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路遥的创作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陕北特有的黄土地文化既影响了路遥的文化性格也影响了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出,陕北特有的地域文化深深影响了高加林形象的塑造。陕北特有的文化环境,使高加林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黄土"情结。  相似文献   

2.
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是描述小说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小说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城市与农村、离乡与恋土的诸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3.
王蒙蒙 《考试周刊》2009,(29):29-29
路遥以他的《平凡的世界》享誉当代文坛,这部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的长篇巨著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义。本文通过对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的分析,从作品人物的生活经历、黄土地的苍凉等方面分析路遥作品中平凡人的平凡人生与信仰。  相似文献   

4.
《边城》和《哦,香雪》是新文学史上极具历史文化意识的乡土文学作品。尽管它们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由于两位作家坚守着诗意化的美学理想,使得他们对其笔下的乡土中国的某些区域一方面深情地眷恋和咏唱,歌唱闭塞、贫瘠、落后的环境中的诗意,尤其是洋溢在其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另一方面又对乡土人生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呈现出二重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5.
《人生》中的两个路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关于土地、农民和爱情的问题上,《人生》中存在着两个路遥,这两个路遥是相互矛盾的。在今天的精神背景下考察路遥的矛盾,对于我们认识《人生》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篇小说《人生》中,作家路遥让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高加林,在城乡交叉地带的环境中演绎了一出人生的悲喜剧。作为一个有着现代意识的作家,路遥试图对传统观念进行突围,寻找当下的自我;但作为一个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他对故土的依恋使他不得不回归这片传统的土地,在这里寻找自己失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路遥以其澎湃的激情专注于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的人情物事,他的《平凡的世界》就塑造了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典型的人物形象,尽情展示着普通人物的不平凡人生。从作者的生活经历、黄土地的苍凉、黄土高原上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展现了人物的奋斗精神以及路遥作品特有的苍凉浓厚的悲剧氛围。  相似文献   

8.
郑义的中篇新作《老井》(载一九八五年第六期《新华文摘》)和路遥的《人生》,分别塑造了孙旺泉、高加林这两个回乡知识青年的形象。他们都是有理想、愿奋斗、敢拼搏的人,就此而论,是相同的,也是可贵的;但在人生追求中,又呈现着极大的个性差异。分析一  相似文献   

9.
作为16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没有起伏跌宕的人生无法完成最好作品的创作,其人生中的激情与消况,梦幻与现实的矛盾都融入到其作品中,在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牡丹亭》中,其情与理的变化跌宕起伏,本文就对《牡丹亭》中的情与理的对比与矛盾到统一的融合进行一个反洗,对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作为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站在青年人的角度上观察世界,用自己的作品来反映不同时代之下生命的抗争。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依旧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为无数青年读者的前进指明了方向。本文对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温情叙事风格进行了分析,在鉴赏路遥的文学作品的同时,探究了这种"温情叙事风格"与"现实主义"之间的联系,在对文化作品的核心情感特点进行分析的同时,为后续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研究提供经验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路遥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在短暂而又辉煌的生命中创作出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的小说。尤其是作为路遥创作风格稳定和成熟标志的《人生》一直是评论界的热点。本文力图再现近二十年来评论界对《人生》研究的全貌,并对研究中的一些盲点和误区作一番浅述,以求抛砖引玉,期待更多更新更好的《人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边城》和《古都》是20世纪30年代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人生体验的著名作家的同题材作品。无论是诗化生活的描绘,还是艺术形象的塑造,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惊人的审美追求的相似,表现了著名作家共同的艺术敏感和类似的艺术表现方法。但相似中仍存在着差异:《边城》表现了作者沈从文对古老又“现代”的中国的深深的忧虑;《古都》表现的则是川端康成对当时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深深悲叹。  相似文献   

13.
《风雅颂》与《人生》具有互文性关联,杨科其实就是进城后的高加林。这两部小说呈现出相同又相异的人物关系模式,其相同处在于都包含着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以及"负心汉"又被别的女子所负的情节模式,而且城乡矛盾都在男女的结合与分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风雅颂》对《人生》的"修改"和"误读"体现在男女主人公在"负"与"被负"的行为中所犯的错误程度上的区别,由此也显示了两部小说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以及作者态度和作品审美风格的迥异。  相似文献   

14.
《人生》作为八十年代之初的畅销书,时过境迁后能否成为经典作品?仔细阅读作品,发现《人生》在心理描写、爱的本质、身份使命的思考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路遥与同时期作家高晓声、与现实主义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主义作家米兰·昆德拉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路遥小说的情感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以其澎湃的热情 ,在其小说中倾诉着对黄土地、对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眷恋。这种执着的思想情感 ,固然使作品的地域人文精神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审美力量 ,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文学作品宝库中具有开拓性的一部力作,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文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该小说主要呈现了主人公高加林在社会转型期于城乡之间两次"归来——离去——再归来"的悲剧人生历程。在对悲剧的展露中也蕴涵着路遥对人类社会的深刻质询以及对个人主体的深切关怀,带给我们一种富含现代性的启示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点评6则     
《平凡的世界》路遥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12.95元假如路遥不是英年早逝的话,真不知道他会为我们写出多少部像《平凡的世界》这样催人泪下的伟大作品来。《平凡的世界》,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一幅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全景图。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调,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在这部小说中,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一幕幕激动人心的人生和爱情故事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较重视女性描写,但其妇女观却复杂矛盾,本文先述评作品妇女观进步的一面,后论其落后一面。之后从社会经济城市商业发展、思想文化及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作品“多人创作”、作家自身思想矛盾及前代文学作品的影响等几方面对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小结。  相似文献   

19.
席勒的《兄弟阋墙》与曹禺的《雷雨》都深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在悲剧观念、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都具有强烈的宿命色彩,遵循"三一律",采用"回顾穿插"结构模式,塑造了自私老成的卫道者与单纯冲动的少年形象。相比较,《雷雨》主题更具批判性,结构安排更巧妙,人物形象更丰满。究其原因,是因为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审美追求各异、接受的文化影响不同,因此,相同题材的作品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0.
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既汲取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同时又融合现代文化于其中,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品质相交汇的矛盾与合取的特色。这或许就是张恨水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导人们对现存文化,历史及现实人生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作品的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古典性与现代性的美学品格.涵含了特定的时代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