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次,与我同教六年级数学的C老师突发奇想,互相调换到对方班级上课。虽然执教多年,每天都在上课,也多次上公开课,但互相调换上课却是第一次。我不免有些紧张,因为学生一定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研讨会做课的过程中,几位教师在互相评课中说到教师的教态都能够做到自然,有亲和力,突然有一位老师告诉我:“其实这是因为做课,如果在平时上课,我可不能天天面带微笑来上课,课堂会收不住的。”话音未落其他教师们纷纷表示有同感。我不禁思索,我们听到的一些省级、国家级公开课老师都是这样富有感染力和有激情的上课,也不见有学生捣乱,老师们马上反驳我说那是因为有听课的老师在,学生不敢,做课老师也就不用花费力气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我被分配到张家界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律动课及学校舞蹈兴趣课的老师。记得第一次我伴着上课的铃声踏进了律动课的教室,用刚学会的手语表达了"上课"这句话时,同学们用异样的神情互相比划着我看不懂的手语,然后从上到下打量着我这位新老师,此时的我就像个外星人与他们格格不入,过了许久,孩子们才礼貌地用手语表达了"老师好",我生硬地用手比划了一下"同学们好",于是开始了我精心准备的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我发现学  相似文献   

4.
李震 《山东教育》2005,(13):51-52
上思品课难.上好毕业班的思品课更难,毕业班的学生有个性,加之面临升学。情绪波动大。不少老师怕走进六年级思品课堂,因为课上有的看课外书,有的说话,有的做小动作.有的……纪律一团糟,为此.有些班级索性把它改为别的课。我却不然.我的第一堂六年级思品课别出心裁。上课铃一响,我就夹着一叠纸走进教室,互相致礼后.我就宣布:“下面我们进行一次测试。”  相似文献   

5.
    
5月13日 晴 “叮呤呤……” 上课铃响了,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这时李明同学大叫起来:“老师.我的一支钢笔丢了。”同学们听后窃窃私语起来。老师说:“下了,课再解决这件事.现在上课。”下课铃终于响了,老师向丢笔的李明同学走去。李明同学说:“上节课钢笔还用得好好的.一下就没了。”最后老师让同桌互相检查书包,  相似文献   

6.
历来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都非常关心学生的课堂座位,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上课有个好座位,自已或托人求班主任给予关照。因此,也有家长给老师送钱送物的,令老师感到为难,一时半时排不下座位。有人说个别班级的好座位被有权有钱有关系的子弟占有了。由此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忿言愤语。听到这些议论,笔者不由得想起自己上初一时,班主任老师安排的座位公平、合理,谁也没有意见。学生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周调换一次。每到周一早上上课前,不用老师管理,同学们主动地将座位按规定的办法调换好。调换的规则是这样的:每周竖行从左到右移动一行…  相似文献   

7.
一节思品课留给我的遗憾桂平市桂平镇中心小学梁欢不久前,在贵港市召开的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我上了一节“思想品德”研究课。从接到上课任务的那一天起,我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一面和学校领导、课题组的全体老师一起集体备课,一...  相似文献   

8.
我曾有幸观摩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紧紧抓住“纹丝不动”这个重点词,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整篇课的教学,当时我深深地为他的大胆取舍、巧妙设计所吸引。时隔一年,我也要上这一课,决定借王老师的设计一用。于是我找来王老师的上课录像,一口气看了好几遍,直至每一句话、每一  相似文献   

9.
初中新生厌学的心理辅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我们六(3)班的几个同学互相打电话,准备在您生日的那天去看您,现在,我感到没脸见您了。升初中后的第3次考试,我又考砸了,7门课2门不及格。数学,小学6年您一直跟班教,每次考试我几乎都是年级第一,这次只考了69.5分,太丢人了!我在这里感到很孤独。全班51人,几乎都是实小、附小、南小的,一下课,他们各自围在一起像鸭子叫。只有我一个是三小的,没人愿意跟我说话。这里的老师也很怪,听说我是三小的,似乎很意外,以后上课很少有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想用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可又偏不争气。现在,我听课经常走神,坐在位…  相似文献   

10.
举手发言     
“上课一定要举手回答问题,一定要!”这是华老师第一次来上课时的前几分钟,我暗暗下了决心。上课铃声终于响了,我的心不禁一沉。课上了一会儿,老师说:“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这一课的段意啊?”教室里非常安静。我的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怦怦地跳个不停。我偷偷地用目光扫视了一下,有的同学低头默坐,有的同学摆弄着笔,似乎老师根本没说过这句话似的。  相似文献   

11.
倪俊 《上海教育》2009,(9):31-31
依稀记得与孙老师的初次见面是在一次乐理辅导课上。孙老师没有一丝老师的架子,她的微笑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亲和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孙老师到苏州参加一个会议,她主动打电话给我,说要来我家给我上乐理课。这让我心里一阵惊讶,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把孙老师接回家上课。老师在百忙之中还惦记着她的学生,这种责任心,顿时让我感到无比敬佩。  相似文献   

12.
一次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热烈地谈论着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关心学生,在笑声中让我们学到知识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上课下课和同学们在一起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在生活中能够帮助我的老师……教师又追问了一句,你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吗?这时,学生不再那样热烈,都闭口不说。  相似文献   

13.
“上课。”“老师,你没带书。”随着几个同学的话语,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没带书”上。“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老师没带书上课的效果,与带书上课的效果会一样吗?”我趁机把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抛出来。正如我所想,讨论非常热烈。有的同学说,老师没带书照样能上好课,因为老师可能早把课备好了;有的同学说,老师没有精力把课本上的所有内容都背下来装在脑子里,上课应该带着书,效果会更好些。我趁热打铁,抛出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带不带书上课效果不一样,那么同学们上课不带书会影响学习效果吗?”同学们七嘴…  相似文献   

14.
童言无忌     
张芳 《山东教育》2010,(7):27-28
那天,省小学语文优质课的教师选拔活动在我校举行。有位老师在我儿子所在的班级讲《燕子专列》一课。让我有幸“观摩”了一次儿子上课。  相似文献   

15.
赵萍 《考试周刊》2013,(81):55-56
常听有经验的老师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每次听完后,我总是一头雾水,磨课。磨什么?平常的上课不算磨课吗?直到本学期初,校领导通知我上一节县级示范课,在反复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我才真正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真是不容易。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磨课”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陈海燕 《云南教育》2004,(32):41-42
一天,我发现自己噪子哑得几乎失音了,其他老师都忙,我也不想麻烦谁顶课,可,这节课怎么上呢?上课铃已经响了……  相似文献   

17.
记得有一次,我上《田忌赛马》一课,当讲解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原因时,大多数同学都顺着教师的思路,按习惯思维方式,认为主要原因是孙膑能随机应变,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正当老师高兴地想结束讨论时,有一位同学却高高举起手,表示有不同意见。我请他回答,他说:“这个故事不可信,齐威王不可能这么蠢,当他从第一匹出场的马中发现对方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后,难道他也不会换一下吗?如果他用中等马放在最后,对付田忌的中等马,仍可以2比1取胜。”  相似文献   

18.
故事我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也有写作课。第一天上课,教授提了一袋香吉士(进口柳橙)进教室,一个同学发一颗,我们十分开心,心想:第一次上课老师就请客,真不错!  相似文献   

19.
为童年喝彩     
今天,县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在我校举行,第二节课执教老师在阶梯教室借我班学生上课。比赛规定:课前执教老师不得与学生接触,上课内容学生事先不得知道,由老师提前一小时抽签而定。整队入场时,我班学生欢呼雀跃。我反倒有些担心,课前没有预习,执教老师对他们一无所知,课堂上他们会不会表现太差,给我这个班主任丢面子?所以我再三叮嘱他们要多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还特地吩咐几位后进生老实点,不要太“放肆”。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教诲     
绘丹 《师道》2006,(11):28-29
“老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称谓,中学时代的肖老师就是我一直敬重的良师益友。 记得上初中时,班上的男生都很调皮。有一次,课间十分钟,教室里粉笔头飞扬,同学们打起了“粉笔仗”。上课铃响后,值日生还没来及打扫,班主任肖老师己站在教室门口。不出所料,教室里的气氛立即变得紧张起来。肖老师走上讲台宣布,这节课改成班会,落下的课班会再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