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一印象     
不留神说出口的第一印象,到后来往往会招致无法收拾的后果。那么,这个时候,你该怎么辩解呢?●铅笔(1人1支)●透明胶材料1.选出裁判一人。2.裁判把便笺纸分给大家,让他们在便笺纸上写一个名词。(只要是名词都可以。)3.裁判把便笺纸收集起来,充分混合后,指定某人,让其上来说第一印象。4.被指名的人走上前,背对大家站好。5.裁判从便签纸堆中任选一张,他的背上,问:“你喜欢这个还是讨厌这个?”那个……这个……也就是说……游戏便笺纸上写着“蟑螂”。裁判:“你喜欢这个还是讨厌这个?”被指名的人:“我喜欢。”(这时一般都会惹得大家发笑)。裁判…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爱激动的人,我知道这不好。所以我常常告诫自己:‘有话好好说’。但我怕我说着说着就控制不了自己易激动的情绪,我怕那样会伤害了大家,也伤害了自己。所以我决定把我想说的写成文字,因为书面的东西毕竟斯文些、文雅些。”“游戏人生的人,被人生所游戏,也许他也会很  相似文献   

3.
课堂回放《新诗诵读》教学实录师:诗歌鉴赏应该从诵读开始,诵读就是把我们读懂的诗歌用声音呈现出来.(投影《泥土》: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请一位同学读这首诗.(生读诗)师:我先来问你一个问题:你读诗的时候,考虑过这首诗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向什么样的对象在讲话吗?生:我觉得……,这里所指的“珍珠”的那一个人,是那种一直把自己当做是高高在上的人.师:“高高在上的人”?生:对.作者想对这类人说:让自己变得平凡吧!在平凡中奉献自己,为大家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只求官位、成绩,求地位、金钱.师:你说哪里读出“求官位、金钱”这个意思?生:我觉得“珍珠”是指那些比较贵重的东西,贵重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春天到了,小朋友都找过春天,找到许多春天里才有的东西。今天,老师把春天带到教室里来了,请小朋友做几个游戏。”老师说着就移开屏风,指着桌上的彩色盒,告诉小朋友,每个盒子里有一样东西,请小朋友上来看,看懂了,还要说一句话:春天到了,什么东西怎么样了。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想知道盒子里的秘密。一个小朋友上来了,他看过第一个盒子,对大家说:“春天来了,青草从地下长出来了。”老师随即掀掉盒盖,一盆青草出现在幼儿面前。说对了,大家为他鼓掌。  相似文献   

5.
沈曙 《辽宁教育》2004,(5):61-62
最近有幸一下听了十多节课,发现在课改浪潮中磨炼出来的课,确实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小细节,让我体会颇深。于是记下来略加点评,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统计”的教学,上课伊始,教师组织学生玩一个“眼力大考验”的游戏,先让学生看了一段游戏“老鹰抓小鸡”的录像,然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要求 1.幼儿学习合理、有序地安排自己的暑假一日生活。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录像带一盘(录像内容附后);根据录像内容绘成的连环画一册(10页左右);幼儿人手一册图画本,供画连环画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给学生合理化建议,用明快活泼的语言与形式挖掘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感悟身边小事,有条理地写出心中所想,尽可能地把文章写得内容丰富,感情真实可信。这要求教师在指导时层层递进,勿“填鸭”,而是要启发。教学过程一、敞开你的心扉1.作为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最乐于做的事莫过于做游戏了。教师在上课之初可以这样开始:“做游戏做游戏,每个孩子都欢喜。大家来说悄悄话,我的答案告诉你。快快快,来来来,轻轻说给你!”设计意图: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当中不经意地把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展示出来。2.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用舒缓轻…  相似文献   

8.
《迷途笛音》这篇译文写的是“我”,一个6岁的小男孩到野外游玩时,在一个采石场里迷了路?一个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人发现了,没有直接去把“我”领出来,而是坐在树桩上旁若无人地吹起了柳笛,让“我”循声找到正途.看到“我”出来了.“乡巴佬”若无其事地说:“你好,小家伙.看天气多美,你是出来散步的吧?”“我”怯生生地点点头,说要回家。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篇作文内容 ,是“把自己制作某件小制作的过程写出来 ,和同学分享”。本次作文的要求在于反映出对制作小制作的趣味性。“情 ,文之径”。对描写对象是否充满感情 ,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我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小制作带到教室中 ,小鸡、小鸭、金鱼、乌龟、自行车、汽车……都成了课堂中的一员。小小的教室顿时成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展览馆。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得意之作 ,作为特邀佳宾介绍给大家认识 ,并说说自己制作小制作的趣事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经典之作。当我让学生把自己的讲话内容记录下来的时候 ,学生们…  相似文献   

10.
这是用方便面的空碗和乒乓球进行传球的游戏。因为乒乓球会从碗底弹跳出来,所以会有出乎意料的难度。道具●桶状的方便面空碗数个(要洗干净噢)●乒乓球1个◆游戏的玩法与围成圈玩传排球的游戏一样。所不同的是不管传球还是接球,都不能用手,而要用方便面的空碗。游戏的玩法1.选出裁判一人。2.有几个空碗,就有几个人参加。3.参加的人手拿空碗围成圈。4.裁判站在圈中,用手把乒乓球传给某个人,游戏就开始了。5.从裁判那儿接过球的人,用空碗把球传给自己喜欢的人。6.乒乓球从碗中弹跳出来或者没有接住球的人失去继续参赛的资格,从圈中退出。(再次…  相似文献   

11.
一会儿,花猫叫来了野猪、小牛和老山羊。他们是 来帮助狮子的。花猫说:“狮子大王,把你的头露(lou) 出来,让大家看看。”狮子只好把头从树洞里伸(shen) 出来,让大家看他的光头。花猫说:“大家想想办法,让 狮子大王恢(hui)复原来那头美丽的长发。”  相似文献   

12.
蔡亦可 《文教资料》2006,(21):159-160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口语交际课《有趣的游戏》二、预设目标:1.会观察游戏的过程,学会观察生活。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交流感受。3.能向别人请教自己不会的游戏。三、教学重点: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交流感受。四、教学难点:学习请教,能向别人请教自己不会的游戏。五、课堂实录:师:板书“游戏”,说说你做过哪些游戏?生1:(举手踊跃)做过捉迷藏的游戏。生2: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生3:做过“一二三”的游戏生4:做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生:……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些游戏怎么样?生1:很好玩生2:很刺激生3:很有趣…  相似文献   

13.
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总是想说出来,尤其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更想发问,这是主动求知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天性,为所有想说的学生创设“说”的条件。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例如在讲“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课时,当课要结束时我问大家“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能不能说正方形是长方形进化得来的吗?”话音刚落,一男生迫不急待地举手后说:“进化是指活的东西,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14.
梁元 《中国培训》2003,(7):40-41
一接触体验式培训是在去年,有“背摔”、“高空跨越”、“盲人布阵”等各种游戏。当时的体验,可以用新奇、激动、亢奋,甚至过瘾来形容。这种体验式培训把“团队精神”、“超越自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游戏前大家并不认识,但在游戏中迅速建立起生死与共的信任和友谊,在最短的时间里竭尽全力为队友提供帮助,仿佛自己是一滴水随江河奔入大海,虽微不足道,却引以自豪。当培训班结束、我们手捧着结业证书的时候,一个个竟激动得像个孩子,有的队员流出了热泪,大家被他感动为他鼓掌,真诚地祝贺他的同时也是祝贺自己战胜…  相似文献   

15.
训练要求“啊!我发现了……”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吧。这次习作,就请你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所写的内容不限,可以写平时观察中的发现,可以写学习中的发现,也可以写实验制作中的发现,只要是你自己的发现就行。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发现了什么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来拟定。作文指导重点指导:看了“训练要求”,有的同学会说:“我一个小学生,会有什么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训练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啊,我发现了……”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吧?这次习作,就请你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所写的内容不限,可以写平时观察中的发现,可以写学习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呢?”一次又一次的追问,让人感到越来越困惑,大有“台上磨破皮,台下难动笔”之感.习作教学似乎成了语文教师心中永远的结.针对习作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内容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为了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觉得有东西可写,笔者经常有目的地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     
学习完优美的散文《我喜欢》,老师问我们:“同学们,你喜欢什么呢?请大家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写出来,让老师也一同分享好吗?”是啊,我喜欢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猜谜     
《小学生》2003,(10)
游戏人数:3人或3人以上。游戏材料:1块秒表。游戏目的:锻炼你的反应能力。游戏方法:抽签选出一个小朋友,让他来猜谜。先请他到外面去,大家轻声地商量,选出一样大家都熟悉的东西,比如滑板。把外面的小朋友请进来,好,现在开始用秒表计算时间!大家开始围绕着滑板讨论。但要注意,讨论中不能出现“滑板”这个词!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共安排了8次口语交际训练。训练内容有猜谜语;找春天;看图形想像事物,再画出来;找图画中的错误;做游戏;说游戏;说自己喜欢的水果;邀请同学到自己家做客;看图编故事。在这些口语交际课设计中,如何体现修订版“大纲”对低年级提出的“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和“能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的要求。我认为,最主要的途径便是让口语交际的课堂成为孩子们真正喜欢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让孩子们想说、敢说、乐说,真正做到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