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媒体社会已经曙光初露,未来社会是新媒体社会,未来的组织是新媒体组织,未来的人是新媒体人。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就是新媒体。创新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都是新媒体应用。为服务新媒体研究和指导组织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方  相似文献   

2.
对于新媒体.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描述:“新的互动媒体既对现实产生了威胁.又对未来承诺了激动人心的了解世界的新方法。”这较为形象地指出了新媒体给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媒体技术浪潮的奔流涌动.有人看到的是媒介的革命与未来:也有人以为这不过是“一笑而过”的喧嚣.尘埃落定之后.还是会被主流媒体拉回到常规化、工具化、权力化的媒体形态。甚至有人预言:新媒体所表现出的简短、随性与非理性等特点可能会把人类社会带人到“碎片”化的思想荒芜时代,整个国家没有核心的声音。对新媒体“拍手”也罢.“唱衰”也罢.均源于我们自身对这一新型媒体形态及传播技术本质特征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在梳理我国微电影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微电影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新媒体行业、广告行业和电影行业三个层面探讨了微电影对社会的影响。研究表明:微电影的未来发展中应探索多种盈利模式,保持草根性与推进精品化并驾齐驱,同时有效利用好新媒体技术,这样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关注用户自主传播的媒体创意效应,借此探讨所谓新媒体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查阅与翻译了大量中英文相关资料基础上,对腾讯、阿里、百视通、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以及韩国自媒体做了实地调研、访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相关业界专家进行交流、沟通;进行受众控制实验,并做了大量问卷调查,通过SPSS统计软件,结合相关深度访谈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应动态研究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各类新兴媒体(emerging media),从媒介技术、用户需求、媒介生态与资金投入四维度宏观分析,结合传媒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业功能特性,同时关注媒体的社会整合功能(舆论引导、协调社会、娱乐大众、传承文化).综合分析下,本研究认为,媒体对人们未来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智慧云"成为各类企业走向世界的路径;移动互联网持续创新改变着新媒体发展态势;社会化媒体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焦点,分享经济的媒体创意经济形成.上述是未来媒体突破的靶向,这些靶心较为明显地预示全球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谁的新媒体?     
金珠 《视听界》2012,(3):20-20
"传统传媒集团必须转变观念,积极融合新媒体,顺利完成向全媒体集团的转型,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句话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近乎口号。但新媒体战略提出已有数年,广电传媒新媒体战略的实施却收效甚微。近年来在传统媒体市场上所向披靡的传媒大鳄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进军新媒体领域的征途中却接连折戟,让人不得不产生疑问: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技术不断紧逼的环境下,应该选择怎样的生存和发展路径?无疑,无论是为了自救还是谋求更好的发展,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整合的趋势无可阻挡。如果不积极实行新媒体战略,传统媒体将会逐渐丧失话  相似文献   

6.
田丽 《青年记者》2024,(1):80-86
“何为新媒体”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厘清概念是深化认知的前提。本文摒弃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中西方文献中的新媒体语境,提炼新媒体作为介质工具、媒介产品、传播方式、表达方式、产业组织和文化权力等六种话语,并从媒体演化的实践中总结演化规律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的不断革命,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是渐渐地来到人们的身边,新媒体的实体也是从传统媒体和信息公司经过不断分化和融合而产生,大众也是在变化中逐步开始享受新媒体产品,新媒体的市场机会和商业利润随也之而来,管理作为人类配置资源的重要行为和活动,从新媒体产生起就在发生重大的作用,与新媒体共同成长融为一体,并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因此人们清楚地明白,管理既是新媒体发展的内生变量又是新媒体发展的外生变量,研究新媒体管理的变化和创新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以“新媒体共赢大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新媒体节将于2015年11月8日-9日在北京盛大开幕。届时2015中国新媒体领军榜颁奖盛典、中国新媒体产业大会、中国新媒体投资年会、中国新媒体营销年会以及中国新媒体教育论坛等多项活动将同时举行,从组委会获悉,第六届新媒体节合作招商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9.
吴世文 《现代传播》2014,(4):132-136
历史—社会转型期中国爆发的新媒体事件集中体现了当下的社会问题,研究者们使用不同的命名模式和研究框架来探讨之。本研究主张使用"新媒体事件"的理论命名,进而在"新媒体与社会""新媒体与行动者"的宏阔背景中考察中国场域中的新媒体事件,聚焦事件行动者的行为、事件关系、新媒体的角色作用及其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事件的社会影响等议题,开展事件的扩散机制、影响机制与动力学机制研究,并连接起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与理论,致力于发展基于中国语境和新媒体特定使用情境的新媒体事件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传播的快速发展为公益事业传播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借助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渠道,能够深刻展现公益事业的方方面面,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受到新闻素材缺乏震撼力、传播人才缺乏等问题的限制,公益传播尚未形成明显的影响力。如何提升大众的公益意识,推动公益事业传播的升级,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公益从业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社会公益事业的传播现状,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提高大众知晓度,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胡孝汉 《传媒》2020,(2):1-1
2018年年底,中国记协在北京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新媒体大会。笔者提出,要把一年一度的中国新媒体大会办成媒体融合工作推进会、融合精品“博览会”、新媒体同行的“研讨会”。2019中国新媒体大会的举办,既是为了践行一年前的约定,也是为了携手奔向未来的新征程。为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国新媒体大会,笔者在大会上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聚焦内容建设,履行新媒体职责使命。全媒体时代,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内容创新,做好内容应当成为新媒体的主责和要务。本次大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新媒体内容建设面临结构性矛盾:内容海量、信息过剩与权威信息稀缺、优质内容不足并存,推进新闻信息生产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媒体深度融合需要下大功夫突破的重大课题。中国新媒体大会就是要促进新媒体内容建设,引领媒体以权威信息营造主流舆论,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引导新媒体工作者练好看家本领,多出融合精品,让新闻报道更快、更活、更新、更优,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产生的影响力日益强大,也由此衍生出新媒体传播及其管理、舆沦引导、监督与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新媒体的不断壮大,也改变了媒体生态,新媒体在相当程度上缺乏把关人的状态,也使得公众对媒体的社会责任更为关切。而我国新旧媒体比肩发展的格局,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08,(7):38-39
视频是新媒体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随着新媒体发展的逐渐升温,它也越来越成为了多个行业领域中的宠儿。那么,未来我国视频业务发展趋势如何?作为固网运营商的中国网通在视频发展方面,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2008新媒体高峰论坛上,中国网通集团公司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4.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点和抓手,媒体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媒体成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被赋予了诸多新的角色内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可以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合力,但新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通过媒体融合加快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使县级融媒体这样的新型传播平台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  相似文献   

15.
吴卫平  金妍 《新闻战线》2021,(1):108-110
党报新媒体平台应旗帜鲜明地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既要满足群众知情权,又要发挥好在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作用,借力政府重点工作助推媒体融合发展,瞄准未来客户致力于平台搭建和拓展,为媒体未来的发展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回顾2014,传统媒体广告又走过了挑战重重的一年:宏观经济增长趋缓,新媒体崛起,市场阴晴不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有人问:媒体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关于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也讨论已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拥趸,双方各执一词,既交战着,又交互着。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其实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本就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更多地是一种共生共赢。正如资深商业趋势观察家肖明超指出的:新媒体元素让传统媒体青春焕发。很多人说  相似文献   

17.
媒体融合成为我国主流媒体转型改革的核心指引,也为政务新媒体发展壮大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深入剖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政务新媒体的三重发展,并从高质量与时效性的矛盾、娱乐性与严肃性的平衡以及从同质化到特色化的转变三个方面,探讨政务新媒体的理想状态与现实不足。最后,对政务新媒体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政务新媒体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传媒环境和格局,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纸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纸媒体虽然拥有新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相较于新媒体,其最明显的不足表现在传播的范围和速度上,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递上更加具有时效性,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人们阅读起来更加方便,这都是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和纸质媒体的优势进行分析,研究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地区性传统纸媒体的生存现状,并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地区性传统纸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谢加书 《中国出版》2014,(19):46-49
新媒体舆论是网民通过新媒体就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而形成的有倾向性的意见,是网民民意的体现。与新媒体舆论相关的是传统媒介舆论等,“媒介舆论是指通过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舆论。它包括各种传播媒介,尤其是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刊登的言论、来信、社会讨论、社会调查、民意测验等”。[1]媒介舆论和新媒体舆论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新媒体舆论的主体是网民,没有严格的把关人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多变。而媒介舆论载体是传统大众传媒,媒介舆论主导权掌握在把关人手中。同时,新媒体舆论和传统媒介舆论之间体现为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关系。民众意见可通过新媒体形成新媒体舆论,新媒体舆论逐步壮大,被党报党刊等关注,就可转化为媒介舆论,二者合二为一。当然,媒介舆论受到压力,也可能在新媒体中兴起,变为新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研究者从前更多关注电脑、手机和网络,很少思考植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电视,从而忽略了电视在迎接、重塑、范式化新媒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角色,遮蔽了电视对新媒体融合的影响力。本文重点阐述电视影响新媒体的三个层面,讨论电视影响力的具体表现,揭示新旧媒体融合的另一面相,探究电视对于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