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应循着言语实践的路径,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经历真实的语言运用过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内涵、积累“语用”经验,才能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性。国外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根本,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之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语文教材编制凸显语文实践的地位,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探索国外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有助于思考我国语文课程的实践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希蕊 《考试周刊》2013,(86):34-34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尽情遨游于语文学习的海洋。作者从自身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所作的策略思考值得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4.
梁好 《语文知识》2016,(4):69-70
语文教师的使命与职责是什么?语文教学到底要给予学生什么样的综合素养?这或许是许多语文教师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专家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语文教学理论,教师们并不感到陌生。然而,理论一旦与教育现实接轨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陛、目标的不确定性,依然是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理念的确立,引导我们走出语文教学死啃书本的误区,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  相似文献   

6.
郑玮瑜 《小学语文》2013,(1):99-1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这段话中,反复提到“语文实践”,那么,什么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如何切实让学生经历语文实践?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课堂上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直面语言。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基于这样的课程基本理念,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语文课程。使学生获得语文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基于这样的课程基本理念,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语文课程,使学生获得语文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文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取材是基础。如何取材,如何让学生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写出来,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这个孩子说起来头头是道,写下来全是错别字。”“只要不涉及学习,这孩子啥都招人喜欢。”经常听到教师这样抱怨。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呢?个人觉得是我们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割裂开来了。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语文,走进生活学习语文,让语文学习沐浴生活的阳光。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用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六大解放”。一、解放学生的眼睛和嘴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  相似文献   

12.
王晓霞 《中国德育》2012,(10):57-57
问: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训练”的说法耳熟能详。而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丈应用规律。”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用“语文实践”取代“语文训练”?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则是语文实践活动。一、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吕叔湘先生早就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可见,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40分钟里,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实践机会无处不有。所以教师要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倡导互动式学习,让“互动”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泉活水;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互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学生与文本互动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叶圣陶先生提  相似文献   

16.
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理念.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优化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要从母语教育的特点剖析语文课程的实践性,通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现实语境等,强化、拓宽、丰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渠,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将“语用”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如何凭借现有的文本资源,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者的意图,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们结合《巨人的花园》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做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明确提出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的论断,这在语文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包含两层意思:语文课程培养的是语文实践能力,而不是理性分析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因此,笼统地说“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是不符合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已三年有余,向我们昭示着素质教育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攻坚阶段。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许多理论问题以及实施新课标中出现的种种潜在问题,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思考与关注。纵观2004年语文教学改革,特点多多,难以尽述,现摘其要简述如下。重点:课标中出现的新理念引起人们深层次思考一、关于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当今语文教学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语文素养”是什么?它包含哪些要素?有关专家的解释,说法…  相似文献   

20.
林清 《亚太教育》2019,(8):176-17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应当关注文体形式,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良好范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就是学生最好的写作老师,因此,我们应当在文本与习作之间架起桥梁,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