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应对青藏高原大温差变化影响下盐渍土路基边坡稳定性问题。针对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渍土路基工程建设实际,提出了抬高路基、设置隔断层、"盖被"防护和科学种植盐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以克服由于温度效应而引起的盐渍土强度变化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盐渍土路基工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盐渍土是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土壤的总称,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土的特殊土,当被应用在工程上作为路基基底和填料或者地基时,具有显著的溶陷性、盐胀性和腐蚀性,给在盐渍土地区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也给工程带来许多的病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盐渍土地区建设发展缓慢。因此,当前盐渍土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的重点难题。本文针对盐渍土地基的特性,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系统地总结了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并指出其优缺点,为今后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盐是盐渍土产生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内因,水和温度则是主要的外因.本文针对盐渍土的这些特点,总结了盐渍土路基处理与病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谈盐渍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盐渍土的概念,盐渍土的试验检测,盐渍土的工程性质及其对路基的主要病害,阐述在盐渍土地区的施工方法及在各具体环节的控制和措施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盐渍土分布面积较广,盐渍土对工程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针对盐渍土对工程的危害提出了几种工程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项同为2003年度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盐渍土地区公路桥涵及构造物南于其特殊的地质原因病害不断.项目组通过大量的调研、现场测试、室内试验和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分析,总结了我国西北地区盐渍土的主要类型、分布、工程性质及常见病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通过设置试验路基段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影响盐渍土地区桥涌及构造物腐蚀的主要因素、腐蚀机理以及综合防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项目组针对盐渍土地区公路工程病害,研究分析了特种水泥及掺合料(硅灰、粉煤灰及矿渣微粉)的防腐能力,研制出了盐渍土地区桥涵及构造物防腐蚀混凝土材料,提出了路基路面工程、桥涵及构造物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编制了渍盐土地区公路桥涵及构造物防腐蚀技术指南.项目研究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及推广应用价值,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6)
盐渍土是埃塞俄比亚Mieso-Dawanle铁路项目中的特殊岩土之一,盐渍土对铁路路基的安全及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应对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本文针对此铁路项目中的盐渍土路基并结合国内的相关经验,提出对该工程盐渍土地区路基的工程防护措施,以期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阜康绿洲土壤盐渍化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该文以电导、易溶性盐含量、pH作为盐渍化程度的指标 ,将阜康绿洲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划分为 9种类型 ,其中以强盐渍土和盐土为主 ,在纬度梯度上从南至北 ,即从洪积扇下部到沙漠按照中盐渍土—强盐渍土—盐土—强盐渍土—盐土—非盐渍土的顺序依次分布。以群落的优势种类型、灌木盖度、灌木多度、多样性等指数作为阜康绿洲荒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标 ,根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系统将阜康荒漠植物群落划分为 9种类型 ,以囊果碱蓬群落—琵琶柴群落—柽柳群落或盐柴类的半灌木群落—琵琶柴群落—柽柳群落或盐柴类的半灌木群落—梭梭群落的顺序依次分布。琵琶柴群落为阜康荒漠的地带性植被 ,分布广泛 ,各种植物群落在空间上交错分布。通过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在阜康荒漠植物群落的多度、盖度和多样性与盐渍化程度无显著相关 ,盐渍化程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到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演替 ,特别是盐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  相似文献   

9.
张蔚 《今日科苑》2007,(14):112-112
本文从盐渍土的成因、分类以及现阶段盐渍土上的绿化方式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现有的绿化方式——土壤改良,过于耗费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生态平衡,唯有通过育种提高植物的抗盐性,培育抗盐植物,才能从根本上使盐渍土绿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开始针对西部进行大力开发,以此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得全国经济体系能够逐渐平衡。在大力发展因素的引导之下,西部等区域开始了大面积的公路工程建设,但是在部分西部区域的路基土质确呈现出了盐渍土的情况,因此,必须要专门对这一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盐渍土路基对于公路质量所带来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盐渍土路基施工工程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其他盐渍土区域修建公路的工程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之新 《资源科学》1992,14(2):44-50
沧州运东滨海盐渍土区位于渤海湾西岸滨海盐渍土区的中部,是华北平原盐渍威胁最重的部位,也是黄淮海平原盐渍危害最重的地区之一。目前该区域不仅有60万亩盐荒草场,而且还有各类盐渍土壤360余万亩。由于这一地区盐渍威胁重,淡水资源奇缺,不宜种植一般农作物。从盐渍土壤的生态特点着眼,选择部分耐盐牧草品种,大面积发展人工种草和草食畜牧业,不仅为当地生产所急需,而且对于这类盐渍土的改良和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将有较大  相似文献   

12.
我自1950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各种特殊土地区的铁道路基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的研究工作.50年代和60年代主持研究我国西北地区盐渍土和东南沿海饱和软粘土的工程性质和筑路技术,提出了硫酸盐渍土的松胀特性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的观点,在我国  相似文献   

13.
盐渍土是一种不良土体,含盐量不同它的物理力学性质也不同。根据各段地基具有不同特点,采用清除表层盐壳,进行碎石强夯置换土法或碎石桩和土工膜隔断交替结合等方法对国道215线察尔汗盐湖至格尔木公路地基进行了处理,提高了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海冰在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较低,可能成为干旱季节的一种灌溉水资源。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是在渤海湾地区利用海冰融解的低盐水灌溉和淋洗高盐土壤的一种措施,该措施应用的同时也产生土壤熟化时间慢、土壤结构恶化、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土壤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等问题。本文在收集和分析大量资料基础上,论述了蚯蚓与盐渍土壤的相互关系:盐碱地土壤中蚯蚓种类和盐渍土壤对蚯蚓的影响因素。根据在盐渍土壤中,蚯蚓活动能够增加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同时使盐碱地土壤的团聚体结构、渗透率、生物数量和活性得以恢复和改善,进一步阐述了在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壤中引入蚯蚓的可行性,并探讨引入蚯蚓改良滨海盐渍土壤的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盐渍土的形成机理危害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中国的荒漠化大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盐土区。有关文献记载:新疆盐溃土(盐碱土)面积约占全国盐渍土总面积的1/3和新疆土地面积的6.6%,现有耕地1/3次生盐渍化,成为农业低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新疆地处内陆封闭环境,丰富的盐物质在土壤内循环,其残余积盐和现代积盐过程都十分强烈,并通过土壤灌溉,导致次生盐渍化的迅速发展。盐渍土不仅对农业收成影响巨大,而且对公路、桥涵、水库、管道以及民用建筑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在生产建设中应加强对这方面的防治研究,实施合理的措施、科学分析,找出预防和治理的方法,降低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当土层内平均易溶盐含量大于0.5%时,一般可称为盐渍土。盐渍土对公路造成的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应加强对这方面的处理措施,实施合理的措施、减少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疆焉耆盆地盐渍土的成因以及危害性,就如何消除盐渍土对工程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促进了该地区盐渍土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着重分析了各类盐渍土路基病害的特征与危害性,分析了盐渍土路基病害形成原因,并针对不同路段、不同形式盐渍土路基病害,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比如: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盐渍土最集中地区来兴建一些大型的岩土工程是一项费时、费力且存在极大施工风险的事。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西北地区岩土工程正在迅速发展,在有关处理盐渍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上取得较大的成功。本文主要介绍当前几种处理盐渍土地基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查明,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土是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蒸发使地表水析盐和地下水上升地表积盐的耦合机制是主导成因。盐类以苏打为主,类型包括盐土、碱土及衍生的盐-碱化土。面积393.70万hm2,盐渍化过程还在持续。种稻排盐是改良苏打盐渍土的主要途径。古河道发现和试验示范为其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可行性。大安等多个灌区建设具有强化粮食基地,优化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综合效益,并成为东北地区第四大水稻区,使区域盐碱地开发形成完整格局。但是,这种盐碱地大规模开发存在使松花江和嫩江以及查干湖水体污染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在分析这些风险成因基础上,提出不向河湖直接排放稻田含盐碱尾水,并在查干湖外围建设湿地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措施,防止对查干湖构成污染,采取将水田布置在古河道带等措施,控制旱田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