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建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个新层级,在马克思整个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批判继承黑格尔和古典经济学家的“抽象上升到具体”思想,在唯物史观基点上重新构造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使之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上升为“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对这一方法的深入认识,有必要从文本入手对马克思构造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点、理论实质以及科学依据三个层面做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唯物史观既是对社会发展过程的科学描述 ,同时也是从这一科学描述中生发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这一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对早期从人本学出发的价值批判理论的扬弃 ,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自我批判力的发现。可以说 ,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唯物史观仅作为一种实证学说 ,并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寻求一种哲学作为唯物史观的补充 ,都会导致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仰海峰 《教学与研究》2003,12(12):35-39
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 ,不仅是对社会历史生活的科学分析 ,更是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批判。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使他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一致 ,使唯物主义具有了批判意蕴 ,并将自己的批判理论与伦理道德式的批判理论区别开来。因此 ,将马克思哲学形而上学化 ,以求获得新的理论批判张力 ,是对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历史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说。历史科学思维具有三个层次:按历史本来面目研究历史、将研究结果历史地理解历史、将研究结果进行对现实的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历史科学的实践与思维具有科学同一性。历史科学思维是实践批判思维,形而上学是抽象思辨思维。实践批判理论作为历史科学还通过对形而上学的语言独立性观点的批判而确立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1847年《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写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立足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分析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过程中,解读出了马克思主要针对蒲鲁东颠倒地理解经济范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形而上学地理解辩证法的实质、唯心主义地理解社会发展动力三个方面的批判。从马克思对蒲鲁东这三个方面的批判过程中,进而可以看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与政治经济理论的分界点。这个分界点就是马克思不仅对自己刚刚创立的新唯物史观的验证运用和丰富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刚刚创立的新唯物史观指导下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批判历程。因此,《哲学的贫困》也就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起点了。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这种批判开始是从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折射出来,在其发展中存在从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到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有机统一的逻辑转换,这一转换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了科学的视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也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由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向科学批判和价...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个人受抽象统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人本思想以及对物化社会的批判为展开对拜物教的系统批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理论贡献之一,而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质问,也是对唯物史观发起的一次重大的理论挑战。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批判和超越了旧哲学关于"抽象的人"的观念,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枢纽。"现实的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人学辩证法。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人学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萨特"人学空场"的指责,对恢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原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针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问题,研究了思维理论,特别是关于抽象思维的理论,提出了四种思维,而抽象思维不同于艺术思维、宗教思维和实践一精神思维。这是对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思维理论的科学总结和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马克思的思维理论,和他的其他方面的理论一样,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的思维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深刻领会和掌握它,必须先了解西方哲学史上对于思维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虽然《共产党宣言》不是马克思探讨现代性问题的专著,但是涉及现代性的诸多视角和维度,体现出丰富深刻的现代性韵味,其中蕴含和阐释的现代性思想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梳理《共产党宣言》阐释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基本方法、逻辑思路以及基本思想,本研究概括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怎样运用唯物史观考察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充分展示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矛盾裂变"特质,揭示未来重构现代性的历史主体以及现代性重构的未来展望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完成了革命的变革,众所周知,这个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唯物史观的发现。但是,唯物史观是怎样发现的,它跟过去的社会历史理论有什么联系?对此各家看法不一。以往的历史观,特别是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它却包含着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列宁语)。恩格斯说,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是划时代的,“这个划时代的历史观是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1页)。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马克思对自己的直接理论前提——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同一性思维的解构:阿多诺批判理论的初始地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多诺的整个社会批判理论是由批判同一性思维导引出来的,阿多诺认为,假定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同一的同一性思维是主观唯心主义,本质上,它是对现实加以认同的实证主义,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都是同一性思维的受害,阿多诺对同一性思维的批判实质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派唯心主义的清理是一致的,哲学要反对同一性思维,。恢复其对社会历史现实的科学分析功能及其瓣批判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 ,马克思怎样批判市民社会理论以及马克思后来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继续使用这个词 ,是极为复杂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不但有助于阐明唯物史观诞生的过程 ,而且对在当代条件下重新阐释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以回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家对唯物史观的挑战 ,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赖之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研究中系统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劳动价值论也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而具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方向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诸矛盾现象背后有其深刻的形而上学基础,这就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批判的彻底性要求导致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基础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两大根基——抽象本体和抽象的人进行批判,颠覆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而走向哲学革命,最终创立以实践作为其哲学根本观点的"新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是其哲学革命出场的现实路径,而其哲学革命则是其现代性批判彻底化的哲学结论。  相似文献   

16.
论马克思对“社会正义”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批判,其目的一是为了揭露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本质,二是为了同庸俗社会主义的抽象正义观划清界限。马克思的批判有其伦理基础,但与那种抽象的正义观根本不同,马克思的正义观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革命性的特点。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同时,还正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的真理性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那样,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理论思维及意识形态等,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重提唯物史观的真理性及其当代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蕴涵120多年来,唯物史观的理论与实践,开辟了一条正确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的新道路。诚然,唯物史观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也并不是不证自明的。它在理论上要不断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对话、交锋、碰撞,从而使自己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它也要不断接受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价值。马克思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针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问题,研究了思维理论,特别是关于抽象思维的理论,提出了四种思维,而抽象思维不同于艺术思维、宗教思维和实践一精神思维.这是对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思维理论的科学总结和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教育政策价值认识论主要基于教育政策价值的关系说、客体说、主体说。文章在批判分析上述认识论基础上,以马克思实践认识论为指导,提出学生及其教育存在论的教育政策价值认识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的“异化”本质是一个价值批判范畴,并进一步阐述了其理由:(l)“异化”体现的是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2)“异化状态”是指客体在价值属性上与主体的相对立状态;(3)异化现象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主要是指人的价值行为的异化;(4)价值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