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中生物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什么?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如利用转基因技术设计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方案,如何培育无籽西瓜等.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情·知教学"的着眼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习是"学"与"习"的统一,具体来说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知识的"学"与"习"的统一,二是教材知识的"学"与"习"的统一。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要把握住这两个"统一",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达到学会学习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极其迅速。如果一个人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及时获得并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资深官员曾指出:未来的文盲并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手段比分数的多少更重要。应试教育的致命缺陷就在于教师只注重教、轻视学;只注重学会、轻视会学;只注重知识掌握、轻视能力培养。总的说来就是在课堂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如何处理学生语文实践与其它环节的关系呢?我国古代"学习"理论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学"和"习"是两种不同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又是具有时间关系的两个学习阶段."学"是主导,"习"是基础,"习""学"应结合,相辅相成.在语文学习中,"学"、"习"要互相渗透,"学"中有"习","习"中有"学",尤其要突出"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使之终生热爱音乐,并使其音乐素质得以持续发展。课堂教学中的"学会",重在接受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教你学,学会就行"的老一套,已远远满足不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与学的关系是"导"与"学"的关系,教学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导",重点在于指导,一是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智慧技能,变知识为能力;二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学会"为"会学".在变知识为能力与变"学会"为"会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郑珍贵 《语文天地》2012,(12):61-62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而且是让学生会学。所以,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还在于学生提高了哪些能力。在实践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推动着社会高速向前发展,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才能经济地、高效地掌握高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为重要的任务不在于掌握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学会学习;不在于学问有多深,而在于掌握做学问的方法.只有学会了学习的技能,才能面对新知识、遇到新情况而心不发虚,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9.
学习论     
什么是“学习”? 我国古代把“学”与“习”分开,各有不同的含义。《论语》上说:“学而时习之”。“学”是指获得知识和技能。“习”是指复习、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中庸》里则把学习分成学、问、思、辨、行五个步骤的序列。近代,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关于“学习”,人们理解为四种含义。一是最广义的学习,认为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各种经验的过程都是学习。二是只限于人类的学习,包括个体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掌握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自2010年2月,我一直跟广东省"孟胜奇"名师工作室学习,三年来一直从事学生数学发展性教学具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其实讲授法并没有错,关键在于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没有系统地整理知识的掌握是肤浅的,方法也只是表面的,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无益的.记忆性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普遍存在"有教无学","教多学少","教多少学多少"等弊端,学生缺乏自主创新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思维性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必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闫春红 《辽宁教育》2003,(10):43-44
“学习”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听讲和看书获取知识的过程。直到现在,大多数同志仍是这样看待“学习”。而我们新甘井子小学的领导和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认为,“学习”应包括“学”与“习”两个方面的意思。“学”是从书本和教师的语言中获取知识的过程,“习”是从自己的实践和经验中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学”与“习”两种途径获取知识,不仅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事实上,人们的学习本来就应该是“学”与“习”的统一,《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和…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而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学习的兴趣又是关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高中生物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型乡村的概念解析"学习"一词源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学,摹仿;习,飞翔,原意就是指小鸟依照父母的样子频频飞起,反复锻炼以掌握飞翔的技能。由此可见,"学习"一词最初强调的是一种单一的、机械的、为求得生存而不得已接受来某些特定知识或技能的活动。学习型乡村中的"学习"则是指一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更是青少年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传统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掌握人类社会经验的过程;学习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和提高素质三种功能.然而在现代社会,学习过程不仅是获取已有知识的过程,更是学会如何在有限时间高效获取必要基础知识以利于自我发展的过程.的素质教育既指人的质量的教育,又含有对人的潜能进行激活和开发的教育.人生有限,知识无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个独立的学习者”,素质教育应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素质教育在各门文化课教学的基点,也是外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不断在改革,老师使命感也不断在召唤,而到底是被浮躁的现实"付出绑架",还是沉静地"慎独"?其实教师的工作不在于老师做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不在于你教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了感恩、宽容、反省等思想和推理、联想、迁移等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评讲     
学而时习之山东曲阜一中高二(6)班王谦“学而时习之”,学,是指通常所说的学习;习,就是温习、实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了知识,还要按时温习、实习。 (习作者从解题入手,渐次透露论题。因为标题的侧重点不在于“学”字,而在于  相似文献   

17.
梁旺琼 《广东教育》2003,(12):38-38
从“学习”到“体验性学习”是一种细化,进行体验性学习方法指导也需要细化,追求优化。如果说“学”是侧重于认知、接受,那么“习”就是侧重于反馈、践行。体验性学习的落脚点在于“习”上。经济行为的细分导致了“学习”的细分。尽管“学”的迫切性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增长,但更重要的任务仍然是“习”,即在一种良好的认知品性、学习心理和习惯引领下的践行。因为现在社会一些事物的更新,已经到了来不及归纳为知识的程度。很多情况下,不是知识教人怎么做,而是做成功之后形成知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关键不在于向学生传递了多少知识与技能,也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与技能,而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思维与体验,并在思维与体验的深入下,获得了多少感受与收获,提升了多少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学习规律,使自己的“教”符合于“学”的规律,才能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什么是“学习”? 我国古代把“学”与“习”分开,各有其不同含义。《论语》上说:“学而时习之”。“学”是指获得知识和技能。“习”是指复习、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中庸》里把学习分成学、问、思、辩、行五个步骤的序列。后来也有人从情感、意志的描述,阐明学习过程。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提到的学习过程的三种境界:(1)  相似文献   

20.
孙淑兰 《考试周刊》2008,(11):136-137
引言 英语阅读能力既是一种学习能力,又是一种应用能力.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通过有效的阅读活动而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应用技能的能力;应用能力指的是学生通过阅读书面英语获取信息进而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和获得精神享受的能力.英语阅读教学是使学生形成英语阅读能力,掌握语言知识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它贯穿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始终.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形成基本的阅读技能、是否能够有效地掌握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