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充满童趣而又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从春到秋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变化,体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人物性格。优美、朴实的语言使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跃然纸上。学生在认识两个人物形象的同时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相似文献   

2.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盲校小学语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课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它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生长情况,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小乌龟找工作》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乌龟找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形象地刻画了小乌龟鲜明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教学目标:通过小乌龟找工作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唤起学生善于发挥自己长处的意识;使学生知道小乌龟前三次找工作没被录用的原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主要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来选编教材,让学生在寓言、童话故事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本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情况,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的对话,使学生懂得“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这一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引导学生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和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去体会课文的立意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在一次课常教学中,某教师捕捉了课堂上出现的“节外生枝”,顺学而导,创设了“乘凉尝枣,全家评树”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了角色,进入了课文。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再优秀的人也有短处,再卑微的人也有长处。一个人,就是一个长处和短处共存的"共同体"。对己,优秀的人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卑微的人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对人,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妒忌;要容忍他人的短处,不计较。再优秀的人也有短处,所以优秀的人不必自傲;再卑  相似文献   

7.
《红领巾》2002,(9)
今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才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懂得人的个性,了解人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无完人。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帮助每个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在社会中找到最适合的位置。要正确识别学生,就应该用实事求是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和实践过程观察学生。  相似文献   

9.
吴庆娥 《小学生》2013,(11):20-20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援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理解课文内容。2援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教学重点、难点:在感情朗读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相似文献   

10.
师生在彼此的欣赏和赞美中营造着宽松快愉的教学氛围,构建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懂得欣赏和尊重他们的长处,改正他们的短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1.
星言 《高中生之友》2023,(12):45-47
<正>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并为自己所用。懂得欣赏他人,善于赞美他人,敢于为他人鼓掌,是一种格局,更是一种智慧。懂得欣赏他人,才能让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中国有句古话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人各有长处和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懂得欣赏他人,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陶罐和铁罐》的一个教学设计。一则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本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精彩的对话的生动神态,展开了故事情节,推动了故事发展;本文为教学设计了多个PPT课件作为课堂辅助教学;通过阅读,在体会中感受和发现词语。借助情节发展感受句子之间及段落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悟出文章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人相处。  相似文献   

13.
任文有 《江西教育》2004,(22):36-37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27课)设计理念: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2.学生在学习兴趣上会有差异,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也各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2.阅读课文,能抓好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课探疑同学们以前学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今天老师要和…  相似文献   

14.
綦建春 《山东教育》2003,(13):36-36
学过《骆驼和羊》一课,我慷慨激昂地总结:骆驼和羊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正如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下面,请大家说说自己有哪些长处,还有哪些短处,需要不断学习改进呢?话音刚落,便有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于是,我首先叫起了小机灵鬼杰,只听他大声回答道:“我的缺点是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平时作业丢三落四,书写不认真,上课有时做小动作……”只听他一口气说了一大串,我不由觉得好笑:这不都是平时我给他的评语吗?大家都继续仰着脖子等他的下…  相似文献   

15.
成人中专学校领导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中专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也需要艺术。一、对人的领导艺术(一)要用人之长。凡有人群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特长。领导者要看其长处而不能着眼于其缺点和短处。选人不是选投毛病的入,而是选有专K的人。长处明显的太短处也明显,有高峰也有深谷。用人所长必须容忍其短处,要靠领导艺术的作用避开短处发扬长处。用人所长不是投其所好。人的爱好并不~定是其所长.只是某种欲望的表现,靠领导艺术正视个人爱好A能真正发现长处,用人之长。(二)要责、权、利清楚。领…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继续提高观察能力。2 .学会本课 1 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最后一段。第一课时教学任务 :指导看图 ,了解图意 ;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 ,掌握1 2个生字的音和义 ;借助图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应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揭示课题。1 .总观三幅图 ,边观察边思考 :这三幅图主要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 ?2 .揭示、板书、齐读课题。重点指导“骆”读轻声。二、初读课文。1…  相似文献   

17.
骆驼和羊     
骆驼和羊□湖南省怀化市氵舞水小学田艳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2.学习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一……就……”说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英获得的两次掌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舒美霞 《学苑教育》2023,(10):14-16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智能具有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或者短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因势利导,基于学生的个性化智能开展学习活动,并要针对不同的学习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这样便能够保证学生都可以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而不应该像故事中的大象和猴子那样去嘲笑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