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每一种选择对一个人来说,不是智慧的测试,就是品格的展示.当很多人在为教师这一职业的辛苦、清贫抱怨时,周颖芳却说她很幸运找到了最适合自己个性的职业——教师,而且是一名光荣的特教老师,一位特教班主任.一晃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选择这个职业源自她从小就有的一个教师梦.如果说,初到岗位的她是为了圆梦,那么现在的她为自己的工作幸福着、感动着,甚至陶醉在自己的天地中. 真情护幼苗,佳名传四方 "老师,老师,你们看,周老师上报纸了……"不绝于耳的欢呼声,于午休时刻在教室里响起.端看究竟,周老师的倩影跃然纸上,原来周老师获得了"师爱在家庭中闪光"百万家长评选班主任的"优秀家庭教育指导者"称号.按图素骥,周老师的事迹赫然榜首.全校上下都为周老师所获得的荣誉发出由衷的赞叹.真的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曾告诫青年学子,要“有健康的身体”、“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职业”,“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又告诫欲做好校长的人,要做“整个的校长”,“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作为一名特教一线教师,我们应时刻激励自己:努力做“整个的”特教教师。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2014,(17):13-14
曲靖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卢粉娥,与特殊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她热爱特教教师这个职业,喜欢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27年来,她凭着一份执着之情,潜心特教事业,积极参与曲靖特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无私奉献,关心帮助盲聋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4.
罗笑 《职教通讯》2019,(4):65-68
高职特教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培养对象为身心发展存在障碍的特殊学生,同一般教师相比,面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更为特殊,承受的职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从情绪、人格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从压力、地位、工作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而通过对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改善两方面提出高职特教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有一部电影叫《穿Prada的女王》相信很多人看过,剧中女主角初入职场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专业杂志社的编辑,却意外地被某时尚杂志社录用了。在走过一段迷茫和挣扎期之后,她快速填补了自己的技能空白,逐步站稳脚跟,与此同时,她也不断审视自己的决定,最终坚定了自己最初的职业选择,并达成了目标。女主角是一个拥有职业画像的人。  相似文献   

6.
对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区110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215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特教教师的一般信息及职业素质状况.调查结果发现,特教教师的职业素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子维度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格素养维度、知识素养维度和能力素养维度;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地区的特教教师职业素质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7.
利用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的形式对成都市特教教师身心健康现状作了调查研究.发现:特教教师身心健康状况均处于较差状态,除了特教教师自身主观原因之外,职业声望不佳、社会支持缺位、主客体关注度失衡以及专业培训短缺是造成特教教师身心压力的主要社会原因.以此引起学界和社会对特教教师身心健康的重视,改善特教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涂皓 《教育》2013,(10):42-43
特教教师,一个需要默默坚守、忘我付出的职业。这些教师每日与肢体残疾或智力残障的孩子朝夕相处,用手语、盲文等为这些“折翼天使”们打开一扇连通现实社会的窗。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光芒背后,特教教师所承受的则是一些人并不认同的眼光、鲜有成果的挫败感以及职称、收入不尽如人意的待遇。把爱心、青春和汗水投入特殊教育的教师,其实也需要“回报”:一声赞许、一句关怀,当然还有社会、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这项事业的重视与投入。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等教育》2007,(2):63-63
据报道,3000多位职场人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职场人想当教师。在对职场人的调查中做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工作,职场人会不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呢?结果显示57.7%的职场人都愿意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超过半数以上,可见绝大多数职场人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与尊重。  相似文献   

10.
"起始于辛劳,收获于平淡。"选择特教就是选择一种生活;选择特教就是选择一种心态。11位听障孩子组成的班级很特别,也很温暖。我很庆幸自己能成为这个小集体中的一分子,同时,让我与这些孩子们有了更亲密的接触……2012年7月,在准备利用寒假家访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林。林是我所教的一名多重残疾女生,由于先天脑发育迟缓、神经性耳聋、加上体弱多病,原本应该读六年级的她,已休学两次。因为多重残疾,她  相似文献   

11.
在美丽的邕江之滨 ,座落着一所平凡的学校———南宁市壮志路小学。在这里 ,有一个不平凡的班级———辅读班 ,更有一位闻名广西的特教老师———覃美华。 1 3年前 ,年仅 3 9岁风华正茂的她 ,离开了音乐教学的讲台 ,毅然接过了辅读班的担子 ,至今已是银发斑斑。 1 3年里 ,她用自己的青春热血 ,用自己的满腔母爱 ,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一颗红心 ,塑造了一位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谱写了广西特教事业的一曲凯歌 ,她的动人事迹犹如清澈的邕江水 ,在人们的心田默默流淌……冲破偏见 毅然执教  那是 1 987年 8月 ,为了解决弱智儿童上学难…  相似文献   

12.
特教教师职业素质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特教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以及他们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设计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特教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与特教师资培训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孙华玲 《中国教工》2014,(11):14-14
特教教师要有更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更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特教教师要比奉献,不比回报;特教教师要有更扎实的学识、高超的技能和特殊的方法,才能当好残疾学生的“经师”和“人师”。  相似文献   

14.
特殊教育教师所从事的是以有身心障碍的特殊儿童为服务对象的职业。特教教师所面对的特殊孩子们有着各种各样学业上、心理上的许多问题,同时,本市只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缺乏对口特教学校的同行交流和专业培训,相对封闭的教学、生活环境等,都影响着特教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及自身的发展。有调查表明,特殊教育教师比普通教师更易焦虑、低成就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在职培训模式研究是当前特教教师专业化成长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对湖北省70所特校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教教师在职培可供选择有6种模式,即"以学校为中心"反思式校本培训、"以龙头校引领片区校"合作研究、特教专家巡回指导、特教高校集中培训、远程培训、职前培养与在职教育一体化。加大每一种模式的应用实践效果的研究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特教教师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特教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长宁初职校”)对特教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张勇 《教师》2010,(16):115-115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形形色色的跋涉者,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行进着。不同的职业选择,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一种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多地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的方式。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职业选择决定了他的人生有了别样的滋味,在终日奔忙之余偶或静心品味,也是趣味盎然的。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师德标兵”李倩是太原三十七中的一名语文教师,她用自己特有的热情和默默付出诠释着教师岗位的责任。她特别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诗:“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她把自己工作的三十七中当作一方有魔力的舞台,把自己比作是穿上了红舞鞋的舞者,在不停的旋转之中舞出最美的一幕又一幕。李倩老师说,她是一个极容易被感动的人,因感动而享受着做一名语文教师的幸福,因感动而感受着做一名班主任的温暖,因感动而更加投入地工作。  相似文献   

19.
她是一位被事业选中的拓荒者。20年前,在普小正干得春风得意的她突然被调到一穷二白的特教战线创业,她以校为家,以苦为荣,执著耕耘。18年后,她和教师们一起用智慧和汗水,使宣武区特教事业跻身于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的行列,她本人也从一位默默无闻的班主任成长为专家型的名校长和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20.
以什么标准去进行职业选择,并实现对社会的价值,以及自己幸福的人生?哈佛大学历史上的首位女校长德鲁·G·福斯特在200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给出了她的答案。这位历史学家穿越人类的精神森林,告诉每一个即将步入社会、寻找宝藏的新职业人一个朴素的道理:职业的选择决定每个人的幸福,而幸福的起点不是寻找后路,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那条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