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北川大地震中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种典型破坏特征,包括砌体结构的开裂、倾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短柱破坏效应、剪切破坏、剪压破坏、压屈破坏、弯剪破坏、梁柱塑性铰、钢筋锚固不足破坏、混凝土酥碎破坏等。文中分析探讨了震害的原因及吸取的教训,以及各种加固技术综述。  相似文献   

2.
秦荷成 《大众科技》2009,(5):126-126,125
历史上,钢结构的脆性破坏屡有发生,尤其是在焊接结构大量取代铆接结构的过程中,脆断发生频率高。文章对钢结构脆性破坏的破坏形式、破坏特征及破坏原因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防止钢结构脆性破坏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盐冻侵蚀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冻破坏是最严酷的冻融破坏,会引起混凝土路面的严重剥蚀,造成混凝土路面的过早破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盐冻破坏的特征、机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混凝土破坏准则中参数的系统误差导致混凝土破坏强度预测精度不足问题,本文利用批量梯度下降法对混凝土破坏准则参数进行重新拟合,选取的破坏准则分别为Ottosen准则、Hsieh-Ting-Chen准则、Willam-Warnke准则,得出3种破坏准则根据新参数拟合的破坏包络曲面、拉压子午线和偏平面内破坏迹线近似重合。结果表明:新参数下3种混凝土破坏准则近似描述了相同的混凝土破坏包络曲面,证明利用批量梯度下降计算破坏准则参数的有效性。通过批量梯度下降法,可根据有限的实验样本重新计算不同破坏准则参数,得出最接近真实破坏曲面的参数最优解,为破坏准则研究的参数计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根据多年从事公路建养的经验,总结了水破坏的表观特征及破坏形式,分析了水破坏的成因,并从设计、施工、管养三个环节提出沥青路面水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文章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地下开采煤矿为例,从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含水层的破坏、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进行了深入的现状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的系统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在提出"克拉通破坏"新概念、基础观测数据积累、厘定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空范围、认识克拉通破坏本质、论证克拉通破坏动力学机制、建立"克拉通破坏"理论体系、以及探索克拉通破坏的资源效应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性成果。简要展望了克拉通破坏和大陆演化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以及有待深入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压力管道有多种破坏,主要包括韧性破坏、脆性破坏、腐蚀破坏、疲劳破坏和蠕变破坏,掌握各种破坏的各方面的有关规律,有利于避免各级各类事故的发生,促进生产更好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文章以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露采煤矿为例,从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含水层的破坏、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进行了现状和预测分析,并设计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工程和建议。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同时减少开采活动造成的破坏,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沥青路面破坏形式、沥青面层早期破坏修复及沥青路面大修研究现状进行的调查比较,指出了当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面临的迫在眉睫的课题--系统的沥青路面修复技术.并从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养护、修复施工角度,针对常见的一些局部破坏形式,如裂缝、坑槽、车辙、泛油等,在分析各自表现形式、产生危害以及对当前国内常用的多种修复技术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不同的破坏形式如何选用适宜的修复技术及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徐斌  陈赟  张楠  于洋  吕庆 《科技通报》2020,36(4):101-106
抗滑桩是加固边坡的常用方法,不同的抗滑桩设计方案会影响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稳定性。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抗滑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模型。通过以坡面位移突变为判据的强度折减法计算加固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获得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以某一土质边坡为例,分析了不同抗滑桩桩径及设桩位置组合下的加固边坡破坏模式,并从抗滑桩桩顶位移的角度来解释加固边坡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滑桩的设桩位置对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起决定作用,不同的设桩位置会产生桩后土体滑移破坏、桩前土体滑移破坏和桩身断桩破坏3种破坏模式;抗滑桩的桩径决定了桩的抗弯能力,从而决定加固边坡在发生破坏时是桩失效还是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12.
覃虎 《大众科技》2012,(1):198-201
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有色金属采选为主的矿业企业,位于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随着矿山采矿的深入,高峰公司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矿岩体内部的应力越来越大,岩体弹性势能释放和开裂破坏比较普遍,地压活动破坏、地震扰动破坏和生产破坏越来越严重,给生产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在高峰深部矿岩体进行广泛的工程地质调查,对井下矿岩体的整体结构性、稳定性和岩体质量进行了评价,总结了高峰公司井下顶板破坏形式,提出了高峰公司深部矿岩体顶板稳定性【1】分级管理的方法和顶板划分指标,针对不同级别不同破坏方式的顶板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手段、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法。为作业区域采场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矿岩体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熊玫 《知识窗》2013,(14):48-49
动画片《笛卡特警队》是江西本土出品并精心打造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该片通过人类的无知对环境的破坏、恐怖分子对环境的破坏、正面人物以暴制暴对环境的破坏、正面人物不自觉地对环境的破坏这四个方面展现了其环保主题,突显出其与这个世界性主题接轨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冻融破坏原因、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破坏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破坏现象及原因,并简要介绍了减少水破坏的措施,为公路沥青路面质量通病的防治提供了一项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0,(14):34-35
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合作进行了一项名为“各国对环境相关影响的评估”的研究,评估包含了造成环境退化的7项指标:天然林木损失程度、动物栖息地的破坏、海洋捕捞、化肥使用、水污染、碳排放和物种受到的威胁。以下是对地球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十个国家的排名。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指的每个国家的总的破坏程度,而不是“人均”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早期损坏有多种形式,也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其中对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最大的是结构性破坏、水破坏和严重辙槽。笔者深入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面破坏的表现形式与成因。  相似文献   

18.
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造成的公路路基路面破坏,不仅对社会、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在经济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公路路基路面的破坏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笔者在文中深入分析了公路路面破坏和路基病害的特征及成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除冰盐剥蚀破坏机理、影响因素和防治办法,并针对除冰盐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物理-化学侵蚀破坏机理提出了防治除冰盐对混凝土破坏的技术措施,对提高新建混凝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减少除冰盐破坏造成的损失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是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方式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取得了经济效益。但是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地貌的破坏、植被的破坏,动物的涉猎等等。本文分析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以便促进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