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其代表作《长日留痕》获得了享有英国文学最高荣誉的"布克奖"。小说《长日留痕》充满了怀旧情结,通过主人公史蒂文斯的乡村之旅以及对人生的回忆与思考,层层展示了对贵族传统、绅士文化传统、贵族政治传统以及举世瞩目的大英帝国殖民霸主地位的怀旧情结。  相似文献   

2.
昔日辉煌滋生着英国的怀旧情绪,而乡村景观成为帝国怀旧的寄托之一。研究《长日留痕》中英国乡村景观的呈现有助于增进对文本的语境化理解。通过剖析史蒂文斯眼中的乡村景观,以后殖民理论视角窥视后帝国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怀旧情绪,同时观照史蒂文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双重身份,揭橥背后隐含的殖民话语的虚无谎言,体现石黑一雄对于殖民后果的审视和批判,借此为《长日留痕》的后殖民主义解读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3.
李淼 《文教资料》2013,(30):27-28
《长日留痕》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长日留痕》中男管家史蒂文斯在其与肯顿小姐之间的感情上及其对达林顿勋爵的忠诚中存在的“自我欺骗”心理的表现和觉醒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怀旧是现代性语境之下人类个体维护并重构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石黑一雄作品中的主人公在面临现代性所导致的身份危机或存在焦虑感时,总是试图借助于怀旧叙事,稳固并重申自我身份。然而,不同的怀旧模式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的复原性怀旧企图重构一个单一、固定、排外的英国身份,这种身份的合法性最终为小说叙事自身所解构。相反,《群山淡景》中悦子的反思性怀旧则通过反讽式、碎片化的叙事,成功重构了一种动态的、开放性的非本质主义身份模式。  相似文献   

5.
朱颖  张弛 《英语广场》2020,(5):8-11
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留痕》塑造了一位追寻"身份"和"尊严"的英国管家——史蒂文斯。彼时,美国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苏伊士危机等使英国在帝国权势机构里建立的身份认同受到原殖民地人民的质疑,英国国民身份也随之被他者化。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中的他者概念切入,结合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史蒂文斯的他者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帝国主义日渐式微下英国国民的感伤和怀旧情绪。  相似文献   

6.
石黑一雄的代表作《长日留痕》展示了特定历史语境下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和互动,伴随着大英帝国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英美文化的冲突明显地体现出来,小说中英国达利顿勋爵和美国大使刘易斯先生的冲突以及英式管家史蒂文斯和美国雇主法拉戴先生的冲突反映了英国价值观逐渐被美国规则所代替、英国的全球权势最终让给美国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唐书哲 《新高考》2013,(11):28-30
【导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父母移居英国,先后就读于肯特大学和东英吉利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89年发表《长日留痕》( TheRemains of the Day ),获布克奖。  相似文献   

8.
在《长日留痕》中,石黑一雄通过时间的伸缩和倒错、空间的并置以及第一人称视角之不可靠性三个重要的叙事策略构建了小说的伦理主题。小说呈现了英国二战前后新旧伦理价值的激烈交锋。同时,通过对读者伦理取位的调控,石黑一雄表达了其对旧时代压迫性的帝国伦理、贵族绅士政治伦理和根植于前两者的管家职业伦理的批判,以及对新的民主、自由伦理的宣扬。  相似文献   

9.
石黑一雄的代表作《长日留痕》是一出个人的悲剧,作品表现出悲剧主人公奉献出一切的抗争精神。这种悲剧精神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主人公失败的抗争弘扬了人的价值。主人公的不幸隐喻着整个人类所面临的一种生存困惑,现代社会应当多关注个体存在价值,促进个体发展。文章运用悲剧理论,从悲剧人物、悲剧情节以及悲剧主题方面分析《长日留痕》所体现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0.
石黑一雄,英籍日裔作家,布克奖的获得者,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作为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长日留痕》以日记的形式描绘了主人公史蒂文斯的一生经历,突出强调了史蒂文斯的情感变化。基于时空体理论和空间理论,文章通过对小说中时间和空间的探析,反映了史蒂文斯身份的迷失与复得,并揭示了时间和空间因素对于小说艺术价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石黑一雄的代表作《长日留痕》以管家史蒂文斯的回忆展开叙事,形式特别,内涵深刻。通过回忆的选择性和重复性,作家刻画了一个具有伟大心灵、感情深沉而内敛的英国老管家,同时给作品的形式和主题赋予了特殊的美学意蕴,从中折射出作家对于小说艺术美的感知和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长日留痕》是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作品主要以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回忆展开叙事。本文对作品中的回忆叙事策略展开分析:叙事的双重路径凸显了回忆的不可靠性,使情节呈现出复杂的动态发展;叙事的双重视角体现了人物的多层面的性格特点,塑造了复杂的人物形象;叙事的双重声音则彰显了主人公最终回归真实自我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李雪燕 《英语广场》2020,(36):17-19
《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是一名服务于贵族的英国管家,作品以史蒂文斯的视角,描绘了他六天旅行的所见所闻以及在达林顿府任职的经历,表现了史蒂文斯作为一名职业管家畸形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石黑一雄的代表作《长日留痕》的叙事形态是以老管家史蒂文斯的独白展开的,但在这个主观视角的叙事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对话性因素.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肯顿小姐和达林顿勋爵以内视角的方式与史蒂文斯的“独白”形成对话,小说通过他们和史蒂文斯之间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立场的对比展现了作家对生命悖谬性的终极思考.  相似文献   

15.
《长日留痕》对英国的乡村和男管家进行书写,具有很强的"英国性"。主人公史蒂文斯将自我束缚于"英式尊严"和"管家事业"的盲目追求中,过度节制情感,痛失亲情和爱情。  相似文献   

16.
《长日留痕》运用插叙的写作方式将英国管家史蒂文斯在英国西部为期六天的旅行同他做管家的往事相结合,刻画了史蒂文斯为了捍卫管家尊严而导致自我无法调节本我和超我矛盾,人格机制失衡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拥有双重文化背景,其作品常常或显性地或隐性地表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渗透和融合。文化间性指不同文化的共存和文化间的交流互识。该文从英﹑日文化方面,探讨《长日留痕》在情节和人物塑造方面英﹑日文化的融合,创作风格方面英﹑日文化特征并存的现象。指出该小说是一部具有文化间性的文本,表现了东西方文化间交流互动的复杂性。对小说的文化间性解读将有助于理解石黑一雄是一位具有跨文化视野的"国际作家"。  相似文献   

18.
《长日留痕》是一部有着多种阐释可能的小说。现有阐释有的视其为书写第一人称叙述不可靠性的后现代小说,有的认为它是一出情感抑制的悲剧,有的论证它对英国阶级体系的抨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与已有阐释不同的是,我以尼采对演员和扮演的讨论为小说解读的背景参照,认为《长日留痕》探索了现代自我观。主人公史蒂文斯对何为伟大男仆有着坚定不渝的信念。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这一理想,并为此付出高昂的情感和道德代价。小说探讨了人的观念与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藉此提出了现代世界中事关个体身份的本质、个体能动性和责任等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留痕》中塑造了管家史蒂文斯的形象。小说通过主人公史蒂文斯对往事的追忆塑造了一位具有狂热工作热情而性格乖戾缺乏温情的悲剧人物形象。史蒂文斯的形象既表现了对帝国没落的反思,又展示人性的阴影,同时也是对人的精神家园的一追溯,史蒂文斯的形象也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长日留痕》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作品独特的叙事方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在这部小说中,主题词"bantering"出现的频率很高,与情节发展以及人物的塑造都有很大关系。因此,本文结合叙事学与文体学里的相关论述,对"bantering"一词在小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其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认为应保留其反复性,在译文中使用同一个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