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哲 《新闻前哨》2005,(11):39-40
新闻价值是客观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诸要素的总和。它标志着事实能给人们带来新信息的数量,反映着社会对传播事实的需求程度。新闻价值原本就存在,有经验的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往往就能敏锐地捕捉到,但要充分挖掘新闻事件的价值,就需要记者多从几个角度剖析新闻事件,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相似文献   

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由新闻所报道的对象——事实所决定的。事实的第一性、客观性决定着新闻存在的基础,它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报道也只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活的写真,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应当说,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者们所熟知的最起码的原则,并没有多少艰涩的成分在其中,作为  相似文献   

3.
李国英 《新闻前哨》2006,(11):11-12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关于新闻本原的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要求本着公正的立场、客观的态度报道与事实一致的新闻。新闻的真实来自事实的客观,违背事实客观的新闻就对它的真实提出挑战。客观事实最终编码成媒介产品即新闻本,首先要转化为记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是对感官世界中事实的认识,是客观事实的主观化,经过记的选择和本化过程进入新闻之中,成为新闻事实。但新闻事实还不完全等同于新闻,它指新闻中的事实,而新闻还包括记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整合,并赋予其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短讯、通讯,或是深度报道,从而揭示客观事实的意义。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新闻事实到新闻,记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伴随始终。从哲学的角度说,客观事实是一种存在;新闻真实也是一种存在,但这种存在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新闻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客观上讲,新闻完全绝对的真实只是一个神话。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职责是让新闻无限地逼近真相,做到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所谓新闻报道过程中信息价值意义的拓展,就是指新闻传播者通过报道环节的特殊努力,来深化新闻事实的意义,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从根本上说,社会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取决于这个事实的性质及其符合新闻接受者信息需求的程度;能不能反映出新闻价值,则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的报道活动。客观事实有了新闻价值基础,新闻报道环节没有把握好,这种价值也体现不出来,  相似文献   

5.
赵利 《军事记者》2010,(11):29-30
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看似对立的,其实是统一存在的。立场纯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而光有立场,脱离客观事实的也不是新闻。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记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人们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现倾向性,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随心所欲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6.
杨保军 《新闻传播》2005,(10):20-21
新闻本质上是一种事实信息,新闻传播者的本职首先是传播事实信息。在传播状态中,新闻(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对新闻事实信息的传播,是对新闻事态变化的符号再现。新闻把客观事实作为本源,把对事实本身面目的呈现作为第一目标,把与事实对象的完全符合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新闻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新闻爆炸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随时被海量的新闻信息包围着、淹没着,是新闻供过于求了吗?是,也不是.平庸的就事论事的新闻太多,而传播先进文化、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好新闻,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紧俏品.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即事实是第一性.  相似文献   

8.
所谓片面性新闻报道,是指新闻报道部分事实,没有反映出事实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它反映记者和媒体在选择、描述、反映新闻事实上存在着片面性,从而导致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9.
宋黔云 《新闻窗》2006,(6):65-65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闻策划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或者是即将发生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闻事实,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事实的有机统一体。这里之所以说是“新闻事实”,是在强调客体的新闻价值。如果没有新闻价值,就没有进行新闻策划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界有句“口头禅”:“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因为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而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如果没有人去发现,无论具有多大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也永远成不了新闻。世界上的哪些客观事实什么时候能够得以传播,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新闻发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贯穿于新闻产生的全过程,体现在采写实践的多个环节,有报道思路、主题、事实、角度、线索、“文眼”和表现方式等等大小不一、层次不同的多种表现形式。思路发现:是指对某个新闻事实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任杰 《青年记者》2002,(9):25-25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闻策划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或者是即将发生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闻事实,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事实的有机统一体。这里之所以说是“新闻事实”,是在强调客体的新闻价值。如果没有新闻价值,就没有进行新闻策划的必要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培 《新闻实践》2009,(6):15-18
新闻报道仅仅在立场、倾向和意见层面存在片面性,没有割裂、扭曲、破坏新闻事实,可称其为"新闻片面".而"片面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的片面,没有反映出事实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那么这也间接反映出媒体在选择、描述、反映新闻事实上存在着片面性,进而导致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而是新闻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其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被称之为一种用事实说话的艺术,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秉承着对新闻负责的态度,讲究用事实说话的艺术。本文站在一个公安边防部队新闻从业者的角度,结合多年从事基层一线新闻报道的实践,把新闻作为一种说话的艺术,对如何做好新闻的真实报道进行了研究,以期在新闻中保持原有的真实性,真正实现新闻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新闻道德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有一句流传的口头禅: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而因为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点,其实更可以说,没有发现便没有新闻,更不会有精品新闻。一、什么是新闻发现新闻发现是建立在新闻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复杂的认识和思维活动,是新闻工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发现客观事物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冯兴华 《青年记者》2015,(29):10-1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新闻存在。只有客观如实地报道事实或者事件、人物,才能形成真实的报道。新闻之道,在于求真。报道的事实客观、真实,材料可靠、确凿,是新闻最起码的品格。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新闻的真实应该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事实与新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事实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闻则是人所报道的新近发生事实的信息。因此,事实是第一性的,先于新闻且不依赖于新闻而存在,新闻则是派生的,是人对所认识的客观事实的陈述。这些见解之所以正确,不仅因为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更因为它符合人们的常识。然而近年来由于受西方形形色色分析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首先在哲学界有人提出,只有物(东西)才是客观存在的,而反映物的性质、现象和物与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事实,却被认为是人对呈现于感官之前的物及其情况的一种经验和判断,并不是客观实在本身。在他们看来,事实实际上只是人的经验,至于经验背后有否真实存在的事实,因为已超出了人的经验范围,人们无从知晓,所以谈论客观事实是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于是得出结论:事实的本义就是经验事实。新闻界的部分学者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种见解:“事实乃是对呈现于感官之前的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实际情况的一种断定或陈述。”有的新闻学研究者甚至据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不是事实的什么反映,不是事实的报道,也不是事实的信息,新闻就是事实。”他们认为事实与新闻都是第二性的东西,都是人的经验和经验的陈述。那末第一性的  相似文献   

17.
吴道君 《新闻窗》2011,(2):20-21
目前国内外对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突破.大多数人也认识到新闻所反映的对象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事实基础,在新闻传播的范围内谈论真实便失去了意义。而新闻真实中这个客观存在并不完全等于新闻真实,只能说是对“实”的认识反映,并以此构成“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消息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叙述的方法、迅速及时地向公众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它是新闻大家族中的主力军。关于消息写作的特点有各种各样的概括,同其他新闻体裁一样“以事实为本”当是消息写作最基本的特征,即消息写作应提供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事实。通过消息所提供的其实、准确、具体的客观事实,受众获取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有用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消息是信息的载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所决定。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新闻摄影中的表现:第一,从新闻与事实的关系看,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反映,事实是第一性的,起决定作用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必须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第二,从人的认识过程看,新闻不仅要真实地反映实际,而且要能动地指导实际,不仅要反映事物的个别方面,而且要反映事物的总体,第三,一切新闻报道来源于社会实践,它们的真假优劣无不受社会实验的检验。而新闻的社会实践者和检验者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按照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摄影记者必须遵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践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反映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20.
模糊信息在新闻宣传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信息,即指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定性的减少或消除。而模糊信息则是以界限模糊的形式表示事物的属性和运动形态的信息。新闻作品要求以“再现”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但这并不等于说它排斥模糊信息。准确与模糊并不矛盾,因为模糊不等同于含糊其辞,模糊语言同样可以做到准确反映事实,而准确性“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可以容忍一定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