大规模的电子文件保存馆之一.  相似文献   

13.
轩红 《档案管理》2015,(6):85-86
电子档案是由传统档案数字化的结果,同时也可以是办公自动化后产生的电子文件,都是计算机产生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的集合,其管理和使用都需要借助专门的设备.电子档案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档案事业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对电子档案的使用和管理,都需要了解其特征. 1 电子档案的特征 电子档案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和实物档案,它有自己的独特特征: (1)电子档案的不稳定性,其主要是存储在磁介质上,主要有磁盘、光盘、磁带等.这种介质容易受到震动、磁信号的影响,载体结构稍微变化,就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和破坏,这对电子档案保存的环境有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电子档案是由计算机系统产生(生成、输入、存储),也必须借助计算机系统来识别处理、传输和提供利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转换而来的,其数据按一定的格式储存在光盘、磁带和磁盘等介质上.因此,电子档案保护除了具有传统纸质档案的共同特点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特点:一是电子档案信息存储量大、密度高;二是电子档案存储内容不稳定;三是电子档案信息具有非直读性;四是电子档案对元数据和背景信息的依赖性;五是电子档案与载体的分离性;六是电子档案对设备的依赖性;七是电子档案的多信息集成性;八是电子档案载体形式的多样性及其发展性.  相似文献   

15.
电子文件系列讲座之十一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义全 《北京档案》2001,(11):22-23
一段时间内,收集、保管电子档案并提供利用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要长期或永久保存电子档案,则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档案保管部门在管理和保存电子档案时必须要涉及到电子档案存储载体的寿命问题;电子档案所依赖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更新换代问题;电子档案真实性、原始性的维护问题.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否则,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电子档案的存档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档案.传统的纸质档案只有纸张一种信息记录的载体,而电子档案则具有多元性,可以做到异地读取等.因为电子档案较之纸质档案的方便快捷,先进的档案存档多用电子存档.然而,纸质档案是不是真的会被淘汰呢? 一、电子档案的优势与不足 电相较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也具有一些特性:(1)电子档案容量大、体积小,节省了库房存储空间,这大大解决了档案保存与存储空间的矛盾.(2)电子档案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3)电子档案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只要有网络和计算机设备,电子档案就可在异地读取或是修改.  相似文献   

17.
电子档案从国内来看,对它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管理办法和经验。现存主要问题是:一是绝大多数单位还没有把电子文件纳入档案的归档范围,从而使电子档案管理进入不了实施阶段;二是对电子档案的形成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三是由于电子档案的形成没有严格的管理和规定以及归档后如何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保护与利用,这给我们档案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国档案界都面临着-个共同挑战,就是如何更好地管理电子文件以及更好地提供利用.世界各国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上的电子文件管理的理念、方法、技术、模式等越来越具有共同性.因此,借鉴周外电子文件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研究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的现状和有效办法.有助于提高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的水平,推进我围电子文件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张晓春 《兰台世界》2008,(11):42-43
在我国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中,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研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制度与办法,推广国家标准,试点接收电子档案进馆,加快实现档案的数字化进程,推进档案服务的网络化和档案网站建设等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内容中,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20.
电子文件安全保护的六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北京档案》2006,(6):40-40
随着电子档案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大,对强化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确保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如何做好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成为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并尽快掌握的新课题.因为电子文件的特殊性质,要确保电子信息的安全,关键是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