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熊潇 《海外英语》2015,(3):147-149
广告是一种目的明确的应用文体。广告翻译随着国际商品流通的增强,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者在广告翻译过程中习惯运用自身思维方式,造成广告翻译的失误。英国翻译家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理论为商业广告的翻译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该文试图以其理论为基础,从商业广告的特点入手,分析产生误译的原因,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目的性较强的文本,商业广告的翻译不同于文学和科技翻译。传统的翻译理论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而以目的性原则来指导商业广告翻译,能使译者深入理解广告翻译的目的性本质,明确广告翻译的意图,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来完成商业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传达广告信息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方式,广告语的翻译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需求。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日益完善的新生翻译理论,其有关翻译研究的论述为商业广告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本文尝试在三维转换原则指导下,分析部分经典广告的汉译方法,为商业广告翻译拓宽研究视角和加深认知理解。  相似文献   

4.
广告的文体风格和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广告翻译中必要的调整、删减或改写等现象。“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对翻译中的目的论理论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的论对广告翻译的意义,然后从删译、增译和改译三个方面探讨了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兴趣和购买欲。因此,作为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翻译实践活动,商业广告的翻译不同于一般题材的翻译。在商业广告的翻译过程中,消费者的接受度对广告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欲从消费者的接受角度出发,阐述广告翻译在他文化中的移植问题,以期广告翻译中的基本问题能够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对商业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的文体风格和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广告翻译中必要的调整、删减或改写等现象。“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说目的论对各类文体翻译的普遍适合性还有待探讨的话,那么对于交际目的明确的商业广告的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语广告是英语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商业广告英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应用性语言,有其特殊的语言特点,因此其翻译方法也是不同于其他语言的。商业英语广告不仅具有其商业价值,还有其独特的语言研究价值。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商业英语广告,其翻译方法主要包括直译、意译、音译、创译等翻译方法,本文意在从商业广告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给予我国其他企业广告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商业广告作为一种实用文体,由于其对所需达成的广告功能与效果的预期,在翻译时所适用的原则与普通文本亦应有所不同。本文探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广告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国际商业广告则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品营销的宣传形式。在广告语言的运用方面,翻译工作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篇从商业广告的特点出发,探讨翻译国际商业广告时要符合几点要求,才算是好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角度讨论汉英广告翻译。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误译是对直译和意译的曲解.误译包括死译和胡译.死译不是直译.胡译也不是意译.汉译英中以死译的情况居多,而死译的结果造成翻译不足或翻译过头的错误.避免误译可以采用直译法、调整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翻译教学的意义、翻译批评的性质和作用,阐述了翻译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西方翻译理论家本杰明和韦努狄都对透明的翻译这一概念有过看似令人费解的论述。本杰明所提倡的透明的翻译实质是异化的翻译,韦努狄所抨击的透明的翻译实质是归化的翻译。两种提法是殊途同归、即都主张异化的翻译。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更早期的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翻译教学的现实意义、翻译批评的现状和标准、翻译批评的对象、性质及作用,阐述了翻译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什么文章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汉译英的文化翻译技巧包括:文化信息的方法、重组文化信息的方法和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6.
陆秀英  周灵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2-124
回译是以译文为原文的翻译,曾被广泛用来检测译文的准确性以及研究对比语言的特征。除此之外,回译也是培养翻译能力,尤其是提高翻译应试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能力以及相关检测翻译能力的一些翻译考试,围绕着翻译能力各个方面的培养,着重强调了回译在针对测试翻译能力细节的各种考试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认为回译训练能够很好地促进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料库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适用于翻译研究的语料库主要是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语料库翻译研究取得的较突出的成就是对翻译普遍性的研究。关于译文中存在的简略化,明确化和规范化的普遍特征的假设在语料库翻译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在翻译教学中利用语料库和检索工具,能取得丰富的教学文本,获得并证实译文模式和翻译知识,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性。语料库翻译研究具有巨大研究潜能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图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隐喻在文学作品、生活用语、书面语中的翻译,进一步从认知的角度欣赏隐喻,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的概念应用到隐喻的翻译中。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的翻译方法和手段当中,总的说来有两种:直译和意译。意译又分直译兼意译,即增补意译和完全意译,究竟采用何种方式,一是要由整个上下文决定,即全篇文章或全书的文体风格来决定,二是要由读者对象来决定,即如果是给中国人看的,那就不妨采用直译法或增补法,如果是给外国人看的,那就最好用共情意译,他们一看就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列举了八本英汉词典对专有名词的译义,并依据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双语词典编纂的功能、宗旨等理论,对双语词典编译中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